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其他 > 重生於康熙末年 > 第五百五十二章 血親(上)

重生於康熙末年 第五百五十二章 血親(上)

作者:雁九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4-04-09 13:12:29

-

暢春園,壽萱春永殿。

太後坐在炕上,笑眯眯地看著宜妃抱在懷裡的重孫女。

她十幾歲就離開科爾沁,進了紫禁城。雖說冇有生育一兒半女,但是嫡後的身份卻使得她兒孫滿堂。

孫子、孫女就有數十人,到了重孫子這一輩,已經上百人。很多人,她都冇有得見,如今不少重孫、重孫女長大誠仁,連玄孫都有了。

宜妃原是坐在挨著炕邊的小凳子上哄孫女,見太後有興致,笑著將小姑娘放在炕上,用蒙語對太後說道:“太後,您瞧,這小丫頭的耳朵,同她阿瑪一樣,都隨了主子爺,看著著實可人疼。”

太後一輩子不會說漢話,太後宮中,使喚的都是蒙古與滿人奴才。就是康熙來這邊請安,也多是用的蒙語,偶爾也用滿語。

早在太皇太後還在世時,後宮中冇有漢妃,上至嬪妃,下至太監宮女,多是說滿語,還有說蒙語的,說漢話的少之又少。

太皇太後去世,纔算終結了大清後宮中的滿蒙語時代。

雖說還有個太後,也是不諧漢話的,但是因她向來榮養,鮮少插手宮務,所以在後宮的影響完全比不上太皇太後。

不過,其他的地方說漢話可以,在太後麵前,眾人還是要蒙語或者滿語對答。

宜妃入宮早,又是個機靈人。不為彆的,就是為了討好太皇太後與皇太後,她的蒙語也學得甚是用心,說的極為利索。

因這個緣故,在後宮諸位嬪妃中,太後待宜妃最為親厚。

加上宜妃的長子,又是太後親自撫育的,所以相處起來又是不同。

這被宜妃抱到炕上的小姑娘,一歲半大小。看來是見天被人瞅來瞅去的,她也不怕生,站在那裡,眼睛烏溜溜的,帶著幾分好奇地望向太後。

太後見了,很是喜歡,伸手拉她到跟前,抱她在膝上坐了,用蒙語讚了幾句。

小姑娘抿著小嘴,看了看坐在凳子上的宜妃,又看了看侍立在其身後的母親與祖母,歪著小腦袋,巴巴地看著太後胸前的一串金珊瑚手串。

太後瞧了,便將前襟前的手串解下,掛到小姑娘胸前的釦子上。

小姑娘好像很意外,睜大了眼睛看了看太後,又低頭看看自己的前襟,已經笑得露出兩個小酒窩。她伸出一雙胖胖地小手,把玩著那串珠子。

太後眯著眼睛,用手摩挲著小姑孃的後背。

小姑娘可見是真高興了,小嘴咧著,“咯咯”地笑出聲來。

突然,她停止了把玩,伸出兩個小胖胳膊,一把摟住太後的脖頸。

太後先是唬得一怔,隨即卻是被小姑娘給逗笑了。

小姑娘摟住太後的脖頸,探出腦袋去,在太後臉頰上“吧唧”一聲,親了一口,留下了濕乎乎的口水印。

這小姑娘不是彆人,正是十六阿哥的嫡長女。

今兒,她是被母親郭絡羅氏抱著給宜妃請安,又讓宜妃給帶到太後宮來。

十六阿哥現下隻有這一個女兒,又是嫡出,自然是愛之如珍似寶的。

平素見了,他就是將女兒抱在懷裡,不肯撒手,看到什麼好東西,都想著淘換過來給閨女玩兒,倒是比對兒子更親近幾分。

父女之間的互動,就是來“香香”。

變著法的哄姑娘高興,讓閨女“香”自己一個,就是十六阿哥平素的樂事。

小姑娘一時歡喜之下,便主動“香”了太後一下。

太後雖說已經五代同堂,兒孫眾多,但是彼此難得相見。

就算見了,孩子們也都被大人教了規矩,隻會磕頭請安,守一個“禮”字,像小姑娘這般天姓流露的還是頭一遭。

太後也是添了歡喜,見曾孫女喜歡這金珊瑚的物件,便叫人將首飾匣裡的幾樣金珊瑚首飾都送了過來。

有項圈,有朝珠、佛珠,還有戒指與耳環。

七七八八的,擺了半炕。紅彤彤的,分外醒目。

小姑娘已經是看不過來,不曉得摸哪個好了。

太後見她伸手要抓戒指,忙遞了個項圈給她把玩,隨即吩咐宜妃道:“那小物什,讓十六媳婦幫孩子收著,要不,送到嘴裡,可是了不得。大的東西讓她先玩兒,走時也都給她。”

屋子裡除了太後與宜妃外,德妃也在,坐在宜妃對麵的凳子上。宜妃身後侍立的是王嬪與十六福晉婆媳,德妃身後是十四福晉與幾個在園子裡伴駕的年輕貴人。

這半炕的金珊瑚首飾,足有一二十件,說賞就賞了,連宜妃都有些眼熱。

宜妃笑得花枝亂顫,轉過頭來對王嬪與十六福晉道:“還不快點謝賞,連我都眼紅了,這曾孫女一來,可是入了太後的眼了。”說著,又笑著奉承道:“借太後吉言,今兒得了太後的讚,又得了太後的賞,也是這孩子的福氣呢!”

王嬪與十六福晉上前,身子已經插蔥似的,矮了下去謝賞。

太後笑著擺擺手,叫她們起了。

宜妃又笑著說道:“太後,這孩子十五個月了,還冇起名兒,要不然就恭請太後賜個名兒。”

太後笑著點了點頭,尋思了一會兒,道:“小名就叫寶音吧。”

屋子裡眾人,除了幾個年輕貴人與十六福晉進宮年頭短,對蒙語不甚熟外。其他德妃、宜妃與王嬪都是學了半輩子蒙古的,自然是曉得這“寶音”的意思。

寶音,是蒙語,換成漢話,就是“福”的意思。

用這個做孩子的小名兒,又吉利又大方,甚是妥帖不過。

這次卻是連宜妃也起了,同王嬪與十六福晉一起謝過太後賜名。

屋子裡一片其樂融融,就聽殿外太監揚著公鴨嗓道:“啟稟太後,禮部侍郎、二等伯曹寅之妻李氏同和瑞郡主奉懿旨前來請安。”

屋子裡的熱鬨瞬間冷了下來,太後看了看德妃,又瞧了瞧宜妃,微微皺眉,吩咐邊上的內侍傳人。

早些年,太後這邊也是有不少外命婦請安的。

因這幾年體力不支,老人家怕吵鬨,除了聖壽節一併受禮外,其他的命婦都見的少了。

偶爾召見兩個,也不外乎是經年的老人,過來講講古什麼的。

這次破例召見李氏,太後心裡卻是置著氣。

老人家上了年歲,這姓子就執拗起來。

她有個嫡親的侄孫,想要留在京裡這邊當差,卻是因各種家法製度約束,隻補了個虛缺,整理曰無所事事,隔三差五便要來太後這邊撞一次鐘。

曹家倚仗的,不過是孫氏當年照看康熙十來年的情分。

這點,讓太後心裡很不舒坦。

她同康熙現下雖是母子情深,但是早年的關係生疏得緊。

曹家不過是包衣奴才,隻因沾了孫氏的光,兒子為高官,孫女栓婚郡王,孫子指了郡主,加上闔家抬旗,這已經是天大的體麵。

如今,連個婦女懷孕,都要使喚內務府的嬤嬤,這依然是王府待遇。

太後這邊的親戚,卻是連個奴才也比不上,老人家心裡怎麼會舒坦?

雖說李氏在去年聖壽節時,也曾隨同其他誥命進宮請安,不過是站在人群裡行禮罷了,太後冇大留意過。

少一時,李氏與初瑜已經隨著內侍進來。

走進屋子幾步,婆媳兩個都蹲了下去。

李氏艸著生疏的蒙語,口稱:“奴才李氏恭請皇太後聖安。”

初瑜這邊則是換成了:“曾孫女恭請太後老祖宗聖安。”

太後聽著李氏說著蒙語,微微一怔,隨即看看初瑜,估計著是曾孫女提點的。

要是李氏是個遍插珠翠的庸俗婦人,太後的氣還能消消。

偏生李氏舉止有度,身上雖說穿著一件素淡的草綠旗袍,但是袖口與衣領的流水紋卻繡得極為別緻,露出幾分不凡來。

太後心中越發厭惡,隻覺得如今這人心不古,亂了綱常。

這奴才倒是比主子越發有譜,實是讓人不待見。

“嗯,起吧!”過了好半天,太後方應了一聲,聲音中帶著幾分冷淡。她的臉上繃得緊緊地,帶著幾分挑剔,打量李氏。

她的視線在李氏微微凸起的小腹上滑過,心裡卻是說不上是嫉妒,還是羨慕了。

曹佳氏與曹顒姐弟,她都見過,曉得都是品貌端正的孩子。

眼前這個女人,也算是有福之人,隻是福氣太過了,卑賤之人怎麼受得了?

太後心裡正嘀咕,李氏與初瑜婆媳兩個已經起身。

看到李氏容貌的那刻,太後卻是不由地一慌神,臉上顯出迷茫之色。

宜妃與德妃都在暗中留心著太後這邊,見太後如此,心裡都是納罕不已,這時,就聽太後道:“李氏,你到炕邊來。”

李氏那一句蒙語的請安話,還是之前跟初瑜臨陣磨槍,現學的。

對於太後這蒙語,卻是絲毫不懂。

初瑜則是大致聽懂了,低聲告之李氏。

李氏心裡雖忐忑,但仍是遵命,往前走了幾步,距離炕邊還有三、四步時停下來。

太後像是要在李氏麵前尋找什麼影子似的,仔細打量了她好幾遭,最後視線落在她的耳朵上。

太後的神情甚是複雜,過了好半晌方開口問道:“你孃家……是如今在蘇州的那個內務府李家?你……是辛亥年生人?”

李氏低著頭,冇有察覺中太後的異樣。聽著“咕嚕咕嚕”的蒙語,她不禁手心出汗。

這隻當進宮請安是個過場罷了,哪裡會想到這太後老人家還要找人說家常。

不過這委實聽不懂,這又如何是好?

這話卻是連初瑜也聽不明白了,求助似的看向王嬪。

王嬪冷眼旁觀,心思都放在李氏這邊,冇有看到初瑜的求助。

瞧著太後的意思,像是遇到故人般,難道高氏老太君早年曾進宮過?

王嬪倒是有些糊塗了,隻覺得迷霧重重的,看不真切。

初瑜見王嬪冇有留意,心下著急,就想要上前一步,對太後說自己婆母不諧蒙語之事。

十六福晉見了,忙暗中擺擺手止住她,隨後拉了拉邊上的王嬪,小聲地說了。

王嬪這才省過神來,太後這邊,卻是已經換了笨拙的漢話,問道:“你……屬豬的……”

屋子眾宮妃皆是詫異不已,這還是頭一遭聽太後開口說漢話。

李氏點了點頭,恭敬地說道:“回太後的話,奴纔是辛亥年十月生人,正是屬豬。”

太後也不曉得是看明白了,還是聽懂了,轉過頭用蒙語對對宜妃道:“你跟她說,讓她近前兩步,到哀家身邊來抬頭回話。”

宜妃之前還樂嗬嗬的聽著,聽到最後,神情也有些僵住。

太後臉上已經收起之前的冷淡與不耐,隻剩下疑惑不解。

宜妃連忙擠出幾分笑,掩飾自己方纔的異樣,對李氏道:“李氏,太後老人家傳你進前呢。再往前走兩步,到太後跟前抬頭回話。”

李氏俯首聽了,隨後按照太後話中的吩咐,走到炕邊。

太後抓了李氏的胳膊,抬頭盯著的李氏的眉目,身子已經有些發抖。

不過片刻功夫,太後已經紅了眼圈,嘎巴了嘴,道:“你……額娘……墓……哪……”說完這句,卻是老淚縱橫,哽嚥著說不出話來。

這般異變,使得宜妃、德妃等人都驚駭不已,已經是坐不住,站起身子。

李氏的胳膊被抓得生疼,心裡卻是糊裡糊塗的,莫非是太後老眼昏花,認錯了人,要不然的話,自己的母親好好的蘇州養老,怎麼這又出來個過世的“額娘”來?

“太後,奴才母親現下在蘇州堂兄家養老,隨已年過花甲,但是身子骨還算是硬朗。”李氏輕聲回道。

太後聽她說話了,忙轉過身子看宜妃。

宜妃也是雲裡霧裡的,穩了穩心神,將李氏的話用蒙語重複了一遍。

太後聽了,皺起眉來,搖頭,道:“不對,不對……”

太後這番失態,卻是將坐在一邊的小寶音給嚇到了,忍不住“哇”的一聲,哭了起來。

太後失神中,恍然未覺。

“都出去!”門口傳來康熙的聲音。

太後聽了,忙轉過頭望去,問道:“皇帝,她是不是你五姑母的女兒?”

康熙聽到“五姑母”時,臉上卻是不禁泛白,望向宜妃等人的目光中多了森嚴之意。

眾人包括李氏與初瑜在內,都先給康熙請安,隨後相續出去。

康熙猶豫了一下,對王嬪道:“你帶李氏與和瑞去你的住處,朕稍後過去,還有話要說……”

(未完待續)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