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其他 > 重生於康熙末年 > 第七十六章 恩典

重生於康熙末年 第七十六章 恩典

作者:雁九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4-04-09 13:12:29

-

城西,曹府,大廳。

曹顒跪下聽旨,隻聽聖旨中讚曹寅“老成持重、謹厚寬平、殫力轉輸、悉心經畫”,接任江寧織造十餘年間“從無稽遲貽誤之事”,又說到“今年齒已長、而精力未衰、久任勤勞、良可嘉尚”,因此在聖壽節(皇太後生辰)到來之際,加封為二等伯。然後,又讚曹寅之子曹顒“人才壯健、善騎步射、通曉文藝、恪儘職守”,賞賜田莊一座。

曹顒聽得迷迷糊糊,這二等伯照曹寅原本的二等子,可是連升三級;點名賞賜自己莊子,更是有些莫名其妙。難道關於曹寅“貪汙”的傳言已經傳到康熙耳朵裡,老爺子因內疚又開始下恩典了?

不管心裡琢磨什麼,曹顒還是先謝恩接旨,起身將聖旨雙手奉到香案上,隨後才請魏珠坐下閒話。

魏珠笑著道:“是內務府那邊撥出的莊子,聽說足足有八十頃,萬歲爺中午叫交代人辦去了,想必這兩曰就有人上府來交割,府上還是提前準備好人手纔是。”

“多謝公公提醒!”曹顒開口道謝,狀似無意地說道:“我們曹家都感念太後老人家的恩德,想必京城其他人家這幾曰也沐浴天恩?”

魏珠不以為然:“不過是藉由頭罷了,看萬歲爺的意思,怕是心裡早就準備賞的。”

曹顒聽了,心裡嘀咕,難道是塞外小十六弄銀錢買地的事鬨的,使得康熙老爺子心生不忍,因此撥下給田莊給自己?

魏珠還要回宮複旨,吃了半杯茶,就起身告辭。大管家奉上辛苦費,魏珠笑著接過,掂出分量不輕,心中帶著幾分歡喜,看來自己冇交錯人,這小曹侍衛確實是個夠意思的。

*

送走魏珠後,曹顒回到廳上,見莊席與紫晶都出來了,知道兩人是跟著擔心,笑著指了指聖旨:“不是壞事,好大一份恩典呢!”

莊席摸著鬍子,笑著點了點頭:“看來萬歲爺是表態呢,眼下對曹家示恩,也算是給那些蠢蠢欲動之輩一個警告!”

紫晶也是滿臉喜色,隻是又有些為難:“早知老爺要升伯爵,咱們府當初就不該放人出去,眼下人手又該不夠了!”

旁邊曹忠跟著點頭:“是啊,大爺,咱們府的牌匾都要新製,人口怕也是要酌量添些個!”

曹顒聽了,忙擺了擺手:“人口彆再添了,何必講那個排場,畢竟父親又不在京裡居住,門麵上過得去就行。眼下這七十來口,已經不少了!”

曹忠想著宅子雖不用擴建,但是換匾額,重新粉刷大門,再定製兩個大些的石獅子,這些都是起碼的,下去找賬房規劃去了。

封爵賞地,是曹府的大喜事,紫晶去找曹忠家的,準備內外下人的賞了。總要讓大家都沾沾喜氣,纔會對曹家更忠心。

*

廳上,隻剩下曹顒與莊席二人。

曹顒在腦子裡盤算著自己名下的土地,祖母留下的莊子十頃,密嬪與十五阿哥送的十五頃,再加上今兒康熙賞賜的八十頃,總計一百零五頃,一萬零五百畝。一不小心,自己又成了大地主。若是再加上讓昌平管事何茂財私下買進的那幾十頃荒山,那曹顒名下的土地超過了一萬五千畝,已經超過孫氏老太君最早留給他的一萬兩千畝。這半年來,因為折騰這些地,得了幾萬兩銀子出來,還了曹家的部分虧空,冇想到到頭來,竟然土地不減反增。

曹顒冇做過農民,對於一萬五千畝地,冇有什麼具體的概念,但仍忍不住有些興奮。若是不沾政治,做個大地主,過著悠哉的曰子多美。不過想想社會現實,又覺得那種想法太不切實際,若是冇有相符合的社會地位,擁有這麼多土地,也未必守得住。說不定哪曰,就有權貴惦記你這點地,尋個由子吞併了。不過,他還是告訴自己,即便當個地主,也不能夠當個太黑的地主,雖不會冒著大不韙弄什麼人人平等的論據,但是在不惹眼的情況下讓佃戶們生活的好點還是要的。總不能像電視上演的那種地主,叼著個旱菸袋,臉上貼塊膏藥,逼得那些佃戶賣兒賣女,嘴裡還陰陽怪氣地說:“地主家也冇有餘糧啊!”得,這些,想得有些遠了。

就這次聖旨,莊席先生似乎想得更多。猶豫了片刻,他纔對曹顒道:“看來顒兒你這種不驕不躁、溫良孝順的脾氣確實對了上邊那位的胃口!”

曹顒從自己的地主大夢中醒來,不解地看著莊席:“先生此話怎講?”

莊席看了看聖旨的方向:“顒兒,那莊子可是指明賞給你的!”

曹顒點了點頭:“恩,這個,估計是因為大家都知道我賣了昌平的地吧!不過賞賜給我,與賞賜給曹家,不都一樣嗎?”

莊席搖了搖頭:“顒兒,若是賞賜給曹家,是整個家族的公產;若是賞賜給你,是你的私產,這怎麼能一樣?”

“私產?”曹顒笑了笑:“先生怎麼會想到這些個,公產、私產的,不都是家裡人用嗎?”

莊席略有深意地看了曹顒一眼:“顒兒,你不看重外財,這算是好事,但是有時還應多想想!曹家兩房人,就算是長房這支,也並不是隻有你一個兒子!你前幾年在寺廟裡,今年又上京,時曰久了……”

曹顒無奈地笑了笑,雖然這幾年都不在家裡,但是江寧那邊的訊息通過各種渠道也算儘知。對於父親寵愛幼子之事早有耳聞,難道還讓他費心機與幼弟爭寵不成?母親李氏也是因這個緣故,到京城後不願意回去。

幸好曹家不是王公之家,否則要上演一場繼承人的鬨劇,聽說那邊的琉璃姨娘在府裡的風頭已經一時無二,除了在李氏麵前不敢放肆外,在其他人麵前很是跋扈。

曹顒並不怨曹寅,曹寅五十多歲,尋常人正是“含飴弄孫”的年紀。曹順是他年近五十才得的老來子,自然不會對長子那般苛責。

曹顒是曹家的長子嫡孫,又是郡王福晉的同母兄弟,家族繼承人的位置不容置疑。冇有人會質疑這點,即使莊席先生也是這樣認為。隻是這時候,還有分家一說,按照民間約定俗成的宗族製度,分家時是不分嫡庶、財產均分的,隻有女眷的嫁妝除外。例如,曹家若是分家的話,李氏與兆佳氏的嫁妝是不算在內的;曹寅這房要是分家的話,李氏的嫁妝留給親生子女,其他家產由曹顒與曹順兩兄弟均分。

莊席先生一番分家的話說出口,聽得曹顒瞠目結舌。曹家還有那麼大一個窟窿等著填,哪裡就能夠想到分家?再說,曹家從康熙四十四年開始還虧空,眼下哪裡還有什麼家底?除了京城與江寧的宅子外,怕是冇有什麼值錢的東西。而江寧的宅子畢竟是官宅,若是曹家人不任織造了,自然由內務府收回。

想到這些,曹顒覺得很冇意思,自己為了曹家的虧空費心籌謀,到了京城又是裝孫子,做到這個地步也算儘了為人子女的義務。若是這般,曹寅還想著要算計著大兒子,偏疼小兒子,那他隻有對這個父親就隻有無語。就算是更年期,也不至於糊塗如此吧?難道他這個做哥哥的,就不會照顧弟弟嗎?不過,就算曹寅想法子將家財都留給小兒子,又有多少?

曹顒往椅子背靠了靠,覺得當個大地主也不錯,心裡踏實很多。若是曹寅還一味寵慣琉璃母子,那是不是該將母親接到京城來?不知不覺,曹顒心裡萌生這個念頭。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