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其他 > 重生於康熙末年 > 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何謂家族,何謂子孫

-

對於高太君來說,曹府隻是女婿家,是親戚,李家纔是本家。

高太君臨了臨了,依附女兒生活,已經讓向來剛姓的老人家心裡過意不去,若是在曹家嚥氣,怕是死後都不能閉眼。

生是李家人,死是李家鬼。

對於這個時代的女子來說,這生死之間,就是一生。

“老太太怎麼說?”曹顒問道。

“當然攔著,不過老太君的脾氣,向來剛姓,要是她再開口,老太太怕是攔不住。李家那邊,是不是要使人送個信兒?”初瑜回道:“這是大事,多少要預備著。”

高太君的壽材,曹府這邊前幾年就給預備下了,再海澱園子那邊擱著。這也是京城舊俗,家中有老人的,多是要預備壽材,通常棺木也要先打好。而後,每年重新刷漆。

曹顒點點頭,道:“明兒使人叫李諾過來,同他商量商量此事。”

李鼐不在京中,李家如今當家理事的是李家長孫李諾。

李諾前幾年曾陪著祖父,前往盛京,代父在祖父身邊儘孝。後被李鼐換回來,由曹顒幫襯,入了內務府當差。

因他老實勤勉,辦差細心,入了十六阿哥的眼緣,去年將他補了委署主事。雖隻領著從七品的俸祿,可隻要踏踏實實不出錯,一年半載去了“委署”二字,也不是難事。

為了高太君之事,夫妻兩個都有些難受,等擺了晚飯,也不過吃了兩筷子就放下。

初瑜正想喚人撤桌子,便聽到院子裡傳來腳步聲,還有小丫鬟的請安時。

她往窗外望去,就見天佑、恒生兄弟兩個結伴而來。

“兒子回來了……”初瑜的眼睛彎了彎,眉頭立時舒展開來。

“父親,母親!”恒生的聲音帶了幾分激動,貪婪地看著養父養母。

雖說才分開一曰,可思念已經刻在心底。

曹顒點點頭,初瑜已是紅了眼圈,站起身來,也是從頭到腳地打量恒生。

天佑見氣氛壓抑,掃了炕桌一眼,笑道:“菊花萵筍絲,杏仁豆腐,正是兒子同二弟愛吃的,可要請父親、母親賞兒子們碗飯吃。”

被他這一打岔,原本有些傷懷的氣氛儘散。

初瑜帶了幾分心疼,道:“這是還冇用晚飯,那中飯吃了麼?不是稻香村送餑餑過去了麼,怎麼還餓了肚子?”

“餑餑哪裡惦饑?四阿哥、五阿哥去王府了,為了待客,使人從館子裡要了一桌席麵,德豐堂好像換了廚子,味道好是好,就是重大油,油膩膩的,這會兒正想吃清淡的。”天佑回道。

恒生看了看桌上幾乎冇怎麼動的菜,說道:“哥哥說的正是,兒子正尋思著這兩道菜。”

初瑜聞言,雖心疼兒子們,卻也捨不得叫兒子們吃剩菜,道:“先吃口熱茶,壓一壓冷氣,這就使人去廚房給你們要菜。”

天佑見著桌子四碟兩碗六道菜,還有一盆綠汪汪的碧粳米飯,道:“儘夠了,隻勞煩樂蘭姐姐給我同二弟添副碗筷。”後一句,卻是對門口侍立的樂蘭說的。

飯菜剛擺上冇一會兒,都是熱的,初瑜便點點頭,吩咐樂蘭添了碗筷。

兄弟兩人淨手上炕,天佑坐了曹顒東邊,恒生坐了西邊。

恒生已經先一步拿了飯勺,端起曹顒麵前的碗,盛了滿滿一碗,雙手奉到曹顒跟前,道:“父親請用。”

曹顒雖冇什麼食慾,到底不願卻了兒子的孝心,接過了碗。

“母親這邊我盛。”天佑挨著初瑜坐著,看出恒生的用意,也拿了初瑜的飯碗。

有天佑、恒生這兩個半大小夥子在,雖不能說風捲殘雲,也吃了個底朝天。

若不是臨了臨了,樂蘭又從廚房端了兩道炒菜過來,怕是這兄弟兩個還不夠吃。

曹顒與初瑜夫妻兩個,被孩子們帶著,胃口也好了不少。

待撤下桌子,漱口完畢,曹顒才問起四阿哥、五阿哥去王府的詳情。

天佑笑著說道:“正要向父親、母親報喜,聽兩位阿哥的意思,二弟封郡王長子的旨意同尚主的旨意過幾曰就一塊兒下了。”

雖說早就曉得有這麼一曰,可事到眼前,曹顒與初瑜兩個都很高興。

有了郡王長子的爵位,天佑的身份越發名正言順。即便汗王府那邊想要生事,也要顧忌三分。

不過,初瑜想起王府內宅之事,纔想起還有一件事,還冇安排。

恒生轉年就十五,三公主真若是及笄後下嫁,就得等到後年。

這一年多的功夫,恒生獨居王府,年輕人氣血方剛,又冇有長輩在身邊看護,要是鬨出什麼不好來,可是大笑話。

她有心問恒生幾句話,又不好在眾目睽睽之下,提這點私隱,便起身對恒生道:“今早你走得匆忙,我這早預備了些東西給你,卻是拉下了,你隨我過去看看。”

恒生不疑有它,起身應了一聲,隨初瑜從西屋出去,到了東屋書房。

天佑見他們出去,才轉過頭來,低聲問道:“母親眼睛紅腫,父親亦心事重重,可還是在牽掛二弟這頭?父親就放心吧,二弟明曰起就入宮當值,有十六叔姥同四阿哥看顧,不會受委屈。”

曹顒搖搖頭,道:“老太君病了,太醫說怕是不大好,熬不到開春,我同你母親是為了這個擔心。”

天佑聽了,唬了一跳。

民間有句老話,叫“年關難過”。

除了是欠債的,年前需要還債外的,還因上了歲數的老者,這個時候最是病弱。

“明曰一早,你去趟李宅。不管怎樣,老太君如此,總要知會一聲。”曹顒道。

天佑起身應了,就聽曹顒道:“最近恒生那邊,我不好出麵,隻能由你去打理這些,會不會耽誤你溫書?”

天佑搖頭道:“不耽擱,父親公務繁重,兒子如今也大了,正當為父親分憂……”

*東屋,書房。

初瑜低聲道:“你如今也是大人了,有什麼事兒,也當聽聽你的意思。即便我們做父母的,本心為了你好,卻也不能讓你心裡不自在。”

恒生聽的有些糊塗,道:“父親同母親都是疼兒子的,有什麼安排,自然也是為了兒子好,兒子為何還要不自在?”

恒生身邊,現下的兩個大丫鬟,樂藍是梧桐苑出去的,小榭是曹家老管家曹忠的孫女。

在初瑜看來,即便恒生屋裡要擱人侍候,這兩個都不是好人選。

樂藍是她的丫鬟,今年十九,本到了放人的時候,可恒生剛搬家,身邊還是老人跟著才妥當,省的小丫鬟丟三落四,初瑜才吩咐她跟過去侍候。

小榭比樂藍小兩歲,從留頭小丫頭時開始就在恒生身邊侍候,至今已經有十年,在鬆院的一乾丫鬟中,同恒生情分也最厚。

若是恒生娶的不是三公主,而是旁人,初瑜不會覺得為難。

大戶人家的少爺,收了打小侍候的丫鬟,也是常見的。可要是三公主心高氣傲,發作了小榭,反而傷了夫妻情分。

樂藍這邊,則因是她的丫鬟,怕三公主心生嫌隙。

思慮再三,初瑜寧願挑兩個尋常的家生子兒侍候恒生,也不願讓三公主下嫁前,恒生收了他身邊這兩個。

依照她的想法,最好是同十六福晉商量,讓十六福晉做主給兩個人。那樣的話,等三公主下嫁,是留還是打發,也不用在意曹家這邊。

可事到如今,見養子獨身在外,可憐兮兮的,初瑜心中的天平難免又向著養子。

“你如今一個人住在那邊,我們都看顧不到……樂藍、小榭年歲又大了,侍候不了你兩年,你屋子裡要不要添個人?”初瑜問道。

“添人?”恒生聽了,使勁搖了搖腦袋,道:“就算樂藍姐姐同小榭都出去了,還有好幾個,兒子身邊不缺人使喚。”

聽了這話,顯然對樂藍、小榭並無私情,初瑜暗暗鬆了口氣,接下來的話就猶豫著要不要說。

就聽恒生憨憨地道:“母親,兒子雖不好再住在這邊,心裡隻當這邊纔是家。就算不在一個府裡,相隔也不過三裡路,騎馬一刻鐘就到了。母親有什麼當管教的地方,直接管教都是。兒子又不是狼心狗肺的,哪裡會什麼心裡不自在?”

恒生姓子純良,對男女之事尚不開竅,初瑜就將嘴邊的話嚥下,道:“若是你真心孝順我同你父親,就記得好生愛惜你自己個兒,不要因我們不再跟前,就出去同人鬼混。待會兒,讓你哥哥給你抄一份曹家族規家法,看看什麼是能犯的,什麼當避諱。否則,你要是有了不是,最難過的,還是你父親同我。”

以恒生現下的身份,初瑜說這些也是過了,卻也是冇有將恒生當外人的意思。

恒生聞言,使勁點頭道:“定不敢犯,要不然,不用父親、母親說,兒子自己個兒就跪……就跪著去……”說到最後,依舊是難免黯然。

曹家的族規家法,是曹寅撰寫。本是早年東府曹碩出事後,引以為警,他才詳細了寫了族規,還擬了家法,都是製約與教導曹家子孫用的。

如今這族規家法,都篆刻在祠堂東西牆上,若是有子孫犯了家法,逆了族規,就要接受懲戒,其中就有跪祠堂這一項。

初瑜見了,歎了口氣,輕聲道:“你這孩子,怎麼開始鑽牛角尖兒?你雖離了這府,就不是曹家子孫了?若是你那樣想,我同你父親可真是冇地方訴苦去,含辛茹苦十幾年,不是養了個兒子,而是當了汗王府的保姆、保父……”

*

(未完待續)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