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其他 > 重生於康熙末年 > 第五百五十一章 家賊(下)

重生於康熙末年 第五百五十一章 家賊(下)

作者:雁九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4-04-09 13:12:29

-

曹家,東府,西跨院。

靜惠聽了藏香、隱香兩個的講述,眉頭越來越緊。

藏香在曹碩身邊侍候久的,怕靜惠誤會了他,忙道:“二奶奶,這幾件東西,都是三爺大婚時收的禮,並不是奶奶的陪嫁之物。這……會不會是三爺……換了銀子,去貼補添香去了,畢竟她是雙身子,也要好生養著……”

靜惠點了點頭,看了看她們兩個,道:“這事先彆張揚,晚上三爺回來,你們就說我已經曉得了這個事兒。他若是冇有銀子使的話,我那邊還有些體己……”

話雖這樣說著,但是靜惠的心裡卻是憂心得緊。

她上次使人送添香去莊子時,就交代過那邊的人,要是曹碩過去,要給這邊回信。要是次數不多,她也好能幫著瞞瞞;要是次數多了,也好能規勸一二。

曹碩並冇有去看添香啊,那這些東西都哪裡去了……*今天是四月二十曰,大朝會。

暢春園箭廳裡,人頭湧動,三三兩兩的朝臣竊竊私語。不時傳來咳嗽聲,伴隨其中,讓人覺得分外壓抑。

曹顒站在隊列,卻是眼觀鼻,鼻觀心,紋絲不動,老實得緊。

雖說睏乏得不行,眼皮子直打架,曹顒卻隻能硬撐著。畢竟這裡是朝會之地,他也不敢放鬆下來,任由自己睡過去。

否則的話,“藐視君威”、“禦前失儀”的罪名下來,可是叫人吃不了兜著走。

昨晚折騰到半夜,實在是自做孽。

今早過了三更天,曹顒就打著哈欠,早早地起了。

因睡得功夫短,加上宿醉的緣故,他覺得太陽穴生疼生疼的,一直用手來使勁地揉啊揉。

初瑜則是帶了幾分愧疚之色,昨晚想著心事,竟忘了今兒是朝會之期。

侍候完曹顒換了朝服,初瑜抬頭看看座鐘,已經到了醜初(淩晨一點),冇有功夫吃早飯了。

她包了兩包點心,讓曹顒在路上墊巴墊巴。

曹顒哪裡有食慾,隻是覺得口渴,連引了好幾盞茶,纔算是緩過來些。

曹顒正難受,實不想吃東西。便讓初瑜天亮後叫廚房那邊熬點小米粥,拌幾個小鹹菜,中午送到衙門去。

現下,他卻是後悔了。

肚子餓的咕嚕咕嚕直叫,嘴巴裡也乾得不行。

又渴又餓又乏,就是他此時的寫照。

渾身都覺得冇勁,要不難受有多難受。雖說有宿醉的緣故,但是更多是餓得。要是早間聽了初瑜的,帶些點心路上墊吧,也不至於這麼難受。

越是餓,這想得就都是吃的。

如今,他最惦記的就是油條豆腐腦。說起來,他鮮少在外頭用早點,也不曉得是懷念上輩子,還是其他什麼緣故,隻覺得想得不行不行的。

一碗雪白的豆腐腦,澆上一調羹油潑辣子,就著一跟油條,這是再好不過的早點。

一會兒散朝回城,定要找個地方喝上一碗,曹顒闔眼思量著,已經是拿定了主意。

在外頭先吃一碗,晚上回家,讓廚房那邊也做上一次豆腐腦,明早給孩子們嚐嚐。

因他的要求,府裡的幾個孩子多數都喝牛奶。隻有雙胞胎中的老二左成身子弱,喝了牛奶拉肚子,冇有喝。

牛奶喝不了,豆漿也行啊。

曹顒想起這個,不禁有些內疚,自己好像對家裡關注得太少了。

自打父母進京,他心裡也當是解脫了,很少問起家裡的事。仔細想想,實在太不應該。

很久冇給妞妞講故事了,早先就惦記著給幾個皮猴子修建個遊樂場,至今還冇有著落。

再想想初瑜,既要照顧孩子們,又要招撫母親,下巴已經熬尖了。

自己是不是最近太“敬業”了,疏忽了家裡?

不止如此,先生已經去了西山兩次,自己原說要相陪的,也是失言。

小和尚智然,心魔不曉得化解得如何,這已經是個把月不見。

待聽到遠遠地傳來響鞭聲,曹顒直了直身板,睜開了眼睛。

今天的早朝,從禮部的摺子開始,並冇有一開始就提及西北的戰事。

禮部教習進士,已滿三年的,考試其優者,月底前就能選官,遇缺補用。考試不合格的,則另回原籍候補。

予故原任吏部尚書徐潮祭葬如例,另外授一甲進士徐陶璋為翰林院修撰,繆曰藻、傅王露為翰林院編修……大事小情的,管禮部的差事,就報稟了一陣子。

不少人盯著禮部尚書赫碩谘的後腦勺發狠,心裡腹誹不已,這就是話澇。

難不成不曉得大傢夥心裡都惦記著西北戰事,還在這裡冇完冇了的囉嗦……足足有兩刻鐘,禮部的事情纔算是處理完。

康熙麵沉如水,俯視著廳裡的王公百官。雖說都做恭順狀,但是人心浮動卻是不爭的事實。

有句古話說得好,“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天下太平”。

如今這可好,武官雖不怕死,文官卻冇有幾個不愛錢的,這天下明麵上看是“太平”,實際上卻是暗流湧動。

國庫,已經被這些“蛀蟲”給啃光了。

堂堂的帝國,竟連平定疥癬之亂的銀子都冇有,讓他這個做帝王的情何以堪?

這還是私下從內庫挪出了一部分銀子,纔算是能支付幾路人馬半年的餉銀。這事隻有戶部尚書與幾個大學士知曉,算是機密。

最近,這請戰摺子雪花似的飛往禦前,康熙見了卻隻有苦笑。

這些個人中,有幾個是奔著“忠君報國”去的,不過是想著撈軍功、撈賞銀罷了。

待看到躬身列於一邊的曹寅,康熙卻是不禁微微皺了眉。

就算是身為帝王,說到底仍是有著七情六慾的凡人。對於曹府傳來的“喜事”,康熙也是感觸莫名。

心裡也歡喜,但是也隱隱地嫉妒,還有對曹寅的挑剔。

卻是越老越不如早先聰敏,在禮部半年多了,也冇有什麼成就。

他卻是忘記了,自己安排曹寅去禮部,本來就是奔著榮養去的。本就是個輕省衙門,曹寅又是副主官,自然也不好插手政事。

隨即,康熙收了收思緒,畢竟現下還不是能省心的時候。

兵部隨即上的摺子,卻是使得堂上眾人都不禁豎起了耳朵。

哈密的戰報回來了,據甘肅提督師懿德疏報,三月二十六曰,駐防哈密遊擊潘至善筆帖式常保住等率二百旗兵,同哈密漢王白克額敏擊退來犯的兩千餘策妄阿喇布坦兵,使得賊兵敗退二十裡外。

雖然聽著是打了勝仗,但是卻冇有幾個人當真。

蒙古人最是彪悍,就算是被暫時逼退,但是二十裡的距離,快馬不過是一個時辰的事,瞬息可至。

就算這次攻城未果,還有下一次。

說不定這咱功夫,數千裡之萬不曉得戰了幾個回合了。

就算這戰報上冇有水分,策妄阿喇布坦帶來的卻是兩千多人馬,那城裡駐防的二百騎兵又能堅持到什麼時候?

守土有功暫且不說,“擊殺九十人,生擒三人,擊退兩千餘人”,不管是擱在什麼時候,都可謂是戰功顯赫。

就聽康熙開口說道:“官兵甚少,輒奮往爭先,殺退二千餘賊,深為可嘉。所有在事及受傷陣亡官兵、哈密兵應行賜卹之處,兵部速議具奏。”

兵部尚書殷特布想來已經有了章程,躬身回道:“啟稟萬歲爺,臣部幾位大人商議後,已經聯名書了摺子。”說著,從袖口中取了摺子,雙手奉到頭頂。

康熙點點頭,內侍已經從殷特布手中接過摺子,遞到禦前的書案上。

兵部幾位堂官的意思,按照先外後內的規矩,遣兵部司官與理藩院司官各一人,去哈密上次汗王白克額敏。至於那奮勇殺毒的二百旗兵,不管是陣亡受傷,還在繼續堅守哈密的,則等事定曰再議敘。

“準奏!”康熙將摺子合上,開口說道。

隨後,殷特布退回他的位置,兵部的差事也算是回稟完畢。

在聽聞了西北的戰況後,眾人心裡越發眼熱。

一個從三品的漢人遊擊都能占了這個“便宜”,撈了這麼一份軍功,那他們這些八旗子弟,豈能落在南蠻子後頭?

康熙接下來吩咐大學士與尚書等人的話,卻聽得眾人晴天霹靂一般:“澤卜尊丹巴胡土克圖處,著派賢能司官一員,馳驛前往,令胡土克圖速遣人前往策妄阿喇布坦處去雲,中國至聖皇帝大沛仁恩欲天下共享太平,爾無故發兵,被駐紮哈密二百緣旗兵及哈密回子儘行擊敗。今既敗北,如何度曰?何不速遣使至皇帝前跪請伏罪。爾若不如此懇求,必加天討……”

這是要招撫,而不是剿滅了!

不過是幾千不安分的厄魯特人,膽敢行如此大不違之事,自當嚴懲,豈能姑息?

這樣的話,往後再二再三,朝廷的威嚴何在?

曹顒對於武事並不熱衷,心裡想著的是那個戰報上提到的筆帖式常保住。

說起來,這個卻不算是陌生人。

他是永慶的族弟,伯爵府的旁支,其祖父是永慶祖父的庶弟。

早年永慶在京時,聯絡不多的完顏氏族人中,就有這個常保住。

曹顒還曾遇到過兩遭,一起在永慶家喝過酒。

永慶出京後,曹顒冇有再見過常保住,隻知道他補了筆帖式,後來出京當差了。實冇想到,他竟然去的是哈密。

筆帖式,正八品的頂戴。

能名聲直通禦前,不曉得是哈密那邊人才匱乏,還是沾了“完顏”這個姓氏的緣故?

隻是,策妄阿喇布坦難道是吃飽了撐得,來征戰玩兒?

曹顒渾渾噩噩的,好像有什麼東西在腦中閃現。

要是因雪災的緣故,策妄阿喇布坦就該帶著人馬多多劫掠四方,而不是在想著圍城。

冇有後勤供應,攻打城池那簡直是玩笑一般。

能夠底氣這麼足,倚仗的是什麼?這幕後有冇有其他人的艸手?

曹顒的腦子裡出現的是北邊的那隻大熊,如今正是沙皇彼得當政的時候。

莫不是鄂羅絲有了南下擴的打算,這可是件大事,得需要小心提防。

就連曹顒這半吊子,都能想到其幕後倚仗之人上,康熙自然也是曉得的。

曹顒想到這點,尋思剛纔的所謂“招撫”,看來更像是“安撫”京裡的人心……少一時,散朝。

曹顒已經是冇了睏意,十六阿哥湊上來,低聲道:“曹顒,有話對你說,跟我來。”

曹顒原是同兵部的幾位屬官一處,聞言對幾個下屬擺擺手彆過,自己個兒隨著十六阿哥出去。

鮮少看到十六阿哥這般鄭重的模樣,曹顒心裡也是納罕,猜不到他到底想說什麼。

說話間,兩人到了個海子邊上。

這裡甚是靜寂,水波盪漾,幾隻水禽在在岸邊飛來飛去。

“什麼事,還巴巴地來這邊說?”曹顒見十六阿哥沉吟不語,笑著開口問道。

十六阿哥卻是冇有笑模樣,看著曹顒,皺眉道:“孚若,有件事兒不對頭,你心裡要有個數。”

曹顒聞言詫異,道:“十六爺,這是哪一齣?”

十六阿哥猶豫了一下,道:“昨兒派去你家的人,雖說打的是額孃的口號,但是你也當知道,我額娘是做不得主的。皇阿瑪同姨夫是總角之交,又念及先前老太君的情分,多關照些也不算什麼。奇就奇在太後那邊,不曉得有誰在太後麵前吹了風,她老人家好像是姨娘有所誤解……我額娘聽著她話音不對,心裡有些不放心,昨晚尋我,讓我轉告你,讓姨娘稱病,先彆往宮裡謝恩了!等太後消消氣,或是過了這陣再進宮也不遲。”

能有什麼誤解?

李氏行事循規蹈矩,冇有鬨出了不得的笑話,名聲甚好。

太後那邊,該不會是因李氏的身世,才心中惱怒的吧?

曹顒點了點頭,道:“嗯,曉得了,謝過娘娘與十六爺……”說到這裡,卻是想起昨兒聽初瑜說起,她們婆媳今兒就要進宮謝恩。

他忙掏出懷錶看了,已經是在辰正(上午十點)。

十六阿哥見他神情,道:“怎麼,姨母今兒就進宮了?

曹顒點了點頭,道:“看來要先到園子門口看看,母親進園子冇有。要是冇有的話,我騎馬回城,卻是真可好攔住。”

十六阿哥道:“如此最好。那咱們也彆耽擱了,這就去園子門口問問!

卻是剛好來遲一步,李氏與初瑜婆媳兩個已經進了園子。

李氏姓子柔弱,早年雖也進過宮,但是不過是以王嬪的親眷進的,很少接觸其他宮妃。

卻是不曉得太後這位老人家,會如何對李氏。

十六阿哥見曹顒臉上多了擔憂,拍了拍他的肩膀的:“你彆擔心,還有我呢。再說太後老人家不快雖不快,卻不會行是歹毒之舉。姨母是誥命,又不是後宮,最多一個冷臉子到頭了,不用放在心上。”

要是李氏身上冇有身世之謎,自然是如此,如今卻有些不保準了……*青溪書屋,康熙坐在案後,摸了摸自己的右手腕,直覺得痠疼難忍。

西北用兵,雖說派出的兩路人馬數量都不多,但仍是燒銀子。

康熙正想得跑身,就聽魏珠低聲道:“萬歲爺,奴婢奉命往太後宮去送吃食,出來時,遇到了進宮謝恩的曹夫人與和瑞郡主。”

“謝恩?”康熙沉吟了一下,起身道:“曉得了,難為你用心,走,過去瞧瞧去……”

(未完待續)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