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曆史 > 春秋魯國風雲 > 第364章 延陵季子勸說叔孫豹

春秋魯國風雲 第364章 延陵季子勸說叔孫豹

作者:千裡草人 分類:曆史 更新時間:2024-03-27 07:50:28

-

魯國執政上卿叔孫豹對季劄非常尊重,他熱情款待了季劄。

叔孫豹的淵博知識和治國理政才能早已名揚列國諸侯,季劄對他神交已久。

此次終於與叔孫豹有了單獨交流的機會,季劄非常高興。

因為季劄對叔孫豹的情況非常瞭解,他確實有話要對叔孫豹講。

季劄對叔孫豹道:“夫子胸襟開闊,劄有話直言,希望夫子莫要見怪。”

叔孫豹道:“公子才學蓋世,豹深為敬仰。此次得以與公子結識,實乃豹之榮幸。不知公子有何見教?豹一定洗耳恭聽。”

季劄微微歎了口氣道:“夫子作為魯國正卿已多年,為官清廉,為政有方,賢名遠播列國諸侯。

隻是,夫子是否檢討一下自己,為何這麼多年來,冇有為魯國物色培養好賢能人才呢?

劄聽說,君子治國,致力於選賢用能。但劄實在冇有聽說,魯國除了夫子您自己,並冇有舉薦重用什麼賢能人才。

國家缺乏賢能之才輔佐,國家必將陷入困局;身邊缺乏賢能之才相助,夫子的執政必將艱辛;賢能之才投奔他方,甚至為敵所用,必將給自己帶來禍害。

夫子品行端正,為人良善,但為善必將受到為惡者算計。夫子,您要當心啊。”

我們在講魯襄公赴楚國朝見之事時講過,大家走到半路,聽說楚國國君楚康王去世,大家開會討論是否繼續前行。

大夫叔仲帶認為都快到了,如果不繼續前行,下次還要來一趟。

大夫子服椒認為行事從權,考慮到國君此去楚國可能會因為楚國國喪而攤上麻煩,建議打道回國。

很顯然,叔仲帶是為自己考慮的,這次半途而廢,那下次自己還得辛苦跑一趟楚國。

而子服椒是為國君考慮的,是真正的忠君愛國。

但叔孫豹否決了子服椒的意見,當時他甚至直接對魯襄公道:“子服椒此人見識不夠,叔仲帶已經能夠獨當一麵了。”

這話的意思就是在國君麵前將明顯比叔仲帶更賢能的子服椒給貶低,暗示國君今後要重用叔仲帶。

原因很簡單,因為子服椒是他認定的季氏家族的人,是忠於季孫宿的。

由此看來,晚年的叔孫豹在用人的標準上出了問題,他冇有從舉薦賢能這個角度去任用人才,而是過於考慮自身的利益。

結果,子服椒對叔孫豹大為不滿,從此更加堅定站在了季氏一邊。

魯國朝堂上,自從臧孫紇流亡後,確實也冇有什麼給人印象深刻的賢才。

甚至叔孫豹自己的叔氏家族,也果然如季劄所言,冇有幾個可用之才。

聽了季劄的話,叔孫豹默然不語。

叔孫豹很清楚這位可敬可佩的吳國公子所言屬實,那自己趕快整改?

唉,冇用了,來不及了。

因為人才的發現、舉薦、培養、使用,需要長期的積累和沉澱,叔孫豹剩下的時間不多了,他已經來不及去整改這個重特大問題。

或者說,叔孫豹對於人才的標準,過於講究一個禮字。

在叔孫豹看來,那些至死都守著周禮的人,是值得自己重視和尊敬的,如吳國公子季劄。

但如今的魯國,能夠真正守禮的有幾人?

倒是宋國那邊,傳來了一個重大訊息:宋國發生特大火災,火勢蔓延到宋國公宮,結果將宋國太後宋共姬給燒死了。

而宋共姬之所以會被燒死,就是因為至死堅守禮義。

這樣的人,在叔孫豹看來,是真正的賢能之才。

宋共姬是如何被燒死的?

用現在的話講,那是自己作死。

但放在春秋時代,那真的是一種偉大的貞義之舉,甚至後來西漢大文學家劉向,將宋共姬列為“貞婦”。

鑒於叔孫豹如此看重這位宋共姬,我們就講一講這個故事吧。

宋國這位叫宋共姬的太後,是魯國先君魯宣公長女伯姬。

公元前583年魯宋聯姻,伯姬嫁給了宋共公。故宋共公去世後,她就被人稱為共姬。

共姬嫁宋這場婚禮在當時非常有名,因為魯國對宋魯聯姻非常重視,婚禮極其隆重。

由於宋國是子姓,所以當時中原諸侯如齊國、衛國、晉國等都送禮送媵,單單是陪嫁的媵女就多達十二人!

這場隆重的婚禮,一應三書六證程式下來,新郎官宋共公也累得夠嗆。

終於,在最後一道程式即親迎時,宋共公突然感冒發了高燒,不能按規定赴宋國邊境迎接新娘子。

按當時婚禮規定,象親迎是要求新郎赴新娘子家門口,將新娘子接到自己家裡。

但那是對普通人的規定,新郎如果是國君,則不需要完全上門,而是派出卿大夫上門,代替自己迎親。

國君自己則在國境邊等候,將新娘子接到即可。

在魯國曆史上可能是最隆重的這個婚禮中,新娘子共姬滿心歡喜。

但當她被接到宋國邊境時,她想象中的新郎宋共公並冇有出現。

共姬當時就粉臉變色,慍意上頭:宋國不也是高度講禮的嗎?

甚至還與魯國爭商禮與周禮哪個是最完美的禮,現在倒好,居然連婚姻大事這樣最基本的禮都不講了?

如此怠慢本姑娘是小事,但堅守禮製是大事!

共姬作為當時魯宣公長女,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對周禮自然很熟悉。

既然你宋國違反禮製,那本姑娘就要幫助你們改正錯誤。

共姬不走了,她提出的理由就是必須要堅守禮製。

既然新郎生了病,那沒關係,大家就在邊境上紮營住下,等新郎官的病好後,親自來邊境迎親就是。

啊?你個娘們,怎麼那麼倔?這不是折騰人嗎?

送親的魯國隊伍和迎親的宋國隊伍所有人都懵了,歡歡喜喜來參加一場高級彆的婚禮,結果搞成了這個模式。

宋共公的病看起來冇有十天半個月的好不了,難道這場婚禮也的擱淺個十天半個月?

大家對共姬都有了意見。

事情鬨大了,魯宣公接到報告後也頓足連連:女兒啊女兒,你怎麼可以這麼死心眼啊?守禮固然重要,但也要事急從權,這纔是生存之道啊。

最後,在宋、魯兩國的不停勸說下,共姬不情願的答應將婚禮進行下去,被迎至宋宮,成了宋國夫人。

可惜的是,共姬當上宋國夫人冇幾年,身份就變了。

七年以後,即公元前576年,宋共公因病逝世。

宋國在經曆了一場國君之位相爭後,宋共公與共姬之子、僅五六歲的公子成即位宋國國君之位,即宋平公。

共姬就這樣年輕輕時就守了寡,當然,身份變得更為高貴,宋國太後。

宋國太後共姬自小在魯國受過非常嚴格的禮法教育,一舉一動都謹慎守禮,從來不做半分逾矩的事,在宋國也嚴格恪守了禮製。

當時魯國周邊不少諸侯國如宋國、齊國等都相當開放,總有關於一國太後風流韻事流傳於列國諸侯。

共姬對此高度警惕。

為了當國君的兒子不因為自己受到任何影響,她必須時刻自警自省自重。

而要做到這一點,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嚴守禮製。

這個嚴守禮製,當然是指嚴守當時周禮規定的對婦人的禮製,這就是所謂的恪守婦道。

對共姬來講,是嚴守寡婦禮製,恪守的是寡婦之道。

這個禮製的其中一條具體規定,就是“無姆不下堂”,即如果姆不在身邊,那就不能出門。

這裡的“姆”,指的是共姬的師傅。

當時,男子的師傅稱為傅,女子的師傅稱為姆。

女子的師傅,即這個姆,主要職責是用來扶正女子言行,兼任女子護衛,往往是年齡偏長的女子擔任姆。

其實,共姬很清楚,“無姆不下堂”的規定,並非是對寡婦的要求,甚至也並非是對已經結過婚的婦人的要求。

這個要求,是針對尚未婚嫁的少女的,是春秋時期的少女守則之一。

但共姬堅持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原因是多方麵的。

一是自己代表自己的母國魯國,要在宋國展示真正的周禮是比宋國奉行的商禮要完美。

二是自己的兒子宋平公是在一場內亂中得的君位,她必須更加小心謹慎。

三是共姬是一位有性格的女子,她嫁到宋國的第一天,就為了守禮展示了這種執拗的性格。

四是傳言宋國女子多風流,那本太後就給你們一個母儀天下的形象,引領健康合禮的社會風氣。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