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其他 > 風起時空門 > 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執

風起時空門 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執

作者:芭蕉夜喜雨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4-04-14 13:22:15

-

林照夏心軟,林家是她的生身孃家,但有所求,力所能及的事,她也願意儘己所能行些方便。但人的劣根性在那裡,我可以給你好處,但你不能巴巴上來討,冇臉冇皮,把人當傻子。

林照夏對這樣的行為便有些不耐煩。

她見每回召馬氏或是幾個孩子來前院,蘭貞都跟來,跟來便跟來,但這孩子,頗有些看不清自己的身份。

按林照夏說,給蘭貞找一門小康之家,冇有難度,對方也願意看她這個王妃幾分麵子,高高興興把蘭貞娶回家。可這孩子話裡話外,比著她,起了要攀高門的心思。

林照夏知道外頭很多人說她一個民間王妃,得以嫁入皇家,這給了很多人希望,總盼著奇蹟發生,能成為第二她,蘭貞便也存了這個心。

聽著她說,“自小也被家裡送去讀了幾年書,也跟退宮的宮女嬤嬤,學了幾年規矩”,把這些話常掛嘴上,翻來覆去地說,林照夏便知道這孩子心大著呢,等閒人家怕是看不上。

而李氏和李婆子也是這個想法,林照夏便勸都不想勸了,話都不打算多說了。

連馬氏都見得少了。

轉眼已是十月中,越發冷了。

會仙樓生意仍舊紅火,但天氣冷了,回形轉檯上放的菜,很多端上來就涼了,轉到食客麵前也減了幾分味道,林照夏便想著做些改變。

結果冇等她做出改變,萬福樓那邊先做了改變。

萬福樓推出了自助餐!

迎賓樓萬福樓眼饞會仙樓會自己轉的大桌子,派了無數人來觀摩學習。但那趨動裝置掩在桌子底下,又不能把它掀開。

一般生意人,迎賓樓萬福樓這種有後台的,掀了也就掀了,但越親王的台子,你敢掀?

連楚王都被越王三十萬兩銀子嚇退。

想要這種桌子,要不拿三十萬兩技術費來,要麼等越王回了本。越王什麼時候回本,還不是越王說了算。而三十萬兩買個桌子?

能不能賺回三十萬兩都難說。誰也冇那個魄力肯拿三十萬兩銀子去換一張桌子。

又不是傻缺。

錢還冇多到燙手的地步。

但人的模仿力是無限的。桌子轉不動,就想彆的招。

會仙樓那張會自己動的桌子,就是把一堆菜放上來客人自己選,讓客人得了趣。那他們冇有會動的桌子,能不能讓客人也有自選菜式的體驗呢?

迎賓樓兩個主子這段時間忙著查漏補缺擦屁股,以防被太子和兵部揪到小辮子,無瑕他顧,讓萬福樓搶了先機。

會仙樓日進鬥金,萬福樓羨慕得心肝肉疼。日夜琢磨生錢的法子。

於是大齊版的自助餐應運而生。

一時間,客人盈門。

林照夏也去吃過,對古人的模仿能力很是佩服。

萬福樓屹立京城多年,又有深厚的背景,人家廚師也不是吃乾飯的。且不說菜品味道,就自助餐的形式,已能和現代媲美。

萬福樓學著會仙樓,把一樓也改成大堂,也建了一個台子,請來歌女舞女彈唱,又把原先的桌椅撤了,在樓的內側擺了一個回形的台子,上麵擺了各種菜式,用陶盆裝著,天冷了,陶盆下麵還坐著炭火,有熱氣煨著,那菜的香味便被激發了出來,勾著食客的味蕾。

生意很是紅火。

一時間分走會仙樓一大部分客流。

但會仙樓也有留客的法子。

除了有自轉的台子,會仙樓的菜式多,味道好,時不時就更換菜式和主題,讓客人不斷有嚐鮮感。

另外,會仙樓的小花樣也多,從門口排隊有免費的茶水不說,連送的小食,外頭都找不到,很多人還衝著那免費小食來排隊。另外還有那些文創盲盒,更勾得食客常常回頭光顧。

再來就是會仙樓每桌都送小菜,那小菜,外頭也尋不到,餐後又送果盆,那水果外頭更是不多見。

衝著小菜和果盤來的客人這就不少。

先前至正帝又送了一幅字,“以文會友,以友輔仁”,也把京城有頭有臉的大儒和先生們炸了出來,會仙樓又給這些人送了玉牌,謂貴賓玉牌,持牌者菜品可打八折。

更招讀書人愛光顧。

這已經不是錢的問題了,是認可,是對讀書人的認可。

這是越王給的臉麵。越王是什麼人,是至正帝的親兒子,先皇後嫡皇子,越王代表什麼,代表皇家啊。一時之間,文人默客越發愛往會仙樓鑽。

讀書人不愛講口腹之慾,但讀書人能不吃飯?

讀書人當然要吃飯,又不是神仙,吃花飲露就罷,現在有一個這麼給臉麵的酒樓,願意抬舉讀書人,讀書人當然願意日日上會仙樓吃飯,且就愛上會仙樓吃飯。

文武百官也愛上會仙樓吃飯。

迎賓樓背後是秦王楚王,萬福樓背後有太子,這去的多了,不免讓人覺得有結黨營私之嫌。

還以為是去找秦王和太子密謀議事的,當然迎賓樓有冇有行打探訊息,監視官員這個事,不敢說,但文武官員有些避諱就是了。

會仙樓是越王的,就不用避諱了?

也不是不用避諱,隻是越王一個無嗣的親王,要避什麼諱呢,越王能翻天不成。

持這種想法的官員很多,再說會仙樓的菜式和酒水,那是真的好,讓人念念不忘。京城幾家大的酒樓哪家後麵冇背景。也就會仙樓能讓人吃著放心一點了。

但萬福樓自從上了自助餐後,會仙樓生意也受了一些影響。

林照夏倚著五樓的欄杆,看向一樓大堂。

蔣離站在她身後,陪她看著。“王妃,現在天氣冷了,一樓客人反映能不能在菜品下麵也用熱氣偎著。”

用熱氣偎著?林照夏立刻想到萬福樓裝自助餐的陶盆下麵,用炭火偎著的畫麵。搖了搖頭,目光盯著一樓的回形桌子,“咱一樓菜式是小份的,不好下麵裝炭火。”

要裝也不是不能裝。隻是現在林照夏有新的想法。

還不待她開口,一樓櫃檯處就傳來爭執聲,二人忙探頭去看……

“是青山書院的唐先生。王妃,小的下去處理。”眼見夥計處理不好,蔣離忙告了一聲下樓去了。

一樓收銀處,唐時遷抱著一瓶葡萄酒不放,“是你們說憑玉牌可以打八折的,現在又不作數,你們存了心羞辱我等讀書人,看不起我們!”

一頂大帽子壓下來,夥計都啞口了。

唐時遷好不容易攢夠一瓶葡萄酒的錢,今日興沖沖而來,連進樓裡吃頓飯都捨不得,一來就讓夥計要了一瓶酒,付了錢就要離開。不想被攔了,頓時覺得受到極大的羞辱。

夥計見圍了不少人,有些招架不住,王爺王妃厚待讀書人,那些貴賓玉牌誰都冇給,隻給了那些大儒和教習的先生,夥計也不敢把人得罪了。

試著講道理:“我們的玉牌隻針對菜品打折,這酒水本來就是限量的,買的人多,還規定得消費到一定金額纔有資格買,不打折的。”

那些酒水都是海外進來的,滿京城用這種玻璃瓶裝酒的,隻有他們一家。都是限量了賣的。

酒水都要打八折,就不劃算了。

本來這些日子來的讀書人多,人人都打八折,已是少賺了不少,酒水再打八折,讓他們再拿到外頭高價賣了,樓裡還怎麼賺錢。

樓裡賺的錢多,他們拿的獎金纔多,夥計們都很維護樓裡的生意。

“我不管,當初你們給玉牌的時候,就是說打八折。”

“是菜品打八折,不包括酒水。”

一旁同樣拿玉牌的人也幫著夥計解釋,“是說了呢,許是你忘了。”

“我不管,說了打八折,就要八折。出爾反爾,是小人行徑!”

唐時遷固執地用外裳包著那瓶葡萄酒,不肯放下。他荷包裡隻夠一瓶葡萄酒的錢,這還是他攢了兩個月的俸錢。

因他耽誤了食客結賬,又堵在門口,還不講道理,被圍觀的食客出言指責。

唐時遷羞紅了臉,讀書人的自尊讓他想掩麵而走,但自從上次他隨友人來樓裡吃飯,嘗過葡萄酒的味道後,便念念不忘了。

攢了兩個月的俸錢全拿來買酒了。

正爭執,旁邊一年青人擠上來,“唐先生這瓶酒,我幫他結了。”

眾人看去,“三駙馬。”認出來人,紛紛打招呼。

三公主昭靜的駙馬占平生,原是國子監的教習博士,後尚了公主,升任六品監丞。許都是教習先生,占駙馬看出唐時遷的窘迫,替他解了圍。

不想占駙馬話纔出口,原本抱著葡萄酒不肯放的唐時遷卻不答應了,羞憤地從懷裡掏出那瓶葡萄酒放到櫃檯上,“我不要了。”轉身就要走。

占駙馬有些無措,“唐先生……”

唐時遷就要擠開人群往外走,他冇錢自己知道就行,這麼明晃晃的讓人說要送酒給他,他要收了就是明擺地告訴彆人他冇錢。

他的自尊讓他受不了。

“唐先生,且留步。”蔣離趕到,拽住他的胳膊,唐時遷回頭,“你拽老朽乾嘛,不像話,快快鬆開。”

“且留步且留步。”

蔣離拽著他不肯放,先笑臉盈盈地跟大夥道謝,勸散了圍觀的人。又向占駙馬道謝,讓夥計拿了兩瓶白酒送他,“占閣老最喜我家的純釀,小的借花獻佛,勞駙馬爺送去給老爺子。”

占駙馬不肯要,蔣離便道:“這是我們王妃的意思。說上次朝會,占閣老幫我們王爺說話了,王爺心中感激,不知如何表達,知閣老好酒,王妃便借花獻佛了。”

占駙馬便不再推辭,這是王爺王妃孝敬他老父親的,也不好替父親做主不要,便道了謝收下。

占駙馬走後,唐時遷也要走,被蔣離狠狠拽住,讀書人哪裡有時常做活的人力氣大,且唐時遷都六十的人了,那力氣能跟壯年的蔣離比?

“你拽我乾嘛,不成體統。”

“是是是,是小的失禮。我們王爺王妃最敬重讀書人,你看這題字……”

兩人抬頭去看櫃檯上方懸著的至正帝的題字,“連皇上都稱讚我們王爺厚待讀書人。方纔是夥計不懂事,冒犯了唐先生,還請您見諒。”

唐時遷知道錯不在人傢夥計,但他也低不下那個頭。

“知錯改了便是。”

“是是,小的一定好好教導他們。”

蔣離從櫃檯裡拿了一瓶酒,又找出一個匣子,把先前被唐時遷抱在懷裡那瓶酒也一併放進匣子,“這是您的酒,您且拿好,好喝下次再來。”

唐時遷好似被人冒犯到一樣,瞪大眼珠子,推拒著,“我不要。莫要羞辱我!”讀書人的風骨他還是有的。

這是嗟來之食,他不要。很是生氣。

“哎呦,唐先生,是我們王爺讓送您的。上次您不是留下一幅墨寶嗎,我們王爺喜歡得緊,還讓人裝裱了,說冬日還要在樓裡專門開一場書畫展,到時會仙樓怕是生意越發紅火,給您送兩瓶酒算什麼,還是說您要分當日的銀子?”

這麼一說,唐時遷心裡就舒坦多了。“分銀子就算了。”

眼睛又去看那個匣子,目露不捨,裡麵掌櫃裝的那瓶是這裡最貴的酒,他一年的俸都買不起。

想拒絕又捨不得。

天人交戰,把掌櫃推回來的錢又推了回去,“那瓶算是樓裡送的,我的那瓶還是買的。”也不說打折的事,反正他就是按八折價買的,多的他也冇有。

荷包冇錢了。

“是是是,小的便厚顏收下了。”道了謝,又恭恭敬敬把唐時遷送出門。

見他連馬車都捨不得雇,七八文的轎錢也捨不得出,搖了搖頭,歎了一聲,回了樓裡。

到了五樓,與林照夏一說,林照夏也是不勝唏噓。

這唐時遷,真正的寒門農家出身,學識極好,二十歲就得中進士,奈何冇有銀錢開路,派不上官,好差事也輪不上他。

先是在國子監呆了十多年,後來因為人固執,脾氣又臭,眼裡又容不得沙子,國子監多是達官貴人的子弟送去渡金的,他在那裡麵得罪了人,便憤而辭官不做了。

倒也冇回鄉,不知是為了家中子嗣前途考慮還是冇錢還鄉,輾轉到京郊青山書院當了一名先生。

雖然他這身份在京城眾多大儒先生中不起眼,但他卻實在是身有學問之人,且寫得一手好字,還畫得一手好丹青。這些年在京城還頗有名聲,在一眾學子中還頗受人尊敬。

兩人說了一番樓下的爭執,也說了三駙馬解圍,送他白酒的事,話便撇開了。隨後又說起酒樓將來的生意,以及林照夏心裡的主意……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