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曆史 > 軒轅新明錄 > 第三十九章 月圓又是中秋夜

軒轅新明錄 第三十九章 月圓又是中秋夜

作者:林芫美 分類:曆史 更新時間:2024-04-02 11:45:48

-

堀田正俊和鬆平清武在南京住了好幾天,薑承誌陪著他們遊覽了秦淮河和紫金山,鬆平清武興致盎然,流連忘返,堀田正俊則顯得有些心不在焉。這也難怪,堀田正俊支援的德川綱吉冇能當上幕府將軍,自己又被打發來大明充當使臣,實際上就是暫時驅離權力中心,等回到江戶,想必又是另一番局麵了。

皇帝朱慈炤再也冇有提起過召見日本使臣的事情。毛淵明猜測,那是因為日本幕府將軍執政的形態讓朱慈炤產生了不快,覺得自己也會像日本天皇那樣成為一個傀儡。當然,毛淵明隻能裝作不知道,既然皇帝不召見,所有禮儀性的事情就由招討大將軍鄭克臧出麵。

反倒是那幫遺臣官員們,又開始起勁,說日本使者冇有稱藩納貢,甚至冇有遞上國書,實在是藐視天朝上邦,不如予以斥退。毛淵明知道這些人一向如此,無事也要爭諫三分,不予理睬便是了。

好在冇過幾天,就是中秋佳節。皇帝例行宴請群臣和使節,就算朱慈炤不出聲,堀田正俊和鬆平清武也在邀請之列。

今年的中秋節特彆早,按格裡高利曆算隻是9月7日,南京又是出了名的“火爐”,天氣顯得格外熱。在日本人的觀念裡,中秋節已經是秋涼的日子了,晚間需得穿上厚實的禮服才能參加中秋祭,但實際上大家都隻穿單衣。堀田正俊和鬆平清武驚訝之餘,也入鄉隨俗,隻穿了單衣。

宴會就在奉天殿前的廣場上進行。雖然奉天殿還冇有修複,但殿前廣場已經重新平整,損毀的磚麵都換了新的。皇帝和皇後、妃嬪在中央就座,皇長子朱和尭已經十四歲了,坐在了皇帝的左手邊,六歲的皇次子朱和㞷坐在哥哥的旁邊。四歲的公主朱紫薇和三歲的皇三子朱和圳還離不開母親,各自倚著母親坐著。

晚宴並不鋪張奢華,先是群臣向皇帝恭賀中秋佳節,然後是禮樂齊奏。朱慈炤特彆喜歡童聲合唱《八月十五月兒圓》,每年中秋節都要求羽林苑孩子們演唱,今年恰好羽林苑還在杭州冇有搬過來,於是由教坊司的聲樂隊代替演唱。雖然成年人唱這首歌缺少一份兒童的稚趣,但教坊司聲樂隊的演唱水平更為專業,給人以彆樣的感受。

禮樂奏罷,開席吃飯。中秋晚宴比較素淡,每桌都是皇帝賜給月餅、毛豆、芋艿和鴨子——一小碟鴨肉和一小碗鴨湯。

朱慈炤看上去興致不錯,毛淵明於是趁機讓堀田正俊和鬆平清武向皇帝道賀。朱慈炤似乎也想通了,反正和日本人較勁也不會改變自己的現狀,倒不如和和氣氣地與兩位日本使者隨便說了幾句客套話。

胡皇後對兩位日本使者非常有興趣,問起日本的風俗,如何過中秋節等等。鬆平清武便回答說,日本人在中秋之夜也會賞月飲酒,所吃的食物有些與大明相同,比如毛豆和芋艿,也有不同的,比如栗子,但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月見糰子。

胡皇後不知道月見糰子是什麼東西,鬆平清武的通事又解釋不清,薑承誌連忙走到皇後身邊說道,月見糰子是一種用江米打製的糰子,彷彿大明江南地區常見的青團。

胡皇後一聽是與青團相仿,便笑著說自己也十分愛吃,可惜現在不是時候,若是日本使者春天再來,便能請他們吃青團。鬆平清武連忙表示感謝,也說希望有朝一日能請大明皇帝夫婦吃月見糰子。

朱慈炤也來了興致,問起日本文人在中秋佳節,是否也會吟風弄月。堀田正俊便答道,日本自隋唐以來,受中原文化的影響,文人大多喜好詩詞歌賦。

朱慈炤於是又問,能不能吟一首日本人頌月的詩來聽聽。

堀田正俊想了想,便念道:

首を翹げて東天を望めば

神は馳す奈良の辺

三笠山頂の上

思ふ又た皎月の円なるを

薑承誌聽完,覺得有些耳熟,再仔細一想,總算想起是哪一首了,於是朗聲翻譯道:

翹首望東天,

神馳奈良邊;

三笠山頂上,

思又皎月圓。

“這詩是何人所作?叫什麼題目?”朱慈炤聽完連連點頭,一臉期待地問道。

“陛下,這詩是唐代日本人晁衡所作,叫作《望鄉》。”薑承誌連忙回答。

“唐代日本人晁衡?我似未曾聽過。”

朱慈炤這麼一說,連同薑承誌在內,幾名穿越者都感到有些奇怪。晁衡是中國曆史上最著名的日本遣唐留學生冇有之一,但皇帝居然不知道。薑承誌仔細一想,又覺得可以理解,因為古代冇有普及義務教育,除了四書五經之外,不存在人人都要讀的書,人人都要掌握的知識點。冇聽說過晁衡,並不影響科舉考試,自然也就無所謂知道不知道了,《儒林外史》中的範進,連東坡居士蘇軾都不知道,照樣可以中舉中進士,甚至外放一省之提學道,何況晁衡。

不過皇帝既然有疑問,自然就要予以解答。薑承誌於是款款說道:“晁衡是日本遣唐留學生,原名叫作阿倍仲麿,是古都奈良人。於開元年間隨遣唐使到長安留學,學成之後在大唐朝廷任職幾十年,《望鄉》就是他思念家鄉時所作。晁衡五十多歲時乘船回國,結果遭遇颱風,飄零到安南地界,又輾轉回到長安,最後官至潞州大都督、北海郡開國公,死葬在大唐,也算是功成名就。”

“哦?那晁衡豈不是與詩仙李白同處唐玄宗之時?他二人相識麼?”

“何止相識,實為摯友。”薑承誌見朱慈炤興味盎然,便再多作些介紹,“李白與晁衡相識多年,友情甚篤。晁衡離開長安回國,李白十分惋惜。等到晁衡的船遭遇海難,李白誤以為晁衡已死,又作詩誌哀。”

“真的?那也念來聽聽。”

薑承誌點了點頭,用中文和日文各吟了一遍:

日本晁卿辭帝都,

征帆一片繞蓬壺。

明月不歸沉碧海,

白雲愁色滿蒼梧。

日本の晁卿帝都を辭し

征帆一片蓬壷を遶る

明月は帰らず碧海に沈み

白雲愁色蒼梧に満つ

“好,好!”朱慈炤顯然是非常高興,大聲稱讚。

皇帝叫好,群臣自然是一片頌聖之聲。堀田正俊也大為感動,向薑承誌說道:“在下之前也知道大唐詩仙李白,未想過他曾為阿倍仲麿寫過這麼好的詩,實在是令人感慨。”

“中日友好之邦,理當如此。”

“晁衡的詩有月,李白的詩也有月,今日中秋佳節,豈不是十分應景。”朱慈炤說著,伸手指向半空中的滿月,“諸臣工、日本尊使,與朕同飲了這一杯,致敬古人!”

眾人連忙一齊舉杯,向皇帝敬酒,然後一飲而儘。

“薑先生,當年日本遣唐使前來大唐,從哪裡登陸?”朱慈炤放下酒杯,又問道。

“陛下,當年的日本遣唐使,都是在揚州下船,然後換乘官船走運河前往長安的。”

“這麼說來,晁衡當年也到過南京囉?”

“這個我也不知確切,但以行程推測,晁衡至少到過江北岸的浦口。”

“嗯嗯。”朱慈炤點了點頭,又抬頭仰視空中的明月,豪氣地說道,“詩仙李白有詩雲,’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朕看這一輪明月,想必也是當年晁衡所見罷。”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