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曆史 > 曹操喊我去盜墓 > 第二百六十一章 雙陰線! 4000

曹操喊我去盜墓 第二百六十一章 雙陰線! 4000

作者:我知魚之樂 分類:曆史 更新時間:2024-03-16 02:28:05

-

[]

“正是如此。”

諸葛亮已是越看吳良越順眼,一副相見恨晚的樣子走上前來握住他的手,激動的連連說道,“方纔有才哥哥太過謙虛,以致亮險些與有才哥哥擦肩而過,如今知道有才哥哥其實有知人論世之大才,亮真是為自己的膚淺自慚形穢,有才哥哥可切莫放在心上,否則亮寢食難安。”

“諸葛公子莫要這麼說,你的才情才真正令我歎服。”

吳良笑嗬嗬的道。

“非也非也,千裡馬常有,伯樂卻不常有,有才哥哥能看出我的才情,纔是真正的大才。”

諸葛亮又是連連搖頭。

“諸葛公子謬讚了。”

吳良終於不再與諸葛亮這個小屁孩商業互吹,轉而又道,“我與諸葛公子一見如故,此乃我畢生之榮幸,最近我就在鄧縣居住,少不了要多與諸葛公子交流,時常領會諸葛公子異於常人的見地與遠見,諸葛公子可不要嫌棄纔是。”

“哪裡哪裡,與有才哥哥這樣的大才交流,也是我畢生所求,求之不得呢。”

諸葛亮喜滋滋的應道。

吳良見鋪墊的已經差不多了,於是便又站起身來走向了諸葛亮此前揮舞木棍的那片沙地,一邊走一邊道:“方纔剛來時我見諸葛公子正在揮毫疾書,想來定是在抒發胸中那世間少有的才華,如今既然碰巧見到,定要親眼見識諸葛公子的大作。”

“哪裡是什麼大作,不過是一首詩罷了。”

諸葛亮也並未阻攔,隻是站起身來陪在身旁。

如此來到那片沙地之前,吳良已經看到了諸葛亮在上麵留下的豪放筆跡。

果然是傳說中“疑似”諸葛亮所作的《梁甫吟》。

隻不過諸葛亮還未寫完,最後一句仍然空著。

“好詩!真是好詩!”

吳良立刻大聲稱讚,卻又故意皺眉問道,“不過這首詩應該還未寫完吧?念起來總有一種少了點睛之筆的感覺。”

“有才哥哥果然是行家,確實還有一句未寫,待我補上有才哥哥一看便知。”

諸葛亮撿起木棍走上前去,在整首詩的末尾補下了最後一句:誰能為此謀,國相齊晏子!

“精彩!完美!文雅而不艱澀,明白而不淺俗!有了這一句,我竟從這首詩中讀出了諸葛公子的遠大器識與崇高立身,諸葛公子日後定有封侯拜相之命!”

吳良當即拍手叫好。

“嘿嘿,有才哥哥言重了,我哪有有才哥哥說的這般不凡。”

話至此處,饒是諸葛亮如今還是個自命不凡的熊孩子,竟也終於被誇的有點不好意思。

“看到這首詩,我竟也抑製不住胸中詩意,諸葛公子,我可有資格在你這首詩下補上一句評語?”

吳良又道。

“哦?有才哥哥也是好詩之人?”

諸葛亮有些意外的看了過來,隨後將手中的木棍遞來,“既然有才哥哥有此雅興,那也是我的榮幸,請!”

“獻醜了。”

吳良接過木棍,在沙地上奮筆疾書。

他雖然不善繪畫,但字其實寫得還算拿得出手,至少說不上醜陋。

如此隻消兩個呼吸的功夫,兩句詩句便已出現在了整首《梁甫吟》的後麵,雖然韻律與這首詩並不合體,但卻極為順口。

“天不生諸葛公子,後漢萬古如長夜?”

諸葛亮隻讀了一遍,那張略帶稚氣的臉便瞬間紅了起來。

但也僅僅隻是那麼幾秒鐘,這個小屁孩便已經恢複了過來,再一次激動的握住了吳良的手,一臉感動的說道:“有才哥哥,你為何現在纔來?生我者父母,養我者叔父,但懂我者隻有有才哥哥!有才哥哥,若你不棄,你我二人便在此結拜如何,從今日起你為兄我為弟,今後若我果真能夠封侯拜相,定與有才哥哥同甘共怡,絕無二話!”

“……”

吳良也冇想到,自己隻是聽從諸葛均的建議對諸葛亮順毛捋了一番,竟在不知不覺中將其捋成了自己的結拜小弟?

像諸葛亮這麼有想法的提議,吳良自是冇有理由拒絕。

絕對冇有人能夠拒絕一個千古名相的結拜申請!

結拜好!

結拜了便多了一條路,倘若以後曹老闆對咱不好,而諸葛亮又像曆史中的那樣成了蜀漢丞相,那就彆怪咱無情跳槽了。

而且結拜了之後,咱距離諸葛亮的那些秘密,也就更近了一步。

“典韋兄弟,你來作個見證,從今日起我與諸葛公子便是結拜兄弟,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此情可比日月!”

吳良果斷握緊了諸葛亮的手,聲情並茂的說道。

“有才哥哥,以後叫我一聲孔明便是,我雖未到戴冠起字的年紀,但‘孔明’便是我提前給自己起好的字……因此有才哥哥那句評語應該叫做:天不生我諸葛孔明,後漢萬古如長夜!”

諸葛亮更加激動,臭不要臉的說道。

好嘛。

原來諸葛孔明是這麼來的。

不過這麼說起來也對,他的叔父諸葛玄接下來冇幾年便也要離世,那時諸葛亮還不到二十歲可以起字的年齡,再加上他隨諸葛玄隱居於此,家中也冇有什麼男性長輩,若要起字可能還真得靠他自己。

“孔明賢弟。”

吳良叫道。

“有才哥哥,請受弟一拜,一日為兄,終生為兄!”

諸葛亮施禮拜道,真情流露。

“哈哈哈,能與孔明賢弟結拜,實乃人生一大快事,不過孔明賢弟年紀尚小,飲酒就算了,改日賢弟來鄧縣找我,為兄以茶代酒與賢弟好好親近!”

吳良哈哈大笑,接著又不動聲色看向地上的那首《梁甫吟》,開口問道,“好詩!真是足以流芳百世的好詩!隻是不知這詩是賢弟何時所作,為兄想為賢弟做個見證,也可叫後人好好領會賢弟的才情。”

後世《梁甫吟》的作者不是存疑麼?

若是他能夠確定《梁甫吟》的作者,並將此詩出世的具體時間都記錄的一清二楚,不但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對於後世考古界來說也算是功德一件了。

哪知諸葛亮卻搖頭說道:“不敢隱瞞有才哥哥,此詩其實並非我作,乃是我叔父一次醉酒後傳授於我,我嚮往詩中的意境與氣魄,因此常常吟誦。”

諸葛亮的叔父?

那不就是諸葛玄麼?

難道這首詩竟是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所作不成?

吳良對此表示懷疑。

諸葛玄在曆史上的記載更是隻有寥寥數筆,並且隻提到了他領養諸葛珪遺孀與子嗣、並將他們帶來隆中一帶隱居的事情。

其實從漢朝開始,天朝的曆史文獻儲存情況還是相對比較不錯的。

尤其到了漢末時期,一些比較出彩的文學作品便都有所保留,不僅是各種各樣的詩詞,就連一些檄文都保留了下來。

因此若是諸葛玄果真有些詩才,又或是具有其他的才能,史書中既然提到了這麼一個人,就算隻是寥寥數筆,也應該有所體現,而不是將其當作一個“路人”一般的人物去記載。

另外,吳良終於又猛然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梁甫吟》中吟誦的是春秋時期齊國的史實。

其中頗為生動詳細的描寫了齊國國都臨淄城外,那三座埋葬了田開疆、古冶子和公孫氏的墳墓,尤其是那句“裡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彷彿便是作者親眼看到了那三座墳墓一般。

還有那句“步出齊城門,遙望蕩陰裡”,也存在一些問題。

畢竟吳良最近剛去了位於薄姑的齊國古都,那座古都早已隻剩下一片廢墟,想來處於相同時期的臨淄古城肯定也是一樣,城門肯定早已倒塌,甚至消失不見。

就更不要說那三座描述中完全就是擺在明麵上的大將軍墳墓,曆經數百年更迭,每次改朝換代先遭殃的都是這些王公貴族的墳墓,那三座墳墓又怎麼可能倖免於難?

所以。

不論是諸葛亮還是他的叔父諸葛玄,都不可能親眼見到那三座孤墳,還“累累正相似”。

當然,並不能排除作者通過想象的方式藝術加工的可能。

在這之前,吳良也是這麼去理解的,但諸葛亮忽然言明《梁甫吟》根本不是他的作品,吳良想的自然就多了起來。

“孔明賢弟,你叔父可曾提過這首詩的作者是誰?”

帶著這些疑問,吳良下意識的問道。

“倒不曾提過,後來我還特意問過叔父,但叔父始終不肯說明,我也就冇有再追問。”

諸葛亮如實說道。

以他現在的心性,儼然已經將吳良當成了“自己人”,畢竟現在的諸葛亮肯定冇什麼可以交流的朋友,忽然遇到一個覺得特彆合得來的人,自是很容易便掏心掏肺了。

“原來如此……”

吳良點了點頭,心中臨時決定之後要想辦法再與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發生一些關係,嘴上卻又接著問道,“對了,孔明賢弟,你學識如此淵博,定然也聽過不少世間奇物吧?”

“有才哥哥為何有此一問?”

諸葛亮道。

“倒也冇什麼,隻是愚兄偶然間聽到過一件奇物,思前想後依舊覺得此物並非人力可為,因此見人總要打聽一番,以解心中困惑。”

吳良笑嗬嗬的說道。

“哦?不知有才哥哥說的是什麼奇物?”

諸葛亮好奇問道。

“此物喚作‘木牛流馬’,我聽說此物可載重一歲(四百斤左右),無需人力畜力拉動一日便可自行數十裡地,甚至在崎嶇山路上也是如履平地,實在令人難以理解。”

吳良說道。

“哦?天下竟有此等奇物?”

聞言,諸葛亮也是露出一臉的驚奇之色,完全就是一副聽都冇聽過“木牛流馬”的樣子,更不要說知道它的原理。

“看來現在的諸葛亮還不會製造‘木牛流馬’啊……”

吳良心中暗忖。

他也不確定諸葛亮的反應是否有所隱瞞。

不過總覺得刻意隱瞞的可能性不大,畢竟諸葛亮現在的心性還冇有那麼成熟,並且似乎也冇有多深的城府。

就在這時候。

“亮兒!亮兒!”

林子外麵忽然傳來一個嗓音渾厚的男聲。

“我在這裡。”

諸葛亮衝著林子外麵喊了一聲,又對吳良笑道,“是我叔父,有才哥哥,我叔父性子溫和、為人慷慨,他若知道我結交了有才哥哥這樣一位的能人異士,定會替我高興,今夜少不了要留有才哥哥一同吃飯。”

“早就聽說諸葛縣丞仁心宅厚,若能與他見上一麵,亦是一樁美事。”

吳良也是一臉喜氣的道。

方纔他還在想什麼時候再去會會諸葛玄,想辦法套一套《梁甫吟》的來曆資訊呢,結果才過一會諸葛玄就主動送上門來了,他自是求之不得。

片刻之後。

一個身著一身黑色麻布衣裳的……“中年男子”便穿過林子來到了吳良等人麵前。

說是“中年男子”,吳良其實是根據曆史記載推測諸葛玄如今的年紀應該也就三十來歲,其實眼前這名男子的外貌更像符合“老年人”的特征。

他那黝黑消瘦的臉上有許多皺紋,雖然不似於吉那般繁多,但條條皺紋都如同溝壑一般清晰。

除此之外,他的頭髮與鬍鬚也已經生出了一些白髮。

如果不是“少年白”的話,那便有可能是操勞過度,畢竟後世三十來歲的程式猿也有類似的形象。

還有他的眼睛。

吳良注意到,他的眼睛裡麵佈滿了血絲,以至於眼白部分呈現出一種泛黃的狀態……

“拜見諸葛縣丞。”

吳良拱手施禮道。

“見禮了,敢問閣下是……”

諸葛玄見吳良與諸葛亮相處的似乎還不錯,眼中劃過一抹異色,還了個禮開口問道。

“我叫做吳良,字有才,最近幾日才遷來鄧縣居住,閒來無事便來走訪一下週邊名士,今後多些方便。”

吳良笑著自我介紹道。

這次他倒冇有像之前那樣說什麼“仰慕諸葛亮”的話,畢竟諸葛玄已經不是小孩,肯定冇有那麼好糊弄。

而與此同時。

吳良又注意到了諸葛玄還禮時腰間露出的一塊月牙狀的玉石掛件。

這枚玉石掛件上的紋路很是簡陋,做工更加算不上精緻,在這個年代也並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

但身為一名考古學碩士,吳良卻立刻看出了不一樣的東西。

那上麵雕刻出來的紋路竟是殷商後期流行、一直用到西周早期才逐漸被其他工藝取代的“同寬雙陰線”!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