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曆史 > 明生傳 > 第255章 永豐總督府

明生傳 第255章 永豐總督府

作者:庸石君 分類:曆史 更新時間:2024-03-16 00:15:30

-

[]

協議初步達成,花了幾日時間同四海達成一係列協議之後,王太子奔哈·托一係開始漸漸收攏京畿一地防衛,並試圖控製哲塔·雷與奔哈·信二人。

可二人也不傻,種種跡象表明明使已經倒向王太子奔哈·托,這符合大明的慣例,立嫡立長,而自己一方都各有潛在的支援勢力,現實決定已經再拿不出許多利益分潤給明國。

在近衛軍收緊王都防衛之前,這二人已經率領手下一眾擁躉奔出王城。

而緊接著奔哈·托便開始肅清朝臣將領。

三王奪嫡由朝爭演變為武鬥,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而四海艦隊也冇有閒著,協議一經簽訂,真蠟已然成為大明,事實上是四海的保護國,保護此國的存亡也便成為四海的義務,而此戰還必須要迎的漂亮,否則明生這位大明南洋宣慰使的名頭將一落千丈。

有義務便代表著收穫頗豐。

其一,四海在真蠟國都獲得了一塊租借地,便是艦隊目前駐紮的寶石島,明生已經著人招募工匠,儘快建設商棧堡壘等一應設施。

這是四海勢力深入中南半島內陸的一枚重要棋子,自此之後,貨物可通過普利安哥源源不斷輸入內陸,控製經濟命脈這種手段殺人不見血,但卻是主導一國興衰的真正大殺器。

其二,名義上獲得了湄公河三角洲的廣大土地,這可是相當於大半個大員的麵積,而且適合耕種的土地多過大員數十倍。

自此,金蘭同頭頓之間隻間隔占城一地,很顯然,在明生的標註之中,占城遲早是自己的囊中之物。

正因為有著如此重要的利益,明生也是多管齊下,拚命要保住王太子奔哈·托的地位。

首先,派出使者奔赴暹羅同南掌,以大明南洋宣慰使之名,照會暹羅,南掌,公開支援王太子奔哈·托登基繼位,並宣佈真蠟為大明屬國,勸諭二國偃旗息鼓,莫要攻伐真蠟。

此二國皆同大明有著朝貢往來,至於南洋宣慰使這名頭是否管用,明生也是不知,但起碼會讓二國投鼠忌器,遲緩其決策。

便如南掌國鄰近雲南,在洪武,永樂年間曾為大明的老撾宣慰司,隻是後來國力收縮,便不了了之。

暹羅雖不同大明陸地相連,但海運朝貢不絕,不是他有多懼怕,尊重大明,而是因為通過朝貢,暹羅商賈可在大明大批采購貨物,這所謂的朝貢實則為官準的對外貿易形式。

其次,派遣屬下返回普利安哥,同真蠟使者厘定邊界,同時調派明生承諾的武器彈藥。

協議是一方麵,但還要真正落實到每一處山川地理,鑄碑以作標記,免得日後好說不好聽,冇事閒的打嘴炮。

再次,王太子奔哈·托同僧王毗羅跋摩同時發出詔令,號召南部貴族同僧眾揮師國都勤王。

此也是明生謀劃的關鍵一步,北上勤王的口號響噹噹,可冇有利益誰特孃的會去?於是乎便有了軍功授地體係,道理很簡單,乾掉北方的造反作亂派,有軍功者授之。

北方繁榮,南方蠻荒,自然會對一部分野心家產生吸引力。

但總有不願意走的,窩在自家被窩哪管他天昏地暗,此正是四海出手的時機。

群星閃耀旗招展,四海公開對北上勤王嘶聲呐喊,願去者刀槍劍戟相贈,不願去者即為真蠟叛逆,刀斧加身。

有大義在手,這些土王自然冇了公然對抗四海的由頭,普利安哥軍兵侵略如火,每哨人馬各自提領仆從軍撲向湄公河各處地域,驅趕僧眾,貴族們北上勤王,反抗者殺,願走者優撫。

再再次,改土歸流。武力隻是手段,如何填補僧眾,土王們走後的勢力真空纔是關鍵,否則如韭菜一般割走了一波,又長出一波,那四海豈不是白白忙活了?

跟隨北上勤王的土人不提,留下來的農奴,奴隸俱都被四海歸類為自由民,分配土地,成立村社。

萬幸四海的大部軍力都集結在普利安哥一地,否則僅憑著苗俊的九哨人馬根本無力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改革。

根據原有部落勢力分佈,明生將普利安哥以西,朱篤以南劃分爲十二鎮,原有的木柵欄堡壘俱都需要改建為鎮城,而普利安哥亦更名為永豐城,意為豐收之城,改頭頓總管府為永豐總督府,委任苗俊為第一任總督,崔景為第一任永豐市長。

自此,永豐一城十二鎮架構已成。

再再再次,教派事務所掛牌永豐城,四海將佛陀中的苦行一脈留在了永豐總督府轄地。

此脈雖說人數不多,但無一不是真正的向佛之人,與外界無爭,更冇有大量的土地以及農奴在手,此正是四海所需安撫民眾之手段。

永豐城外擇靈秀之地建大慈恩寺,完全由四海出資籌建,而原有散落在各處的大小廟宇或改建,或遷移,或擴建,總之都要在鎮城周邊,使之更易於納入四海掌控之中。

種種法條政令出台,這就不是一時之功,永豐總督府能在三年之內小有所成已是得天所幸。

永豐折騰的烏煙瘴氣,真蠟國都也不得自在,在肅清了周邊叛逆之後,奔哈·托終於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於十二月十二日登基成為新一任真蠟國王。

而此時其麾下已經聚集約大軍十萬之眾,其中南地軍將便達五萬餘人。

彆看人數眾多,但真正有戰鬥力的軍隊不過三萬人,便如他手中的近衛軍,有戰象千頭,射手三千,步戰五千,餘則都為輔助士兵,並不參與爭殺鬥戰。

此外,他手中尚有一支未成形之精銳,便是由四海一手調教的火器營,有火槍手千數,刀盾手千數,長槍手千數,另有炮隊兩支,各有十五門六斤銅製野戰炮。

不過剛剛成立月餘,形成戰鬥力尚需時日,但不可否認的是,一旦此軍成形,其戰鬥力便能冠絕中南半島,隻要奔哈·托不出去找死,自保綽綽有餘。

登基不過十日之後,東北,西北便傳回來訊息,三子哲塔·雷在國都東北五百裡外的下丁城擁兵自立,統兵四萬,其中有南掌**隊萬餘人。

五子奔哈·信在西北六百裡外的吳哥城高舉旗幟,統兵七萬,其中有暹羅援兵兩萬。

雙方都自稱為正統,磨刀霍霍,相約征討奔哈·托。

而暹羅,南掌亦派出使者前來真蠟國都,名為調解,實則意欲探聽明軍虛實。

待得使者前來,明生方纔知曉二國的真正意圖,並非是同明真聯軍宣戰,而是欲肢解真蠟,將真蠟一分為三,而三國各得其利。

正在明生猶豫不決之時,瑪拉哈率兵乘夜襲擊二國館驛,直接將二國使者斬殺,並在城中散播是明使所為,蓋因為二國不遵從明朝詔令,擅自興兵,助紂為虐。

誰都特孃的不是傻子,奔哈·托怎能任由幾國隨意施為?

明生也是傻眼,這盟友真是夠狠,將自己的和平之路堵死,謠言四起之下,同暹羅,南掌再無和平可言,起碼現在不行。

果然這天下就冇有免費的午餐,即使強壯如四海,也被奔哈·托的破釜沉舟之計綁在戰車上不得解脫。

和談之路斷絕,明代迅速整合旗下人馬,成立臨時作戰指揮中心,並同奔哈·托商討作戰指揮權的歸屬問題。

“國王殿下,此戰事關真蠟生死,但你我不相統屬,不知貴國有何計意?”在王宮一涼亭之中,二人對坐,明生直言問之。

奔哈·托眉頭微皺,問道“敢問趙大人是否要求取作戰指揮權?”

“然也!”

明生直言道“非是外臣欲控製貴**兵,曆來征戰最是忌諱令出不同,這戰場形式也是瞬息萬變,由不得商議爭吵浪費時間。本官欲為主,國主可擇良將輔之,若何?”

奔哈·托搖頭道“非是不信任閣下,隻是我**隊自有體係,並不似貴軍般令行禁止,這其中的調度統籌非本君親為不可,不然軍兵便會不戰自亂,還請將軍細細思之。”

“然則國主意欲何為?”

奔哈·托正色言道“兩路分兵,本君自統兵馬兵進洞裡薩河,應對吳哥叛逆,而將軍則率領一部人馬直驅湄公河上遊,同下丁決戰!並乘勢收複國土,還我真蠟之完整。”

明生翻了一個大大的白眼,娘希匹,那下丁有四萬軍隊,不提武器裝備,便是四萬頭豬咆哮過來也能將人踩成肉泥。

明生纔有多少人?近衛營本部兩千人而已,尚有千人在永豐城協助苗俊掌控局勢。

這點人手憑藉著武器裝備固守有餘,出去打麼?這特孃的危險性太高。

“國主莫不是在開玩笑?”

明生氣吼吼言道“不足三千人對抗四萬人,你是認為哲塔·雷太蠢,還是本使是傻子!我軍勇猛不假,可特孃的好虎乾不過群狼,那河麵寬不過一裡,敵軍又是順流而下,無論是火攻還是近戰,都對我軍不利!

這樣,你去攻打奔吳哥,本使幫著你守住國都也就是了,待你勝利之後再橫掃下丁,成就真蠟千古之君王,外臣為殿下賀!”

奔哈·托則是翻了一個大大的白眼,國都給你守著,那還是不是俺的國都了,你這鱉孫過分了啊。

“那南部投靠而來的軍兵一分為二,半數劃歸你之麾下,如何?”

“殿下這就不怕某指揮不便了?”

明生撇嘴言道,這廝的心思明生如何不清楚,雙方雖是盟軍,但對四海的防衛甚深,尤其是他手中的嫡係軍隊根本不會讓明生染指,就怕四海在其中摻沙子。

都是狐狸,大哥莫說二哥。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