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曆史 > 曹操喊我去盜墓 > 第二百六十章 有才哥哥 4000

曹操喊我去盜墓 第二百六十章 有才哥哥 4000

作者:我知魚之樂 分類:曆史 更新時間:2024-03-16 02:28:05

-

[]

諸葛均走後,諸葛亮依舊是一副愛答不理的樣子。

轉過身去重新拾起地上的木棍,繼續在沙地上書寫他那篇還未寫完的《梁甫吟》,完全還是一副不將吳良與典韋放在眼中的樣子。

“公子……”

典韋已是有些看不下去,攥著拳頭用請示的目光望向吳良。

倘若吳良應允,他便會毫不猶豫的走上前去給這個目中無人的小屁孩一些教訓,好教他知道輕視吳良的後果。

“嗬嗬。”

吳良卻笑嗬嗬衝他搖了搖頭,腦中不由回想起了小時候看《三國演義》電視劇中劉備三顧茅廬時的情景。

那時候諸葛亮已經27歲,在這個年代已經算是人到中年。

這貨還不是一樣端著個架子,氣的張飛想要替劉備揍他?

當然。

這隻是電視劇裡演繹出來的情景,史書中根本冇有這麼詳儘的記載,但確實與現在他與典韋前來拜訪的情景有些類似。

“公子,要不咱們走吧,你也是通貫古今的能人異士,與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有什麼好結交的?”

見吳良不允,典韋不得不控製了一下自己的情緒,卻還是忍不住壓低了聲音對吳良說道。

能讓從來不會對吳良的決定提出任何異議的典韋都忍不住插話,可見現在的諸葛亮到底是有多熊,多欠揍。

“你不懂。”

吳良依舊是一臉的笑意。

而後再次回頭,笑眯眯的看向還在那裝模作樣、故作清高的諸葛亮說道:“諸葛公子,我雖不敢妄談天下大事,但偶然間聽過諸葛公子的那番高談闊論,尤其是領會到諸葛公子言語中那遠勝於常人的獨到見解與遠見卓識之後,早已佩服的五體投地,因此無論如何也要來見一見諸葛公子聊表敬意。”

“?”

聽到吳良這番話,諸葛亮手中的木棍頓時停滯了一下,卻依舊冇有理他。

“如今已經親眼見到了諸葛公子,領略過了諸葛公子的風采,我的心願也算是了了。”

吳良既然故意說這麼一番話,自是一直在注意著諸葛亮的微妙反應,見狀心知已經吊住了諸葛亮的胃口,便又故意表現出一副惋惜的樣子,歎氣說道,“既然諸葛公子不願與我結交,便全當做是我自作多情吧,後會有期,告辭。”

說完這番話。

吳良竟真的衝典韋使了個眼色,轉身便向林子外麵走去。

典韋都有些迷瞪了。

前一秒他建議吳良不要再搭理這個熊孩子,乾脆走了算了,吳良還一臉笑意的告訴他“你不懂”,結果一扭臉吳良便又毫不留戀的告辭離去,這到底又是什麼操作?

但典韋也就是在心裡眯瞪了一下,照樣立刻跟在吳良身後向外走去。

就在這時。

“且慢!”

諸葛亮終於忍不住叫了一聲。

“諸葛公子,還有事?”

吳良停下腳步,扭過頭來一臉“疑惑”的問道。

“這個……不知吳公子曾聽過我的哪些高談闊論,又從我的言語中領會到了我哪些遠勝於常人的獨到見解與遠見卓識?”

諸葛亮整理了一下衣領,又挺了挺胸口,最終將雙手背在背後襬出一副高人姿態說道,“若吳公子說的在理,就算並非胸懷大誌之人,也勉強算得上是我的半個知音,我倒不介意考慮與公子結交一番。”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典韋頓時更加瞧不上諸葛亮。

這個小屁孩簡直太不要臉了,就算此刻依舊故作清高,臉上也滿滿都是“快來好好誇讚於我”的表情,當誰看不出來麼?

不過公子不愧是公子,哪怕這種狗屁不通的小屁孩,公子三言兩句也能令他追上來說話,彷彿早已抓住了他的軟肋。

結果吳良卻是皺著一張臉誠惶誠恐的道:“罷了罷了,此前是我不知高低,明明胸無大誌卻還妄圖結交諸葛公子這樣的人中之傑,實在是唐突了,請諸葛公子千萬不要勉強,否則便是拉低了諸葛公子的身份與境界,我已慚愧的無地自容,告辭。”

說著話,吳良竟又執意要走,彷彿多待一秒都渾身難受一般。

“吳公子再請留步!”

諸葛亮這次竟直接一反常態的追了上來,一把抓住吳良的衣袖,終於露出一副比之前接地氣許多的笑容說道:“吳公子莫要妄自菲薄,有道是三人行必有吾師,你雖然在見解與遠見上略遜於我,但人無完人,我敢確定吳公子一定也有一些其他的方麵在我之上,我與公子結交絕不會降低身份與境界。”

“諸葛公子莫要再寬慰我了,我雖不才,卻也還有些自知之明。”

吳良又“苦笑”著搖頭,依舊要走。

“我並非寬慰吳公子,乃是實話實說。”

諸葛亮依舊抓著不放。

“此話當真?”

吳良終於駐足。

“當真!”

諸葛亮鄭重點頭。

“那就請諸葛公子說說我究竟有哪些方麵在諸葛公子之上。”

吳良又道。

“呃……”

諸葛亮頓時愣住,絞儘腦汁想了半天才道,“自知之明!吳公子比我有自知之明!”

“……”

吳良無語。

這孩子真心不會說話,不過看在諸葛亮現在才十三四歲的份上,吳良決定暫時不與這個熊孩子計較。

當然,吳良心裡清楚。

也正是因為諸葛亮現在才十三四歲,若是待他再年長一些,再多一些閱曆與見識,他剛纔這招“欲擒故縱”之計可就未必能起作用了。

畢竟人家好歹也是天朝古代最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改革家之一。

若是冇點真才實學,怎麼可能助幾乎快走投無路的劉備絕處逢生,建立起實力不俗的蜀漢政權,最終與曹老闆和孫權三分天下?

“吳公子,如今你我二人已是摯友,你就先與我好好說上一說,你究竟聽到了我的那些高談闊論,從中領會到了我那遠勝於常人的獨到見解與遠見卓識了吧,也教我似你一般有些自知之明,如何?”

諸葛亮以為吳良對他的回答很是滿意,連忙又趁熱打鐵的道。

這話說得真是越來越欠揍了。

不過吳良既然決定不與他計較,自然也不會放在心上,隻是指著身後的破茅草亭笑道:“要不我們亭內一敘?”

“我正有此意,請!”

諸葛亮連忙跑進亭子裡麵,將亭子裡麵的兩塊破墊子抖了抖,重新鋪好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多謝。”

吳良也不與他客氣,走入亭內大大方方的坐下。

諸葛亮則很是端正的跪坐了下來,就像一個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島國人。

其實諸葛亮的坐法纔是東漢時期的標準坐姿,這叫做“跽坐”,乃是天朝早期的一種貴族禮儀,島國人的那種坐法便是從天朝學來的,一直流傳到了後世。

不過吳良除了參加曹老闆的聚會時略微注意一下,其他時候都坐的我行我隨,怎麼舒服怎麼來,如今他已經用自己的方式拿捏住了諸葛亮,自然更不會在這個小屁孩麵前講究這些……

嘁!

以他現在的年齡,諸葛亮還得喊他一聲叔叔呢,與他同輩相稱已經夠給他麵子了。

當然。

吳良心裡也清楚,想要真正得到諸葛亮的認同,並且從他這裡問出一些自己想知道的事情,還是需要拿出一些真材實料的,否則之前那胃口可就白吊了。

所以當他開始對諸葛亮“欲擒故縱”,便已經想好了後續的應對之策。

就是《隆中對》!

儘管《隆中對》是諸葛亮27歲被劉備三顧茅廬時才提出來的,吳良也不確定現在的諸葛亮有冇有那樣的見地。

儘管諸葛亮提出的《隆中對》中,還有對當時已經打敗了袁紹的曹老闆和已經建立了穩固政權的孫十萬的一些中肯評價。

但隻要除去這些如今不該出現的內容,剩下的內容依舊十分精準的把握了時局,依舊頗有一番見地。

如今諸葛亮正眼巴巴的等著吳良“誇讚”他呢。

不管諸葛亮現在有冇有那時的見解與遠見,強行扣在他頭上也照樣是這個小屁孩一定無法拒絕的高帽子,絕對能夠令他神魂顛倒。

“吳公子,請講吧,我洗耳恭聽。”

諸葛亮哪裡知道吳良在想些什麼,亦是根本無暇在意他的坐姿,剛坐好便立刻一臉期盼的催促道。

“好說。”

吳良點了點頭,一板一眼的摘選起了《隆中對》中內容:“我聽人說,諸葛公子曾分析過當今天下局勢,字字句句皆是入木三分。”

“諸葛公子說,自董卓獨掌大權已來,天下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

“可惜這些人不識貨,竟忽略掉了真正能夠成就霸業的地方——益州!”

“益州地勢險要,有廣闊肥沃的土地,自然條件優越,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如今益州劉璋昏庸懦弱,張魯在北麵占據漢中,那裡百姓殷實富裕,物產豐富,可劉璋卻不知道愛惜,那些有才能的人都渴望一位明主降臨此地。”

“若是有人能夠藉機起勢占據荊州、益州,守住險要的地方,一邊與西邊的各個民族聯合,一邊拉攏南邊的少數民族,對內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勢發生了變化,即可命荊州的軍隊直指南陽、洛陽一帶,同時再率領益州的軍隊從秦川出擊……”

“如此,大業可圖!”

“我此前聽到這番言論便已是如雷貫耳,細細琢磨越發覺得諸葛公子所言句句在理,字字珠璣!”

“倘若有哪位胸有大誌的豪傑能將諸葛公子這番話聽進去,不敢說可定天下,最起碼也可與那袁紹平起平坐,令天下豪傑不敢輕視……”

“諸葛公子,請再受我一拜,僅是這些便已體現出了諸葛公子那遠勝於常人的獨到見解與遠見卓識,我敢說,前後三百年,無人可出諸葛公子之右,或許不久的將來,諸葛公子便會成為一位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相!”

說到這裡,吳良雖依舊舒舒服服的坐著,但還是很給麵子的衝諸葛亮拱了下手。

然而此刻。

“……”

諸葛亮卻是一臉懵逼,心中隻有一個疑問:我怎麼不記得我說過這種話?怎麼一點印象都冇有啊?

不過……

這番話確實極有見地與遠見!

如今天下豪傑並起,想在這些豪傑中脫穎而出難如登天,但若是有人以益州作為起勢之地,便可暫時避開與那些豪傑的爭鬥,就算實力弱小也有了可乘之機,起勢之路並且定是事半功倍。

而待其他豪傑察覺之時,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Emmm……

或許這番話就是我說的,隻是我不記得了而已?

畢竟天下隻有我才擁有這樣的見地與遠見,也隻有我才能說出如此有水平的話來!

定是如此!

哇哈哈哈哈,不愧是我!

堪比管仲、樂毅的我!

與此同時。

吳良也在偷偷觀察著諸葛亮的反應。

很顯然,現在的諸葛亮還不具備提出《隆中對》的水平,否則便不應該是現在那副一臉懵逼的表情。

“這……”

吳良忽然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貌似他又遇到了一個哲學方麵的問題:到底是先有了他的《隆中對》,還是先有了諸葛亮的《隆中對》?

他的《隆中對》自然是從後世的考古文獻中看來的。

但現在看來諸葛亮的《隆中對》,似乎又是他在諸葛亮還是個小屁孩的時候灌輸的……

“哈哈哈哈,不錯,這番言論正是我三年前所說,當時年少輕狂隨口一說,想不到竟還有人記得!”

諸葛亮沉吟了許久,臉上的表情經過數次變化,最後竟已是滿麵紅光,放聲大笑起來,“不過這番話有才哥哥可莫在要與外人說起,免得便宜了那些愚昧無知的世俗之人,他們如何配得上!”

有才哥哥?

諸葛亮竟忽然改變了對吳良的稱呼!

“這是自然,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諸葛公子年紀輕輕便胸有日月,那些世俗之人又怎會知道?”

吳良心中自是大喜,這證明他的這通忽悠已經快速拉近了與諸葛亮之間的關係,甚至博得了諸葛亮極大的好感。

到底還是個涉世未深的小屁孩啊。

如此一來,許多他想知道的事情應該可以開始旁敲側擊了……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