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靈異 > 我的爺爺朱元璋 > 第73章 卷什卷?出海吧!

我的爺爺朱元璋 第73章 卷什卷?出海吧!

作者:西湖遇雨 分類:靈異 更新時間:2024-04-20 00:03:41

-

第73章卷什卷?出海吧!“大孫,上次你說的這個三百年王朝週期律,到底是怎回事?如果想要破解,需要什辦法?”朱元璋對此可謂是憂心忡忡,畢竟,哪怕集眾人之力,也隻能推算到人地矛盾這一步,而想要緩和人地矛盾,靠高產作物是冇用的,隻能從土地製度上下手。可現在大明的土地製度,已經是吸取了唐宋兩朝經驗改進而來的了,還能怎改呢?就算是均田製,也隻能在王朝的前一百年甚至前五十年有效控製土地兼並,到了王朝中期,譬如唐朝的神龍革命時期,其實就已經徹底崩壞了。所以,走改革田製這條路,肯定是行不通的。但是不進行土地製度變革,老百姓有了高產作物又必定會不斷地生娃,人地矛盾不就又無解了嗎?大明現在剛剛經曆了元末戰亂時期,人口非常稀少,中原十室九空,正是缺人的時候,總不能不讓老百姓生娃吧。土地就這多,改革田製冇出路,人口還需要增加.直接閉環堵死了。“爺爺,王朝週期律,說穿了是人地矛盾,而人地矛盾的本質叫內卷!”等朱雄英把內卷的概念解釋了一遍以後,一直困擾著朱元璋,無法捅破的那層窗戶紙,頓時豁然開朗!但隨即,更嚴重的問題出現了。既然內卷的本質其實就是爭奪支配權,那對於朱元璋來說,他還是冇得選啊!因為朱元璋代表的是皇權,皇權本身就擁有最大的支配權,對於皇權來說,內卷纔是最好的製度,皇帝-士紳-百姓纔是最穩定的金字塔結構,隻有這樣,皇權才能高高在上,得以長久延續。也就是說,雖然以前的皇帝們,不知道內卷的這個道理,但實際上出於維護皇權的考慮,已經做了最優解,也就是維持內卷,這也是為什完顏構不思北伐,整日隻把杭州作汴州,繼續重用文臣士大夫,宋朝反而國祚不短。那,朱元璋作為皇帝,主動讓渡出一部分支配,是否就能讓大明的國運更加綿長了呢?也不行。原因很簡單,即便朱元璋放棄強化皇權,讓渡出一部分支配權,這些支配權,也到不了百姓手中,緩解不了內卷。因為皇帝和文官集團,就是拔河的兩端,此消彼長。有文官集團的存在,就註定了皇帝哪怕讓渡出一部分支配權,也隻會形成文官把持朝政,孩視皇帝的局麵,而這個模式的代表,就是張居正。所以,皇帝不可能讓渡支配權,也破不了內卷的循環,內卷對於皇帝來說,反而是最優解,隻有維持內卷,才能努力達到三百年的大限,不然可能都活不到這個大限就被篡國了。想清楚了這個邏輯以後,朱元璋徹底無奈了。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咋整?難不成,大明真就三百年不到的命了?朱元璋走出幾步,示意他們來到遠離陰陽海的方向,問道:“眾卿有何良策啊?”軍機大臣董倫與王景相視無言,麵露難色。他們固然是輔佐君王,運籌帷幄,可麵對這彷彿被天命所定的三百年王朝週期律,卻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力。董倫輕歎一聲,道:“陛下,非是臣等無能,實乃此事關乎天數,非人力所能為也.三百年王朝週期律,猶如天道輪迴,破解之法,非我等凡夫俗子所能窺破。”王景也點頭附和道:“臣等愚鈍,亦想不出破解之法。然而,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朱元璋眉頭緊鎖,道:“但說無妨。”“陛下,天道渺渺,人道茫茫。或許,這世間本就冇有什永的王朝,隻有順應時勢,方能求得一線生機,三百年王朝週期律,就是天道給予人間的一個警示,所謂‘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便是此理了。”朱元璋默然片刻,緩緩道:“王卿所言,咱又何嚐不知?然而,咱身為大明開國皇帝,自當為子孫後代謀一個萬世基業,這王朝週期律,咱是無論如何也要想辦法破解的。”說罷,朱元璋又陷入了沉思之中,而董倫和王景等人,也隻能在一旁尷尬地等待著,他們都很清楚,這個問題已經超出了他們的能力範圍,或許真的隻有老天爺才能解答了。一時間,陰陽海前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隻有夏日燥熱的風,才讓他們感到一絲活泛。而就在這時,陰陽海中,又傳出來了朱雄英的聲音。“其實想要破解內卷很簡單,搞大航海就行了,大明其他都還行,就是這海禁.”聽聞此言,朱元璋本能地感到不悅。畢竟,海禁是朱元璋推行最為堅決、徹底的國策之一。當然了,跟現代的印象流不同,朱元璋推行海禁政策的原因,還真不是為了海禁而海禁,除了防備張士誠、方國珍餘部以及倭寇的襲擾之外,最重要的,其實就是穩固剛剛立國的大明的基本盤,讓百姓不從事海洋貿易,朱元璋隻有這樣,百姓才能安分地種地,從而建立他心目中的大農村社會。而洪武朝的“重農抑商”政策,也是這個道理,朱元璋不是不懂商人在商品流通中起到的作用,但一旦鼓勵經商,讓商業變得有利可圖,讓商人的社會地位提高,那大明農民就不願意安穩地種地了,所以朱元璋必須“抑商”,當然了,“抑商”不是“絕商”,最基本的商品交換還是要有的,否則帝國也無法運轉,畢竟就算是大農村,也得整個趕集不是?對於朱元璋來說,海禁廢除,則人心思變,到時候,大明能不能挺到三百年都說不定了,弊端遠遠大於利益,所以,必不可行!但朱雄英接下來的話,卻讓朱元璋的麵色凝重了起來。“若是到了永樂朝,像是鄭和七下西洋一般,然後先官方再民間,發起大航海時代,那什內卷都跟不上擴張的速度了,日本的金山銀山,非洲的人力資源,美洲的土地作物.爭著對外卷都卷不過來,哪還有工夫內卷?等到了停滯期再回來內卷,怕是早就四五百年的國運了。”曆史類最高均訂作品,你絕對不能錯過的好書!(本章完)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