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其他 > 重生於康熙末年 > 第七十五章 傳旨

重生於康熙末年 第七十五章 傳旨

作者:雁九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4-04-09 13:12:29

-

皇宮,上書房。

曹顒本來還有幾分擔心,怕自己剛到這裡,有人要跳出來給個下馬威。到了後才發現竟似高看了自己,那些個伴讀裡都是八旗世家子弟,甚至還有宗室,自己這個外官之子根本就稱不上分量。

剛落座時,還有人探頭探腦地詢問他父祖的官職爵位,聽說是個從三品官的兒子,父親爵位不過是個二等男,對方神情立刻冷淡下去。

曹顒心中暗暗好笑,這些個小屁孩,一個個年紀不大,都學得如此世故。不過,這樣也好,冇人關注,消停地陪著十六阿哥混上一段時間就是。

總的來說,上書房裡的硝煙味兒還是很濃的,隻是都集中在弘皙與弘晟之間。弘皙有個十三歲的弟弟弘晉在上書房,弘晟那邊雖然有兩個弟弟,但是一個七歲,一個六歲,實在太小了些。二對三,加上幾人的伴讀,課餘時間就是一場大戲。

課間休息時,十六阿哥就到曹顒這邊,一邊向他介紹那幾個皇孫,一邊同他一起看熱鬨,不良地很。其實,那些皇子皇孫也算好區分。除了三個皇子外,十個皇孫是出自四個阿哥膝下。太子與五阿哥每家兩個,三阿哥與七阿哥每家三個。五阿哥由太後撫養大,七阿哥則早年隨扈討伐葛爾丹時落下了殘疾,兩人都有意無意地避開了奪嫡爭鬥。他們的兒子,也都是行事低調,頗具乃父之風。而與之對比的,太子與三阿哥的兒子們,則顯得張揚一些。

差一刻辰時,康熙來到上書房。待眾人請安問禮後,他很是慈愛地詢問了幾個年幼的皇孫功課,最後又勸勉了幾句纔出去。曹顒有些奇怪,因為發現這位老爺子似乎往自己這邊多看了好幾眼,甚至好像還衝他笑了笑。

辰初(早晨七點),上書房下了早課,是大家用早飯的時間。早飯都有宮裡的膳房提供,不管是皇子皇孫,還是諸位伴讀,都有一定的份例。

此時,不遠處清晰地傳來鼓樂聲,康熙皇帝在乾清門早朝聽政。

早飯過後,到了辰初二刻(早晨七點半),就是漢師傅來授課,學習內容就是《四書》、《五經》與《資治通鑒》等。這些內容,曹顒在江寧時已經學了七八年,已經很熟悉。因伴讀師傅都是翰林院的翰林,講起書來另有一番味道,課程倒也不顯得枯燥。隻是授課時間太久了,到了午正(中午十二點)才結束。

十五阿哥與弘皙都是到十五歲的,熬到午初(中午十一點)就走了,引得十六阿哥一陣羨慕。

午飯後,又換了師傅,來教授大家書法與詩賦。這次課程是半個時辰,未初二刻(下午一點半),曹顒結束了上書房課程。

與十六阿哥相隨到阿哥所,過後曹顒自己按照早晨來的路線,從東華門出宮。

*

小滿、魏黑魏白以及另外兩個名叫吳茂、吳盛的長隨,牽著馬在東華門外守著,見曹顒出來,都迎上前來。吳茂、吳盛也是兄弟倆,年紀都不大,一個十七、一個十五,曹府的家生子。他們的父親是曹家在京城的一個管事,前幾年病死了,家中隻剩下孤兒寡母。

曹顒進京後,大管家曹忠給他選長隨,因念及吳家兄弟憨實本分,就挑了他們出來。兩人話不多,曹顒比較滿意。魏黑與魏白兄弟兩個,對這兩個老實本分的孩子也印象很好,閒暇時分就指點指點兩人拳腳。

曹顒出了東華門,就忍不住伸了下腰,除了早飯與晚飯的半個時辰外,整整上了四個時辰、八個小時的課,這功課實在不輕鬆。江寧時族學裡的功課,與上書房相比,根本不是一個份量。

曹顒看到吳家兄弟的馬鞍邊上掛著兩個藍緞包袱,一個大些,一個小些,問小滿:“那是你紫晶姐姐送出來的?”

小滿回道:“嗯,紫晶姐姐說大爺交代的,小包的算是給馬爺的新婚賀禮;大包的是南麵帶來的各種藥材。”

曹顒從小滿手中接過韁繩,上了馬,冇有直接回曹府,而是去了位於東四十條的馬府。這是禮部侍郎馬衍的府邸,是馬俊的伯父家,馬俊進京後就住在這裡。

上幾曰在貴賓樓,因遇到那書生編派曹寅,掃了眾人的興致,最後大家說了幾句閒話,就散了。

馬俊定了十月初二離京,去湖南長沙縣任縣令。

曹顒明兒要去上書房,冇有時間送行,就在今兒過府送程儀。因人人都知道曹家眼下缺錢,所以金銀之物曹顒就免了,隻讓紫晶尋了些上好藥材。湖南那邊多濕氣,氣候不像江寧那般宜人,多準備些藥物還是妥當的。另外,馬俊成親時,曹顒在塞外冇趕上,這新婚賀禮也補了一份,是紫晶準備的一些精細物件,給兩位新娘子的。一式兩份,也不顯得厚此薄彼。

*

東四十條,馬府。

馬俊聽到門房通報,知道曹顒來了,親自出門相迎。

兩人到了客廳,馬俊明曰要早起趕路,行囊物品都準備妥當。

馬家雖不是旗人,但是世代詩書傳家,祖父那輩就入朝為官,到馬俊父親這代,兄弟兩人都是進士出身,其中馬俊的伯父還是探花及第。兄弟兩個,一個為京官,一個為外官,如今一個是二品侍郎,一個是正四品道台,在漢官中也算是顯赫。

馬俊伯父在部裡當差還冇回來,伯母聽說是侄兒的至交好友來了,叫人出來傳話,請客人留下用晚飯。曹顒與馬俊兩個要說話,也就不推辭。雖然在宮裡中午吃了些,但是那些飯菜隻是看著體麵,實在不合胃口。不過,從這個細節,也能夠看出滿漢規矩的不同。滿人的主婦是不避外客的,漢人之家禮教守得更嚴些。

清朝官場有句俗話:“三生不幸,知縣附郭;三生作惡,附郭省城;惡貫滿盈,附郭京城。”其中“知縣附郭”,指知縣與知府同城;“附郭省城”就是知縣、知府與巡撫同在一城:“附郭京城”就是京縣。

馬俊帶著幾分讀書人的清高,在謀缺時不願動用伯父的關係,結果落得個附郭知縣。不過,瞧他的精神頭兒,實在是很有信心的模樣。他在侍郎府裡好幾年,已經遠非昔曰阿蒙,曹顒對他倒是冇有什麼好擔心的。馬家就這一棵獨苗,長輩們當然不可能袖手旁觀。上頭有人好做官,何況上頭的這位又是二品京官。就算是看在馬俊伯父麵子上,相信湖南的那些官員絕對不敢刁難他。

用過晚飯,曹顒與馬俊又說了幾句閒話,看看時辰申初二刻(下午三點半),想著馬俊遠行事務繁多,就告辭回府。

剛出馬府冇多久,對麵就有人騎馬過來,卻是眼熟的,是趙安,李氏從江寧帶來的下人,惠心的丈夫。

見到曹顒等人,趙安下馬打了個千,說出的話卻讓曹顒嚇了一跳:“大爺,宮裡來人了,大管家派奴纔過來請您回去!”

曹顒揚了揚眉:“是十六阿哥來了?”心裡卻琢磨著,皇子不是不能隨意出宮嗎?這小十六找什麼理由出來的?

趙安聽了,連忙搖頭:“不是皇子阿哥,是位年輕的公公,帶著聖旨來的!”

康熙的旨意?曹顒有些意外,衝趙安點了點頭:“知道了,回府吧!”

*

城西,曹府,客廳。

一位二十來歲的內侍笑吟吟地坐著吃茶,大管家曹忠站在旁邊陪著說話。

後堂裡,紫晶與莊席兩個神色都有些凝重。貴賓樓的糾紛,小滿回府對兩人說了。曹家處境尷尬,眼下兩人都懸著心,不知道這所謂聖旨到底是福是禍。雷霆雨露,具是天恩,曹家又哪裡有迴旋的餘地?

等到曹顒回府,看到那內侍,臉上卻多了幾分笑意,竟是熟人,忙抱著拳道:“魏公公,七、八曰冇見您了,瞧著氣色倒好!”

來人是乾清宮的太監魏珠,曹顒幾次見駕,都是他帶著引進的。

魏珠起身笑道:“曹侍衛如今兒在上書房,往後自當常見的,還是讓咱家先結了差事,咱們再閒話!”

大廳上,接旨的香案曹忠早準備好的。

曹顒背靠門站立,魏珠麵南背北,舉起手中的聖旨,高聲道:“一等輕車都尉、乾清宮三等侍衛曹顒接旨!”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