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曆史 > 明生傳 > 第274章 奴兒乾營威武

明生傳 第274章 奴兒乾營威武

作者:庸石君 分類:曆史 更新時間:2024-03-16 00:15:30

-

[]

天啟三年末,四海已然占據公主港長達九月。

大半年時間,明生卻是未曾東奔西跑,而是身居公主港。

一則防衛馬尼拉之敵,二則督促婆羅洲西線戰事。

這一年。

大員的大肚國為王寶所滅,並在原有城寨基礎上設立彰化市。

自此,大員中央山脈以西的平原地帶俱為四海之土。

從北至南依次為淡水,桃園,新竹,苗栗,彰化,嘉義,安平,高雄。

八市九十二鎮之地,有民將近八十五萬,戰兵三營萬餘人馬,牢牢厄守住大明對外貿易的咽喉之地。

而總督大人王寶尤不滿足,已將觸角伸向中央山脈以東的幾處平原之地。

按照明生之規劃,尚有宜蘭,花蓮,員東三市未曾設立。

王寶決定在任職期限結束之前將其納入掌控之中。

他的職位已然定型,任滿之後將會調往南洋,具體在哪裡尚且不知,但大概率會是呂宋,蓋因為明生已然下令其籌備新編呂宋營,連同家眷俱都暫時安置在高雄近佐,隻等時機成熟便殺向呂宋。

至於移民已然不成問題,即使濟州有大半年未曾向大員運送移民哪怕一人。

蓋因為在四海的號召之下,麾下的商賈每次前來大員,都或多或少運送一些過來,積少成多,集腋成裘,廣東,福建,南直隸的移民數量不可小覷。

更有四海自家的車馬行輸入河南,山西,陝西之民,一年已然可移民三萬餘人。

這就足以支撐目前四海在南洋的開拓事業,畢竟人太多了也隻能積壓在大員,船隻的運載量有限。

濟州島無虞,四海民用運輸公司的艦船一次便可運送流民五萬餘人,隻往返三次便將廣鹿島周邊島嶼清空。

這就惹怒了皮島總兵毛文龍,你特孃的將人都搞走了,讓老子去哪裡征糧?

這就純屬在耍潑皮無賴!

這廝就是個殺胚,對民生一竅不通,在他經年征討後金之下,手下已然有了萬餘人馬,連同家眷不下四萬。

四海每年負責其一半的糧草,可仍舊是不夠吃。

一則是朝廷的補給剋扣。

二則是大頭兵吃慣了軍糧,好好的地皮放在那裡冇人開墾,就活該捱餓!

數次跑到廣鹿島尋得李仲平吵鬨,並揚言要向朝廷告狀。

話說春哥也是跟兒子學壞了,要糧食冇問題,可你東江又不是一直打架,那船閒著也是閒著,索性你幫著四海去往北直隸拉流民,以人換糧,不然一粒多餘的米糧也無。

愛咋咋地,愛去哪裡告去哪裡告!

嗯?這主意不錯,俗話說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毛文龍麪皮再厚可還是要臉的。

在運送流民的同時還可順便招兵,鞏固壯大東江,何樂而不為呢?

海蔘崴卻是出了一點狀況,孟超的時運不濟,所轄底盤同後金交界。

老野豬皮在收拾大明之後,便將戰刀指向了北方。

其實北方的廣大土地對後金而言不值一提,土地雖廣,但都是苦寒之地,哪有大明的花花世界好玩。

但無奈後金缺人,尤其是可靠又善騎射之人。

老奴雖招攬明人,然而對明人並不信任,又加之明人種地是好手,但不喜征戰,不似土蠻那般弑殺,向北征召野人實為必然。

不料卻是遇到了四海這頭攔路虎,在不聲不響之中整合了黑龍江以北,烏蘇裡江以東的大部分部落。

後金大軍滿山轉,卻是收穫寥寥,未曾弄到多少人口。

這讓老奴如何能忍?怎麼哪哪都有這個叫四海的玩意!

遼南被其折騰的烏煙瘴氣,八旗之民不敢入,歸附的漢民去了就失蹤。

你出兵,他就在船上遠遠的看著你,你剛走,他又重新登岸噁心你。

這海蔘崴的一波人馬尚算安穩,不主動出兵攻打後金,但你特孃的將人頭拉光了,讓我後金如何過活?

盛怒之下,令其子代善率五千餘軍兵進攻雙城。

海蔘崴隔海相望,綏芬城倚靠河口,有四海的艦船護衛,根本就冇辦法攻打,也隻有雙城周邊地勢平坦,正是騎兵發揮所長之地。

雙方對陣月餘,結果代善損兵折將,連摸到城磚都難,在丟下三百餘具屍體後狼狽撤退。

無他,此城被孟超經營的猶如鐵桶一般,隻火炮便有四十餘門,任你如何彪悍,也乾不過小兒腦袋大小的鐵蛋。

至於圍城就更加不可能,缺糧的是建奴,雙城可不缺。

事實上雙城以東便開墾有大片的土地,種植有大量的土豆,紅薯,玉黍離等耐寒高產作物。

現如今海蔘崴總督府米糧已勉強可自足。

為了更便於支援努爾乾營探索廣大的北部地域,孟超在轄地範圍內大肆尋找適合開墾之土地。

還當真讓他找到了兩處。

一處位於苦兀島南端一河口,其地地勢平坦,僅有少量的蝦夷人定居。

一處則是蝦夷地西部一河口,也是人口稀少,幾無人煙之地。

孟大爺向兩處不停移民,現如今已各有百姓三千餘人,並有三哨人馬駐紮,修築堡壘,開墾土地。

明生看著眼前的報告啼笑皆非,苦兀島也就罷了,那本就是自家的地盤,可蝦夷地是怎的回事?那不是日本的地界麼?

打開地圖仔細覈對之後,明生髮現孟超所占據之地應是後世的劄幌附近。

孟大爺這是同建奴打的不過癮,要找德川的麻煩?

不對!

那報告上寫的清楚,彼處幾無人煙,所以孟超所部纔不費一兵一卒占據,也就是說日本的力量尚未滲透到蝦夷地。

那還當真不用客氣,這地盤誰先占領便是誰的!

而且明生深知劄幌周邊是後世日本的主要產糧地區,經營好此處更可為努兒乾城源源不斷的提供補給!對四海日後在北部的發展尤為重要。

隻是不知道德川幕府得知後會是一個什麼反應,是開戰呢?還是發大軍同四海搶地盤?亦或者笑看風雲,任由蝦夷人在四海征伐下覆滅?

明生笑著將煩惱甩掉,路太遠,根本無力同孟超有效溝通,今日寫封信,半年能收到都算快的,就不能瞎指揮,由得他去折騰。

此外,最讓明生意外的是努兒乾營。

此部不愧為四海麾下最能吃苦,最能折騰的一營人馬。

自從發現使鹿部之後,營將吳東來用貨物同其交換了數十匹可騎乘的麋鹿,並學會了飼養調教之法。

這麋鹿同馬匹比較有幾個好處,其一是皮厚毛長,不懼嚴寒,其二是踏冰雪如履平地,簡直是征戰北地的不二之選!

也正因為如此,努兒乾營得以在廣闊的北地馳騁。

這廝向西已然到達小海,並且在色楞格河距離小海河口百餘裡處設立城寨,取名瀚海。

小海即後世的貝加爾湖,也稱瀚海。

明生無話可說,隻能大讚其牛贔!

這必須要書信一封加以表彰,給錢給地給女人!

按照報告所言,小海以東以南為蒙古喀爾喀部地盤,黑龍江流域為蒙古索倫部地盤。

然則大部的蒙古部族已經南遷,努爾乾營沿途並未遇到較大的部落,最多的一部也不過千五百餘人,有當打之士三百餘,其人善射善騎。

但物資奇缺,可以說出了肉之外無一不缺,尤其是米,鹽,茶等基本生活物資。

吳東來正是利用物資打開缺口,不僅換取到大量的皮毛,更取得了諸多小部族的信任,得以在黑龍江流域設立據點堡壘五座,在額爾古納河同小海之間又設立堡壘六座。

地盤大則大矣,但由於同當地的部族隻是合作,而不是統屬關係,吳東來並不能放心的將據點交給部族管理,而是每處據點都留有二百餘軍兵駐守。

及至瀚海之後,已然無力再繼續西進。

報告發至牛頭城,一群老憨憨們爭論不休。

建議放棄者有之,地盤再大有個蛋用?又不能有效的建立統治,還不如慢慢西進,占據一地發展一地。

那內陸之地物資運輸頗為不易,幾張皮毛所賺根本無法貼補消耗,就是個賠錢的買賣。

建議增兵者有之,為毛不將當地的部族納入麾下呢?

不服就打!

海蔘崴周邊做的就不錯啊,短短幾年之間已經歸化了數萬人,而且已然有人走出海蔘崴,去往濟州,大員營商。

而明生在去往南洋之前早留有交代,便是一直西進,直至看到白皮紅毛的夷人為止。

要走多遠?不知道。

要走多久?不曉得。

沿途地形?不清楚。

一群人聒噪不停,這可難壞了春哥,他也不知道明生為啥一定要占據這些苦寒不毛之地。

但兒子一定有其道理!支援兒子準冇錯!

可自己又冇辦法做主,這才數千裡書信前來,欲要明生拿個章程。

明生能有什麼章程?

肯定要一路向西啊,哥薩克騎兵能打過來,冇道理咱們就過不去。

更何況本少比沙皇有錢!

陸路不賺錢就拿海路所賺貼補,這就根本不是錢不錢的問題!

至於沿線的部落麼?還是以招撫為主,打擊為輔。

不過明生所謂的招撫不同於大明,似這等地廣人稀之地,必須以彪悍之士行之。

而天下悍勇之士莫過於秦!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