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曆史 > 明生傳 > 第136章 家書

明生傳 第136章 家書

作者:庸石君 分類:曆史 更新時間:2024-03-16 00:15:30

-

[]

花果山花果寨。

也即後世的嵊泗列島花鳥島,因為明生的惡趣味而改名花果山,此島麵積僅三十三畝,也冇什麼開發的餘地,故此隻在一地域狹窄處修築了一座堡壘。

堡壘長寬百餘丈,南北兩側都是U形海灣,俱可停船,駐紮一哨人馬,百十戶人家,都以打魚為生,軍民皆有老將周飛統領。

此島雖小,卻是四海商社的命脈,江南商品由此流出海外,海外貨物由此流入江南,無一不在花果山停駐,與之往來的商人高達二十餘家。

可駐守的軍兵僅有一哨人馬,不足百人,算上漁民壯丁,也僅達百五十餘人,明生一直打算在此處增兵,可惜步子邁的太大,不是北上,就是南下,至今也未成行。

好在牛頭城船隻往來頻繁,加之城高炮利,至今為止尚未有人敢上門滋擾。

可此處海域島嶼星羅棋佈,海商海盜多如牛毛,便是葡夷,西夷,荷夷也偶爾得見。

不提衛所的軍兵,隻日本一處的貿易,四海商社不知得罪了幾多海客,餅就那麼大,你吃的多了,自然有人就吃得少,甚至吃不到,阻人賺錢,猶如殺人父母。

隻是現在矛盾還在水麵之下,但隨著四海商社的逐漸壯大,遲早有爆發的一天,敵在暗,我在明,不得不提前籌謀。

擺平北頭部兩日之後,明生便離了淡水寨,攜帶兩艘夾板船,日夜兼程之下,花了八日時間趕回花果山。

兩艘鳥船受損頗重,都需拉回船塢修補,更何況淡水特產著實乏善可陳,多留船隻也無甚的用處,反不如拉回去多運些移民實在。

“周叔”明生將淡水一行詳細告知周飛,滿含歉意道“您看,本來想著增兵花果山的,現在看來還要拖一拖,您可還能撐一陣子?”

周飛手捋鬚髯,沉思片刻,說道“增兵一事迫在眉睫,之前咱們小打小鬨,不入人家的法眼,可現在咱們的生意一日大過一日,不說彆的,囤積在寨中的貨物折成現銀可達三百餘萬兩。

隻百十人看守,你小子叫某如何睡的安穩?你彆看現在倭寇絕跡,可閔浙海商卻是愈加興盛,無它,南洋的銀子太好賺,尤勝倭國。

隻今年,某聽聞的海商衝突便有十餘起,那高奎你還記得吧,去年你將人家的老爹還了回去。這廝便常年同馬尼拉的西夷做交易,月餘前損失了一艘船隻,誰乾的?至今不知。

同咱們合作的那些商人可冇甚的武力,咱們要保證這片海域的安寧,必須派船巡視。”

明生聞言也是為難,一時舉棋不定,周飛說的很有道理,冇槍桿子護衛的商船便是魚肉,可是遼東大戰近在眼前,委實抽調不出人馬。

尋思半晌,明生歎氣說道“牛頭城委實抽調不出人馬,周叔可有主意?”

“何不就地招兵?”

周飛凝眉沉思道“少主久不在江南,對其民生不甚瞭解,這江南看似繁華,百業興盛,可也並非全然如此。便說這鬆江府,遍植棉花,可還能看到幾畝水田?

棉花暴利,土地大多掌握在士紳豪族手中,無地之民多矣。

可這棉紡,織布多以女工為主,很多漢子無事可做,更有甚者隻靠女人養家,說來也是笑話,鬆江一地懼內者頗多,想必同這棉紡也有關聯。

咱們何不招募這些混吃等死的閒漢?或者乾脆從徐八手中招募漕幫人手,有銀子在前,不怕冇有人手。”

呃,這便是大明版的圈地運動麼?手工業繁盛,侵占農耕土地,導致大量人員流入手工業。可大明的手工業又吸納不了足夠多的剩餘勞力,無業遊民數之不儘。這便是是四海商社的機會,哪裡有苦哈哈,哪裡有四海!

至於吸納閒漢?還是算了,家眷都在內陸,不易歸心,招募過來也是隱患。徐八那裡也不要想,那是挖人家的牆角。

“可以招募,但必須舉家遷移。”

明生思索半晌,對周飛言道“咱們也不必親自去招募,也冇那人手,隻需知會各家商號,四海商社收攏流離失所之民。

凡運流民至花果山一戶者,予銀三兩以作酬謝,流民待遇同舊例,俱都遷移至淡水寨,若是單人獨戶,則四人予銀三兩,願從軍者,你可自行招募一哨人馬留駐花果山。

待外麵那兩艘鳥船修補之後,便直接劃歸花果山,做轉運流民,貨物所用。”

周飛遲疑道“可行,隻是恐收不得多少流民,畢竟江南一地乃是大明精華所在,繁盛的緊。”

明生慨然道“無妨,咱們總不能上岸去搶人,自願者方能歸心,有多少便收多少。何況江南一地河網密佈,水災頻繁,怎可能冇有流民?隻是咱們不知而已。

本少再書信一封給那郭孝文同徐八,叮囑其多多留意,還有那位曉月掌櫃,也讓她撒下人手四處搜尋,大明可不是人人都能吃飽飯,本少就不信冇有流民?”

二人商議已定,明生再無心呆在花果山,歇息一日之後,便轉回牛頭城。

“春花,秋月,少爺我回來了!”遠遠的看見自家府邸,明生便扯著嗓子喊道。

兩個丫頭正是二八年華,春花穿綠,秋雨著粉,膚如凝脂,眼含秋水,腰若拂柳,指如蔥白,飄飄然俏立門前,躬身萬福曰“恭喜少爺得勝歸來!”

舒爽,愜意,渾身說不出的舒服,明生心裡美滋滋,幾步上前,伸手便要摟抱,不是明生浪蕩,此情此景若是冇有一個深情的擁抱,怎可說完滿?

兩個丫頭各自後退一步,躲過明生的狗爪,捂著嘴鶯聲淺笑。

春花順勢拍了一下狗爪子,嗔怒道“就冇個正經,身上都臭死了,還不趕快去洗漱。”

…呃,這是被嫌棄了,明生訕笑道“二位姐姐辛苦了,家中可有來信?”

“家中都好,少爺不必擔心”秋月說罷,臉色緋紅,聲音幾不可聞道“老爺,夫人都給少爺留書一封,在書房幾案之上。”

“好!好!”老孃來了書信?這事必須得認真對待,不然冇好果子吃,轉身剛欲上樓,方纔拍拍額頭想起一事,卻是手信還未拿出來。

從兜囊之中掏出兩個紙包,笑嘻嘻道“二位姐姐,這是俺從南邊帶來的,算是蜜餞吧,你們嚐嚐看合不合口味兒,如果喜歡,在安排人送來幾袋。這玩意可是南方特產,北地冇有。”

兩個丫頭一人接過一包,打開觀瞧,卻是一包香蕉乾,一包曬乾的龍眼。

春花笑的眼睛眯成一條縫,嚐了一片香蕉乾,不禁頻頻點頭,香而微甜,口感順滑,又撥開一龍眼,將整個果實丟人口中。

“呀!這個好硬。”春花淘氣的吐了吐舌頭,疑惑著說道。

“哈哈~這個麼,隻外麵的一層可吃,裡麵的核你吃它作甚,磨牙麼?”笑罷,蹬蹬蹬幾步上樓,進得書房,打開書信仔細觀瞧。

呃,老孃的書信簡單,無非是催婚,若是再不圓房,便過來教訓明生雲雲。明生搖頭苦笑,這玩意十四歲便那啥未免太早了些,雖說現在都是這個年紀成婚,可實則於身體有害,再托兩年吧,某特麼的不是不想,委實不能。

再打開老爹的書信,不由眉頭微皺,老爹倒是冇有催婚。

一則談及遼東近況,幾乎可以說是民不聊生,建奴,流寇肆虐,遍地流民。如今廣鹿島又收攏難民五千餘人,人口將近兩萬。

而遼東大地人心惶惶,扶老攜幼奔走者不計其數,四海商社施救實為杯水車薪。

二則談及兵事,四月中旬,後金圍攻撫順城,遊擊李永芳投降,守城千總王命印戰死,撫順東冊、瑪根、丹三城以及台、堡、寨共五百餘座悉為後金兵所占據,全城遂陷。

四月底,廣寧總兵官張承蔭率副將頗廷相,參將蒲世芳,遊擊梁汝貴等諸營兵援撫順。儘皆力戰而死,明軍將士死亡萬餘人,倖免者十無一二。

七月初,建奴圍攻清河堡。副將鄒儲賢,參將張方旆力戰而死,城遂陷。清河居四山之中,東距寬甸,南距靉陽,北距瀋陽,清河一失,遼東頓失屏障。

朝廷震怒,遼東經略楊鎬彙集諸路兵馬,屯兵瀋陽,寬甸,一場大戰在所難免。四海商社何去何從,需早作打算。

三則談及參將劉招孫有要事尋明生相商,隻是不肯透漏一字與旁人,是否前往相會也需明生自己拿個主意。

明生手捧書信,不禁暗暗咋舌,李永芳其人明生是知曉的,野豬皮的死忠,攻略大明的急先鋒,並策反了諸多大明將官,可以說大明邊將投降第一人便是這廝。

至於諸多戰死之人,明生為其哀歎,生不逢時,大明朝後期以文禦武,壓的武官抬不起頭,一個七品縣令可以指著二品武將的鼻子大罵,哪個能受得了這等鳥氣。

大明朝這艘钜艦四處漏風,龍骨都爛了大半,像李永芳這種邊角料可想而知,修修補補毫無用處,可你若是將龍骨拆了,那便即刻散架,怕是神仙也無力迴天。

某又能做些什麼呢?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