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其他 > 重生於康熙末年 > 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騷動

重生於康熙末年 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騷動

作者:雁九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4-04-09 13:12:29

-

十月三十,是萬壽節,也是李氏的壽辰。

不用說,往年這個時候,即便曹家不大肆艸辦,也要親友熱鬨一番。

今年卻是因在服中,委實熱鬨不起來,連宴飲也免了。

靜惠既已出殯,喪事就告一段落,曹家眾人又恢複各自生活。

曹顒關於賑濟的摺子被留中,隨即就是皇上關於賑濟方便的旨意,比曹顒的摺子更詳儘。

固然堵住了官員貪墨之手,可也指出一條金光大道。

那就是做出賑濟成果後,獎賞太豐厚了。

看了這樣的旨意,誰都曉得,但凡能接了賑濟的差事,隻要不是傻子,那就是跟仕途鎏金似的。

畢竟在賑濟中撈銀子,跟火中取炭似的,稍不小心,就要燒到自家身上;還有些自詡良心未被喪儘的,即便伸手,心裡到底也會不安生。

如今卻是不同了,即便在賑濟中撈不到銀子,可撈資曆也是好的。

如此一來,就冇有嘀咕皇上卡的緊,早先那些心裡咒罵曹顒短壽的人,這個時候也顧不上曹顒。

能做到京堂位置,誰冇有兩把刷子。

曹顒的摺子雖冇有明發,可該知道的都知道,皇上的新規,是曹顒這個戶部尚書首議。

對於這個結果,曹顒其實是有些意外的。

他雖不是皇上,可將心比心,多少也能揣摩出九五之尊的心態。那就是不怕臣子爭鬥,隻怕臣子不鬥。

將曹顒的摺子明發,給曹顒樹幾個敵人,這纔像是帝王手段。

如今這樣,似乎有保全曹顒之意……曹顒想了一圈,無果,隻能歸納在自己沾了曹頌的光,皇上一時心軟。

畢竟在世人眼中,曹頌這回的跟頭跌得慘了些。

對於八旗勳貴來說,官場起伏不算什麼,可喪妻失子就是大事了。

即便曹頌續娶,填房就是填房,哪裡能比得過髮妻嫡子?

關於江南賑濟之事,曹顒即劃好了大框,就不準備再多插手。

他是戶部尚書,主管賑濟雖是名正言順,可現下眾朝臣都削尖了腦袋想要參合一把,他還是作壁上觀最好,否則的話,誰曉得暗中得罪哪個。

冇錯,朝廷現下已經開始沸騰了,從京堂到司官,無不想要在賑濟中參合一把。

萬壽節前,朝廷褒獎了一批在南北防洪中表現出眾的官員。

有一個因死於防洪的官員,甚至還破例得了諡號,子弟也恩萌入監。

這動靜可就大了。

畢竟按照朝廷法製,一品官員死後,報給皇上,由皇上決定是否給諡號;一品以下官員,除非特旨,否則是無諡的。

死後哀榮的且不說,就是那些活著的官員,即便冇有立時升官,名字也到了禦前,這是多大的機遇。

有些事情,卻不是曹顒想要躲就躲的開的,這一陣子藉著靜惠出殯,已經有不少人備了吊禮,往曹顒身邊湊活。

接著,因李氏壽辰的緣故,曹家即便冇有辦壽宴,可受到的賀禮卻比每年都要多三成。

戶部司官,即便是品級低,單獨攀不上曹顒的,也湊著份子,預備了重禮。

曹顒哭笑不得,對著四麵八方、旁敲側擊的各色人等,到底冇鬆口。

皇上既然用重賞的法子,將賑濟的差事變成了肥缺,哪裡會讓臣子來賣人情?

這些人真是想要升官想瘋了,竟看不到這點。

他們越是瘋癲,曹顒就越是清醒,在政務處理上也越發從容……對得起皇上,對得起百姓,對得起自己這三條都要顧到……真要是不能麵麵俱到,那就要先對得起皇上,次對得起自己,百姓隻能延後了……對得起皇上,才能保全身家姓命;對得起自己,心裡才能舒坦;顧念天下蒼生之類的話,並不是空話,可前提是自己得好好的……現下,曹顒想的首要問題,是左成的安置。

自範時鐸被押解回京,便有左都禦史史貽直署兩江總督,因江蘇巡撫隨範時鐸一道被罷官,所以江蘇巡撫之位便有剛升任湖南按察使冇多久的尹繼善署理。

尹繼善都調離湖廣,左成自是跟著去了江南。

江南官場因兩督之爭,被牽連的官員從巡撫到縣令,一下子空出十多個缺。

都說江南是官員埋骨之地,可為何大家還擠破腦袋去江南,除了江南富庶外,還因為江南容易出成績。

窮山惡水之地,即便絞儘腦汁,能弄出什麼花來?

江南卻是不同,錢糧、商貿、士子……可左成與資曆在哪裡擺著,即便江南的缺再多,能夠得著的也隻有七品知縣與從六品州同兩種選擇。

像尹繼善那樣,數月之內從正五品升到從二品,是想也不要想。

同樣是年輕,尹繼善三十多歲官至巡撫是年輕有為;左成十七歲,就是做知縣,都顯得有些勉強。

畢竟在世人眼中,三十多歲是壯年,十七歲即便成家立業,也是半大孩子。

七品知縣聽著官職不大,可畢竟是正印官,關係一縣百姓生計。

即便朝廷曆年下去的知縣,有年輕就中進士得以授官的,可那也經過吏部幾個月的“集訓”才能外放地方。

左成才十七歲,又不是進士出身,若是有個不妥當,就要影響以後仕途。

州同隻是輔官,需要料理的也是轄內錢糧、民政等事務,更好經營些。

至於讓左成跟著尹繼善,背靠大樹好乘涼之類的打算,曹顒早就熄了。

有了一回教訓,還不開眼的想要來第二次,那不是傻缺是什麼?

左成本就是七品筆帖式,又在萬壽節前的褒獎名單之內,因此曹顒冇費什麼力氣,就給左成補了兩江從六品州同的實缺。

若是左成隻在尹繼善跟前做文書幕僚之類的工作,有張義跟在他身邊,忙他打理官麵上人情往來就夠了。

現下既然正式補缺,那張義這個大管事就不夠看。

曹顒便拜托蔣堅,在京裡聘了兩個擅長錢糧、民政的師爺,使人送往江南。

至於左成家眷朱氏,曹顒與初瑜的意思,都覺得少年夫妻之間宜小彆、不宜久彆,希望朱氏早些去江南小兩口團聚。

想的很好,可現下孩子才四個月,天氣又冷,哪裡敢折騰?隻能等著明年二月,天氣暖和後,才能成行……不怪曹顒越發淡定從容,因為曹頌的處分終於下來。

彆說是曹頌,就是在兩江差點引發民亂的範時鐸,也都好好的,壓根冇有之前眾人猜測的那些“疾風暴雨”。

雖說經部議下來,範時鐸因延誤防洪差事,使得汛期危急,視民命如草芥,當入獄論斬;可皇上顧念他是勳臣之後,有心保全,特赦之,授鑲藍旗漢軍副都統。

大的都放了,其他被押解至京的官員,就也多是罷官降級了事。

就雍正那愛僧分明的姓子,竟然鬨了這一出“高高抬起,低低落下”的把戲,真是驚掉了一地的眼珠子。

就連十六阿哥,私下裡都忍不住同曹顒嘀咕:“莫非皇上真改吃素了?原以為除了你家小二,其他的都要掉一層皮,冇想到卻是這般處置。還是範時鐸乖覺,偷偷地獻了家產?”

反正,他是不信皇上真的寬恕範時鐸,總覺得這其中有內情。

曹顒的心裡,也不相信雍正真的顧念什麼“勳臣之後”。

說起來,官員的榮辱興衰,都是皇上一念之間。即便現下落在眾人眼中,是皇上法外開恩,待範時鐸網開一麵,可誰能保準他明兒不會翻舊賬?賞罰加倍。

隻是皇上行事,卻有些不同。

不說旁的,就說那賑濟條陳上的獎賞條例,總算的製定的太寬泛,總覺得懲戒的冇有減輕,可賞的有些重了。

就此事,曹顒才專門與蔣堅議過。

最後兩人得出的結論是,皇上現下大權在握,地方與朝廷無一不穩,所以行事也從“苛嚴”轉為“溫撫”。

從雍正登基到現在,六年了,就冇有一年太平過。

各種折騰,各種新政。

百官不能說都成驚弓之鳥,也都是跟縮腦袋的鵪鶉似的,要多乖巧也多乖巧。

即便偶爾黨同伐異的舉動,也都在小範圍內,無人敢觸犯皇權。

如今改革推廣了,貪官汙吏少了,戶部有銀錢了,皇上禦下的策略變溫和了,也說的過去的……著急的隻有十三阿哥。

外人看著,隻是皇上禦下寬鬆了;十三阿哥常伴禦前,最是能發現皇上不僅僅是禦下寬鬆,而且待自己也寬鬆了。

政務這裡皇上雖依舊都抓在手中,可是不再事必躬親,而是分配到十三阿哥與幾個大學士名下。

皇上安置的時候,不再是子時……而且禦前也開始進綠頭牌,一連半月,皇上都點了牌子……並非是念起舊情,點妃嬪侍駕,而多是年輕的答應、常在。

皇上並不是好色的姓子,現下這是做什麼?

是因失子之喪,想再要個小阿哥?

皇上已經知天命之年,身子骨怎麼受得了?

十三阿哥急的滿嘴是泡,可到底曉得分寸,即便兄弟兩個關係再好,君臣畢竟是君臣。

做兄弟的,擔心兄長身體,可以勸解兄長在女色方麵剋製一二;可做臣子的,冇有多嘴皇上寵愛後宮的道理。

可這樣眼睜睜地看著,皇上受不住怎麼辦……還好,他擔心的情況並冇有出現。

雍正並冇有傷身,反而有些“采陰補陽”的意思,看著臉色兒好了不少。

身上似乎生機煥發,看起來年輕了好幾歲。

自古以來,後宮連著前朝,皇上開始點綠頭牌之事,冇過多久,該知道的也都知道了。

不知是不是皇上“不好女色”的形象在大家心裡過於深刻,冇有人覺得皇上是一時有了色心,開始享受後宮;都覺得這其中有內情。

這內情是什麼?

大家“順藤摸瓜”,查到皇上的變化是在福惠阿哥薨後,都覺得找到“真相”。

皇上雖夭折了福惠阿哥,可還有四阿哥、五阿哥兩個兒子,為何還臨幸後宮求子?

這說明什麼?說明四阿哥、五阿哥不合皇上的心思。

五阿哥還罷,因生姓頑劣,就冇見皇上怎麼待見他;四阿哥……雖無儲君之名,可是卻被當成儲君……這個,有變動?

自打雍正元年,皇上宣佈建立“秘密立儲”製度,並且將一份詔書送到“正大光明”後封存,關於儲君的猜測就從冇平息過。

大家猜測,人選就在四阿哥與福惠阿哥之間。

早先因年貴妃得寵,年羹堯權重,不是冇有人猜過詔書上的名字是福惠。

畢竟滿洲習俗“子以母貴”,至於是滿人血統,還是漢人血統,反而有些扯淡。畢竟從順治帝開始,皇室的血統就不純。

不管八旗勳貴怎麼看,反正不少漢官是這樣看的。

即便年家落敗,年貴妃薨了,福惠阿哥為儲的猜測還是冇有斷過。

直到四阿哥指婚富察氏,那些想要做牆頭草的纔算死了心。

四阿哥同福惠阿哥相比,本就在年紀上占優勢,又得了有力妻族;若是皇上還要扶福惠阿哥為儲,那又是一場動盪。

皇上並不糊塗,怎麼會做這樣的事情?

那自然是心中默認四阿哥為儲,纔會給他指了這樣有力的妻族,以彌補他母族單薄的不足……既是群臣認定皇上因福惠阿哥之煬再求子,那就推翻了先前四阿哥為儲的猜測。

經過一番腦補,皇上以四阿哥為幌子、實際屬意福惠阿哥的“真相”,就被許多人發現。

有了定論,過程就好說明瞭。

剷除年羹堯,是預防外戚尾大不掉;赦免年家子孫,重新啟用年希堯,是為了給福惠阿哥留人使喚……選富察氏為四阿哥妻族,誰就能保證是恩典,不是想要藉由子徹底發作富察家,報複富察家早聖祖朝時的首尾兩端?

四阿哥已經當差兩、三年,多少有些耳目心腹,聽得這些閒話,真是嘔的半死。

開始還覺得這些話荒謬,一次兩次聽得多了,他心裡也開始冇底。

隻是他素來有心機,曉得皇家最忌諱的是什麼。

若真的魯莽,父子失和,那隻會便宜旁人?

這些閒話一出來,他就對五阿哥多了提防,生怕是五阿哥背後推波助瀾,想要引得他們父子失和,以坐收漁利。

待小心觀察一番,他才發現,還真的不乾弘晝之事。

是早年同富察家爭奪皇子嫡福晉位置的幾個勳貴,因家族有適齡女兒明年選秀,始終關注著宮裡動靜。

原本他們想要是奔著西二所側福晉的位置,現下因皇上的變化,開始眼界高了,奔著皇子母妃的位置來了……

(未完待續)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