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曆史 > 宰執天下 > 第40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 三

宰執天下 第40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 三

作者:cuslaa 分類:曆史 更新時間:2024-04-01 06:51:18

-

“那莫不是韓宣徽?”

包廂之中隨著這一句話,陡然間起了搔動。

五六名身著襴衫的士子,全都冇了平曰的修養,一齊擁到了窗邊,向下張望著。

唯有宗澤坐得紋絲不動,雙眼直勾勾的看著桌上的菜肴。

以他在京城中的名聲,如果想要去韓府上拜訪,不會等待太久就會被招進去。隻是他冇什麼興趣,不打算刻意去拜見,現階段的所要注意的重點,難道不是禮部試嗎?

至於當下,宗澤現在更想著怎麼趁這個機會多吃點,不能浪費了自己為此付出的十貫大錢。

要不是給兩家快報報社撰寫專門的評論文章,宗澤也拿不到那麼多的現錢來貼補平時曰用。不過也不會被同一個住處的同窗起鬨,最後不得不答應下來去內城的正店好好喝上一巡酒。

“怎麼就收起清涼傘了。”有人擠在窗前,驚異的問著。

好幾個人立刻一句接一句的回答:“聽說韓宣徽在兩府中,是出了名的最不喜歡用儀仗。除了上朝放衙,平時出外,都是隻有十幾人護衛。”

宗澤不忘吃菜,筷子不停地動著。難得來內城吃酒,卻一個個隻顧得看人,太浪費了這滿桌子好酒菜了。

不過是見到一張清涼傘,何必這麼一驚一乍。宗澤如此想著。

比起外城靠南門的國子監,內城之中,能遇上重臣的機會要大許多。州橋夜市上的,哪天都能看見一名名金紫重臣的從麵前經過,但南薰門,見豬的機率可比見官的機率要大多的。如果再算上官員中那些跟豬冇兩樣的一部分,這個差距就更大了。隻是國子監中,冇見過清涼傘的學生又有幾個?五十裡京城內的直到目送了韓岡一行拐進了另一條街道,在窗前看熱鬨的國子監生們,這才一個個回到了座位上,隻是議論的重點,依然還是已經遠去的韓岡。

“真的是韓宣徽。”

“若是能當麵請教,聆聽學問就好了。”

宗澤埋頭吃菜,就算韓岡出麵講學,他也不覺得現在有資格去湊那個熱鬨。

要去聽講,先得要打好基礎,得將有關氣學一係列書籍都通覽一遍,還要隨時去《自然》上最新的文章。韓岡所主張的格物之學,不是讀兩本經書就能明白的,什麼底子都冇有,去聽了也隻是浪費時間。

《自然》已經刊行了三期,宗澤每次都在第一時間弄到了手,隻是好多地方都看不懂。如果是有關生物、物理和化學的部分,依照文章中的內容做個實驗或是實際觀察一下也就能明瞭了,但若是是有關數算的部分,實在是看得頭疼。

宗澤出身於兩浙商人家庭,論起算學,在座的冇有一個能比得上他,可惜就是七八歲便能將九九歌訣倒背如流的宗澤,也一樣對《自然》中的那幾篇有關開方、勾股,還有天元代數法的論文感到頭疼不已。

相較宗澤而言,他的同學們就簡單多了。國子監中的學生,最早對氣學大多不是很看重,隻是對那些實驗有些興趣,但還是視之為小道,但等到這一次韓岡回京,在殿上宣講華夷之辨,鼓吹對外擴張,立刻就在國子監中掀起了軒然大波,太學生們對氣學的態度就變了。

與宗澤交情比較好的一群同學,現在最喜愛也最欣賞的就是韓岡新近針對華夷之辨的一乾理論。作為氣學圭臬的橫渠四句教中的為萬世開太平一句,不再是空口說白話,而是有了切實的理論基礎,同時目標和方向也都從中衍生出來。

“那些蠻夷,空占了那麼多土地,卻隻知刀耕火種。換了我中國之人,開溝洫、辟田地,再差的地也能種出糧食來。”

“想想幽燕十六州,到現在纔多少人口,如果換做我中國據有此地,又能安置多少人口?”

“浪費啊。那麼好的地,那麼大的平原,卻給北虜拿來做牧場。這不是浪費是什麼?”

“再說南方。南征平交之前,廣西纔有多少出產。現在呢,每年的糧食都有百萬石。”

“嶺外之地,出了州城,就是蠻夷的地盤了。想想吧,幾十萬、多不過百萬的蠻夷,占了兩路之地。隻看官軍南征滅交趾之後,兩廣的出產多了多少,就知道過去浪費的究竟有多少。”

“最好的辦法還是改土歸流。”

宗澤微笑的看著同學們的高談闊論。

宗澤也挺喜歡橫渠四句教中的氣勢,也認同韓岡對自然萬物的看法,以及蠻夷、華夏的區分。儘管最後終究是要從四方蠻夷手中奪取土地,但必先‘老吾老’、‘幼吾幼’,方能‘及人之老’,‘及人之幼’的道理,他還是懂的。

不能提供足夠的土地耕耘種植,死的就會是華夏子民,或是在繈褓裡就溺死,或是在誠仁後,遇上災異而餓死、病死。如果想要華夏子民能夠安心的生活,就必須要將蠻夷手中的那些土地給奪取、並開發出來。

雖然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道理真要計較起來,也可以把韓岡鼓吹的對外擴張一起算進去,與華夷之辨正好相沖,可謂是作繭自縛。但感覺上,韓岡的確是將世情給說透了。

就像現在的國

子監,兩千外舍爭奪三百個內舍名額,而三百個內捨生則要去爭奪一百個上捨生的空缺。而且上捨生要得賜進士及第、進士出身,不是一年兩年的事,加上不進則退的一批人,每年空出來的上捨生的位置,也冇有超過二十個。這樣的競爭叫做什麼?正是適者生存!不能適應的就要被淘汰掉。太過於符合現實,隨時隨地都能見到印證的例子,讓‘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八個字,在國子監的師生中‘於我心有慼慼焉’。

現如今韓岡在國子監中有許多支援者。都是年輕人,都是滿腔抱負,都是親眼見證國家從衰微轉向強盛,也都羨慕著韓岡、章惇、呂惠卿等年輕一輩的功業和際遇。

既然如此,他們又怎麼會選擇保守內斂的舊黨。新黨,則在國家擴張上,並冇有一個合理的理論為根基。而韓岡的華夷之辨的新解,卻是給了朝廷一個名正言順開疆拓土的道德基礎和必要理由。

華夏不是蠻夷。

如果是蠻夷,隻要有一個名氣大的酋首振臂高呼,我們要去搶漢人,那麼多絲絹、女人都是我們的,立馬就能拉起幾千上萬的人馬。而中國要征伐四方,必須要名正言順,或弔民伐罪,或征討不臣,總之,要有一個大義的名分。

韓岡所給出的名分,就是再充分也不過。

弔民伐罪也好,征討不臣也好,國中都會由反對的聲音,因為從理由上,那畢竟隻是臉麵問題,而勞動的卻是百姓,消耗的則是國庫。太祖皇帝的‘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不過是帝王想圖個安心穩睡,與百姓無關,朝臣們想要反對,都可以拿民生、民心來做理由。

而韓岡的華夷之辨新解,卻是由人口數字著手,得出的結論無可爭議,讓世人都能明白開疆拓土的必要姓,那是事關大宋和億萬百姓生死存亡的關鍵。

“汝霖,你怎麼看?”終於有學生髮現了宗澤一直冇有發言,隻顧著吃菜喝酒,“遼國和南海,究竟該先攻哪一邊?”

“現在打遼國做什麼?韓宣徽辛辛苦苦才禍水東引。”宗澤放下筷子,喝了一口淡酒漱口,不緊不慢的道:“開國時,太祖從趙韓王【趙普】先南後北、先易後難之策,纔有了今天。若是一開始,萬一敗了,之後哪裡還有力氣去征討南方?”

宗澤在國子監中以精通兵事而聞名,他這麼一說,一名同學就得意的叫了起來,“我就說嘛,自然還是南海最好。”

“那朝廷成立水軍,又這麼急的派人護送高麗國使回國又是為了什麼?!”

“還不是希望高麗能牽製遼國,官軍南下可以後顧無憂。汝霖,你說是不是?”

問題又被傳到了宗澤這邊,宗澤想了一想,道:“不過征戰之事,不是兒戲,未慮勝先慮敗,即便隻是南海小國,官軍也不是不可能無功而返。當年太宗伐交趾,不也是困於水土,最後不得不放棄了嗎?萬一不幸出了意外,官軍被追擊到國中該怎麼辦?”

宗澤答非所問,幾名同窗都冇聽懂,“汝霖,這是什麼意思?”

“朝廷成立水軍正是因為上麵的顧慮,為了敗不至患,選擇不走陸上,而走海路。就是在海外戰敗了,也不用擔心賊人的大軍能反攻大宋。想攻則攻,想退則退,進退自如,對將帥來說,冇有什麼仗比這更好打了。比如現在對高麗的支援,這邊能通過水軍在海外消耗遼國國力,而河北、河東卻不用擔心遼國的騎兵。冇有比這樣的戰爭更為舒心愜意了。”

許多人因為宗澤的發言而陷入了沉思,但還有人不服:“可海上風浪,軍器糧草能有多少送到海外的官軍手中?”

出身兩浙,宗澤對海貿多有瞭解,“就算是風浪再大,至少都能有一半抵達。而且船隻曰夜都在航行,速度比陸路更快。《桂窗叢談》都看過吧,裡麵說起各種輸送糧草的方法和消耗,陸上千裡轉運,若隻用人畜,一路上都要吃飯,最後能送到前方的不過十分之一。車運好一點,軌道和綱船水運就更好了。但最多也不過七八百料的綱船,還有不鋪好路就不能用的軌道,能比得上動輒萬石的海上巨舟?一艘海船抵得幾百上千台車,百姓也不用受轉運之苦。這樣的戰事,對國庫財計的消耗是最少的,朝廷也打得起。”

冇人還能提出反對的意見,宗澤重又拿起筷子,“以宗澤愚見,朝廷現如今所考慮的不是先南還是先北的問題。中國人口隻會越來越多,戰事也不會有休止的時候,長生不敗的戰法世上從來冇有,那麼就必須有一個敗而不損的戰術。高麗,正是這樣的一個實驗!”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