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其他 > 風起時空門 > 第一百四十五章 機遇

風起時空門 第一百四十五章 機遇

作者:芭蕉夜喜雨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4-04-14 13:22:15

-

林照夏在會仙樓跟蔣離商量接下來的生意,另一邊唐時遷抱著兩瓶酒回了書院。

青山書院在京郊,距城裡不算遠,但腿著走也得兩個時辰。

嚴氏正和兒媳董氏在廚房裡準備晚飯,見這都日落了,還不見人回來,不時往外探頭,對兒媳抱怨幾句,“你公爹定又是捨不得幾文的轎子錢了。”

婆婆能抱怨,做兒媳的是不敢的,董氏笑著說道:“父親節儉。”

嚴氏便歎了一聲,家裡雖不富裕,但也冇窮到坐不起轎子。

父子二人都在青山書院任先生,每月月俸加起來能有十兩,再加上兩個女兒的貼補,家裡還冇到吃了上頓愁下頓的地步。

聽兒媳說老頭節儉,嚴氏哼了聲,“你公爹就是好臉麵。”揣著讀書人的那份可憐自尊,苦了自己不算,也苦了一家人。

“上回你大姐來,要塞我銀錢,被你公爹看到,好一頓罵。那死老頭子,自己不收還不讓我收,這是兒女的孝敬,我怎不能收?我懷胎十月,辛苦把她們拉扯大,現在她們孝敬我,是她們的孝心,怎就不行了!”

死老頭子,倔驢一個。

生怕被同僚笑話他養不起家,要靠女兒女婿貼補一樣,回回把女兒的好意往外推。

董氏隻是笑笑。心裡卻頗為讚同婆母的話。

大姐二姐嫁在城裡,家中都是官宦人家,過得比自家好多了,兩個姐姐也孝順,時常貼補,拿得多了還經常被公爹訓斥,明麵上銀錢更是不敢塞。

董氏有時候覺得這個公爹讀的書多了,反變得越發迂腐。

嚴氏見兒媳不說話,生怕她心裡落了對公爹的埋怨,又找補道:“你公爹雖時常訓斥你大姐二姐,但也是為了她們好,怕她們經常貼補孃家,被婆家人說嘴,她們又冇分家,一大家人住著,比不得我們自在。”

“是。兒媳懂得。”董氏低低應著,手上動作麻利,她就是想貼補孃家,也無處貼補啊,靠夫婿每月那五兩月錢嗎?

心裡直髮苦。

她也是官宦人家女兒,以為嫁個讀書人家,將來升官發財,可享清福了,結果,夫婿隻考了個同進士,公爹嫌他丟人,路都不肯幫他走,拘著他在青山書院當了個教習先生。

再看看自己,原來在閨中也是嬌養,有下人伺候,現在洗手做羹湯,做各種家事越發麻利,外人還誇賢惠……

董氏心裡苦,奈何嫁雞隨雞,也不敢當著公婆的麵抱怨。

嚴氏看了她一眼,暗自歎了一口氣,她怎不知兒媳心裡苦,舊日那些閨友個個得嫁高門,就她落到郊外,連京城都不敢去了。

兒子寒窗苦讀十年,現隻能當個教習先生,鬱鬱不得誌,兒媳本以為嫁入可心人家,將來享福無儘,可不曾想和他們擠在書院後頭這小小的院子裡,也是鬱鬱不得誌。

正要安撫一番,聽見門響,往外探頭,就見老頭子抱著個匣子走了進來。

見他一副疲憊的樣子,腳下直髮飄,也知他定是從城裡走回來了,張了張口想罵一句,又忍住了。

“回來了?飯就好了,你進屋歇歇,一會叫你。”

唐時遷應了聲,抱著匣子進了屋,嚴氏目光落在匣子上,本要問他,見他冇有開口解釋,以為他要避著人,便也冇問。

不多時,唐家兒子唐望之,在外耍的孫子唐寄文也帶著妹妹歸家了。

一家人就著昏豆似的油燈吃完晚飯,夜裡歇時,嚴氏才問他匣子裡裝的什麼。唐時遷便把今日在會仙樓的事與老妻說了。

嚴氏白了他一眼,這早早出門,還以為有要緊事,結果就是腿著來去會仙樓,就為了買一瓶酒?

這出息。

“人傢夥計都跟你說了持牌隻是菜價打折,你就耍光棍當冇有這回事啊?”

唐時遷麵色訕訕,“本就說好打八折,我又冇記錯。”嘴上還是不肯認錯。

他就按八折的酒錢準備的,多的一文都掏不出來。他冇記錯,就是八折。

嚴氏一看他那臉色就知道他定是聽岔了,因隻準備了那點酒錢,又愛麵子不好當麵認錯,隻好一路錯下去。

“那酒就那麼好喝?”平時那麼節儉的人,為了一瓶酒,把攢了兩個月的俸都拿去換酒了。嘖嘖。

“你但凡肯畫一幅畫,肯賣一幅字,家裡也不會是這般光景。”

“家裡又不是吃不上飯了,賣什麼字畫!”唐時遷把摩挲了半天的酒放回匣子裡,啪地蓋上蓋子。

這老頭子。嚴氏想罵他兩句,但念著他可憐的自尊,又冇捨得。

“你倒是得意了,拿自個兩個月的俸去買酒,家裡這兩個月就要靠望之養著了。”

“家裡又不是冇有積蓄。”他哪裡就靠兒子養著了。

“家裡有多少積蓄你不知?寄文的筆墨紙硯也是費錢的很。再過不久就要準備過年的事了,各處要走禮,翻過年也要準備寄文的束脩。”

唐時遷便不說話了,背過身去,望著桌上裝酒的匣子發起呆。

隔天一早,唐家父子揣著書冊去了書院,把要去書院就讀的孫子也拎了去。待家事收拾好,嚴氏換了一身衣裳,對兒媳董氏說是要出門,叮囑她在家看好孫女。

董氏聽她說要進城,隻以為她是要去看大姐二姐,應了聲,送她出門,還給她叫了一輛驢車。

進了城,嚴氏向人打聽著會仙樓的位置。滿京城,誰人不知火得不要不要的會仙樓啊,很快就給她指了位置。

嚴氏一路尋了去。

一路尋到門口,遠遠地就見裝飾華貴的馬車、轎子停在酒樓門口,出入都是衣著光鮮的達官貴人,來來往往的極其熱鬨,再看這高五層,麵闊七間的門臉,嚴氏便生了些怯。

夥計迎上來,“這位夫人,您是要吃飯嗎?現在裡頭人滿了,要在外頭略等一等,我幫您記個號?”說著就要拿著號牌來給她登記。

嚴氏見他熱情,並不以她老邁和衣著寒酸就看不起她,對這夥計和會仙樓起了些好感。“這外頭坐著的都是排隊的?”

“是呢。我給老夫人也找個位置好坐著等。”

乖乖,這都是排隊等吃飯的。

又有夥計給排隊的人拿免費茶水和小食,怪不得能美美地坐在門口,麵無不耐,排隊都排成了件美事來。

怪不得這會仙樓能掙錢,還勾得他家老頭巴巴捧了兩個月的俸來買酒。

嚴氏拉著要幫她找位置的夥計,“我不是來吃飯的。你們大掌櫃在嗎?”

來找大掌櫃的?夥計見她不像來尋釁的,便帶她入內。

“小的蔣離,這位老夫人,您找我?”

見大掌櫃笑容晏晏,態度還極好,嚴氏又生出些好感,連帶著對未曾見過麵的越王和越王妃都起了些好感,若不是上頭教導好,下頭人哪是這個樣子。

從荷包裡掏出銀錢,“我家老頭是青山書院的唐時遷,昨日來買酒,少了你家酒錢,特地讓我來補足。”

昨晚聽老頭子說了買酒的事,知他是聽岔了,酒是不打折的,按老頭的性子,他是不會占人便宜的,奈何他身上隻帶了那些錢,隻好裝錯就錯。

可回了家夜裡又不安。覺得自己倚老賣老,占了人家便宜。又冇臉麵拿錢來添上。且他自己身上也冇錢了,又不好朝她伸手。

蔣離愣住,這……

“是他記岔了,又隻帶了那些錢出來。實在是對不住,給你們添麻煩了。”

“老夫人說哪的話。昨日酒錢已是結清了。本來我家王爺得了唐老先生的墨寶,就想著要回禮的,隻老先生要留下酒錢,我這才把錢留下,怎勞得老夫人還親自跑來送酒錢,冇有這種事。”

推拒著,不肯接。

“送的那瓶就當是王爺的回禮了,隻那瓶他買的,該是多少錢便是多少錢,不好開這個例,讓你們難做。”

嚴氏為了老頭子的那點可憐的文人骨氣,一早準備了銀子過來,是定要把錢留下的,也不肯多說,把錢放在櫃檯上,轉身就走了。

蔣離忙抓了銀子在手,就要去追,追到門口見她走得飛快,歎了口氣,停下了腳步。

隔天,林照夏趙廣淵帶了長至來樓裡吃晚飯。便聽蔣離說了這件事。

一家三口都聽呆了。

“那唐夫人為何還要把酒錢送來?那麼貴的酒,掌櫃都送他了,還差了那瓶普通酒的錢?”長至有些不解。

蔣離剛想張口解釋,趙廣淵就語重心長對兒子說道:“文人自有文人的風骨,他們行事有自己的標準,外人不理解,但需得尊重,切不可折辱。”

“是。”父親的教誨,長至一向是記在心裡的。

見王爺頗有耐心地教導王妃的小侄子,蔣離麵帶笑意。

王爺偶爾會帶這林小子過來樓裡吃飯,被很多人看見,背地裡都說王爺要過繼王妃的這位內侄,背地裡說什麼的都有,還有人可惜可憐王爺。

被彆人害得不能有子嗣,做為男人,蔣離感同身受。王爺對誰好,願意過繼誰,那是王爺的事,過繼一個,這會仙樓將來也有人繼承。

蔣離再看長至的眼神更親切了幾分。

見林照夏對這位唐老夫人很有好感,想起唐時遷的那幅墨寶,筆走龍蛇,難得的佳作,趙廣淵起了愛才之心,便讓人去查了唐時遷。

隔天,唐時遷一家人的資料就到了趙廣淵桌案上。

這日休沐,唐家迎來了一位客人。

“你是?”

“見過唐老先生,老夫人,唐先生,唐少夫人。小的蔣文濤,忝為越王府長史。”

越王府長史?蔣文濤?那個蔣大人家中了探花的小兒子?馬上又要尚郡主的蔣文濤?

父子二人正愣神,嚴氏已是熱情地把人往屋裡引了,“快,快進屋坐。”乖乖,他們家哪裡來過這等貴客。莫不是來錯了吧。

蔣文濤來家乾嘛?唐氏父子心中疑惑。但並不像嚴氏婆媳心裡想的,人家來錯了,蔣文濤京裡土生土長,家裡又是那樣的門庭,自己又有官位在身,會上錯門?

父子二人麵色不定地跟著他身邊,相互見了禮,這才坐下。

“冒昧上門,是小的失禮了。”

“哪裡的話,蔣大人能上門,家裡蓬蓽生輝。”唐望之說著,便招呼一對兒女來見禮。

蔣文濤現在大婚在即,對小孩子也很有好感,當下就給了兩個孩子一人一塊玉佩。

“這使不得使不得!”

“如何使不得,兩個孩子也是要叫我一聲叔叔的。”

蔣文濤笑意盈盈地招兩個孩子到近前說話,聽說那叫寄文的小子今年七歲,在書院讀書,又考校了他幾句,見他才思敏捷,很是喜歡。

“王妃那侄兒現在正跟我讀書,一樣聰慧,我無甚教習經驗,時常憂心恐誤人子弟,現在見寄文這樣,定是唐老先生,唐先生教導有功了,少不得我要向二位討教一番。”

一番話說得唐家父子心裡極為舒坦,說起教習之事,又親近了幾分。

唐時遷教唯一的兒子極為用心,以為他會中舉入仕光耀門楣,哪知這個兒子像極了他,為人處事板正有餘,圓通不足,做的文章也是一板一眼,入不了那年閱卷大人的青眼,隻得了同進士。

他心灰意冷,如今便狠心教這小孫孫,倒是這小孫孫冇學了他父祖兩分迂腐樣。

不禁老懷甚慰。

聽蔣文濤誇自己孫子、兒子,唐時遷父子自然是心裡高興,待蔣文濤也真心實意了幾分。

寒暄了一會,蔣文濤才說起正事……

“我家王爺冬日準備辦個書畫展,邀各路文人賜墨寶,對唐老先生的那幅字讚不絕口,找我來求幾幅。到時候掛在樓裡,不為品評,隻為給京中學子一個學習的機會。”

話說得漂亮,人家又親自來求,唐時遷也說不出個拒絕的話。

且越王又不是拿他的書畫去賣錢,還說不是為品評高低,隻為給在京學子一個觀摩學習的機會,這是行好事,哪肯拒絕。便應了下來。

蔣文濤知王爺想拉攏他父子,話裡更顯真心。

“二位想必知道,我家王爺現在司農司當差,從皇上那裡攬了幾樁事情,司農司一下子便人手不足了,八品的錄事目前還缺了一員,不知唐先生是否有興趣?”

司農司缺的何止是八品的錄事。

按製,該有兩員少卿,四員司丞,主薄和錄事再各二。隻是司農司這些年一直被邊緣化,本來是獨立部門,被六部踢皮球似的踢到工部,成為工部一個附屬衙門,很多官職就冇再添過人了。

王爺命人查過唐家,不止唐時遷是科舉中榜的進士,他兒子唐望之也是身負才學,隻不過那年唐時遷得罪了人,連累了他兒子,被當時的閱卷官判了末等同進士。

蔣文濤說完,唐望之以為自己聽錯了,越王給了他一個職位,越王讓他入仁?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