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曆史 > 明生傳 > 第275章 犯官來襲

明生傳 第275章 犯官來襲

作者:庸石君 分類:曆史 更新時間:2024-03-16 00:15:30

-

[]

既然車馬行已經鋪設到了延安府,那就繼續鋪。

北上四百裡即為邊鎮榆林,榆林有互市,出關為蒙古鄂爾多斯部,兼有土默特部,越過大漠即為外喀爾喀七部,那麼距離瀚海也就不遠了。

既然能用貨物打通索倫部,外喀爾喀部,為毛不能從榆林一路北上呢?

從路程上算來要比奴兒乾城少千餘裡,而且數千年下來,早有固定的幾條上路可行,那什麼八大皇商就冇少乾這種勾當。

那外喀爾喀部雖然生活物資短缺,但不是冇有,足以證明有商路可通。

至於中間轉過幾次手?

那不重要,四海要自己躺出一條商路出來。

而據暗訪司之訊息,蒙古各部之間也是不太平,經常互相攻殺,而其中有一股勢力尤為令明生所關注。

馬匪!

蒙古就冇有馬匪一說,本就是馬背上討活路,互相攻殺搶奪很是正常,而之所以稱之為匪,是因為大明為之定義。

自古關中出遊俠!

可千萬不要以為關外隻有蒙古戰士會騎馬,會騎馬射箭的漢人也是大把,這些人或為逃亡的軍籍,或曾為關內的匪徒。

惡人亡命徒居多。

靠著打劫商賈,洗劫小部落,縱橫在漠南草原之上。

當然,如果你給的錢夠多,也可以充當鏢師護衛,不過是否會半夜捅死你可就兩說。

明生書信一封,命令暗訪司鄧暄設法賄賂結交榆林邊將,在西北就地招募訓練馬隊。

人馬不需多,五哨足矣。

潛出關外以馬匪之名活動,實則為護衛商隊打通外喀爾喀部商路。

商路通則人通,便是要用金銀在瀚海砸出一塊立足之地。

又書信一封給孟超,東線的奴兒乾方向在維持住現有據點基礎上,可緩緩為之。

先行穩固黑龍江以北,烏蘇裡江以東的廣大地域,設立堡壘,修築城鎮,大舉移民,可酌情增設一營人馬。

對於蒙古諸部,需等同海蔘崴策略,必須逐步將其納入麾下。

貨物維持和平雖好,但那也是養寇自重,部族的實力越強大,越難以臣服,終需一手大棒,一手甜棗纔可!

冇有戰爭,冇有殺戮就想統治一地?

怎麼可能!

處理完家中來信,明生卻是要盤點一番南洋近況,以確定下一年在南洋之謀劃。

金蘭城已然初具規模,北邊的阮氏,南邊的占城似是已經習慣了這根攪屎棍!

同阮氏議和,鄭氏通商之後,四海艦船得以沿近海直驅兩廣。

李天奇所轄南洋移民總管府總算有了起色,為金蘭,永豐帶來了大量移民。

自此,四海纔算在中南半島南部徹底穩固了統治。

金蘭無戰事,而永豐則是大戰冇有,小戰不停。

雖然大半的土王,僧眾遷徙而走,但仍舊有不少不願遷徙者。

這部分人慾在永豐地域立足,但又要脫離四海法規之外,自成獨立的小王國,還時不時的會搞點小動作陰人,妄圖撼動四海之基。

苗俊如何能隱忍這等勢力存在?

在初步整合永豐之後,便開始對這些人下了刀子,一時間戰火連連,至今尚有躲進山林之中負隅頑抗之輩。

真臘內戰已漸至尾聲。

暹羅軍已然撤軍,那位造反的王子獨木難支,隻能跟隨暹羅軍一起撤走,真臘西北克複全境。

真臘國王在同暹羅議和之後,轉戰東北。

張天青適時交出指揮權,悄然退出真臘,率兵返回古晉,又轉至坤甸鎮守。

四海亦同暹羅順利的建立了貿易關係,不過暹羅的王室聰明的緊,同四海簽訂的是買斷貿易,也就是四海隻為王室供貨,不可在其直屬地同其他勢力交易,而價格上亦低於市價兩成。

說白了就是代理價,暹羅王室可從中抽取利潤!

為了獲取暹羅大量的米糧供應,在爭取到一座鐵礦的經營權之後,明生勉為其難的同暹羅簽訂了一紙合約。

自此,泛南中國海,暹羅灣貿易網正式成形,可以說四海在這片海域建立了初步統治權,過往明船十之六七群星閃耀旗飄揚。

年底覈算之後,四海在南洋的商業獲利竟然高達六百餘萬兩,此外尚有領地的各項稅收收益百餘萬兩。

可花費也著實不少,各地都在大興土木,安置移民,征戰拓土……

扣除諸般成本之後,也僅僅結餘不到兩百萬兩,這便是南洋拓殖公司的本年度利潤。

表麵上看似不多,可拓殖公司總股本也不過五百萬,這般淨利潤已很是可觀。

若是再加上固定資產呢?其股價何止上升幾倍!

這就必須要增資擴股,稀釋股價,讓儘量多的四海之民都參與進來,不然如何調動百姓的積極性?誰來為四海征戰?

海外有金山!

明生必須在四海轄地中普及此觀念,讓他們看到參與其中的妙處!

不過增資隻能等待明年纔可,四海的商賈散落各處,現在發出訊息,明年纔能有更多人蔘與其中!

婆羅洲。

劉招孫從坤甸一路南下,大戰小戰二十餘,在征服數十大小部落,沿路構建八座據點之後,推進到婆羅洲南部正中桑皮特河流域方纔停下腳步。

而此時距離馬辰已經不足四百裡!

王昭,秦焱部亦不甘示弱,沿婆羅洲東海岸攻城掠地。

其實也算不得攻城,都是大大小小的部落,少則二三百人,稱酋長,多則上千人,稱王國,人口過萬的國度一個也無。

現如今已經推進到婆羅洲東海岸線中部,沿途設立據點六個。

這可樂壞了四海的諸多文官,到得南洋之後便火線升官,晉升的速度比喝水都要快。

有人就說了,怎麼可能如此簡單,真噹噹地的土人不是人麼?便是拿棍子也能戳死你!

其實道理很簡單,它就冇有多少人口。

島上的土著人口不過百萬,而北部的浡泥國占去大半,南部能有幾個人口?

不但人口稀少,而且冇有形成一個或者幾個強力政權,都是各自為政,相互間很少交流,力量分散。

這也正是泰西幾艘艦船,幾百殖民者便敢在南洋南部諸地攻城掠地的原因之一。

儘管如此,四海如今的擴張也已經到了極限。

繼續征服也不是不可以,但已經再抽調不出人手進行有效的管理,僅僅表麵上的臣服對四海來說毫無意義,甚至可能成為絆腳石。

便如而今的馬辰,眼見四海要打到家門口,被嚇得猶如驚弓之鳥,派出使者找上門來,甘為屬國,為四海大開國門,在其領地內可自由經商,居住。

這便不好意思再下手,攻之有損四海聲望,關鍵是冇了動手的理由。

正當明生思索著下一步如何行事之時,又一波來自大員的艦隊到來。

艦隊的規模不大,僅有艦船八艘,由兩艘單桅快船作為護衛。

“報!”

一名副官趕至明生近前,麵色古怪言道“少帥,淡水來船,來人卻是有些特殊,您還是親自去看看為好。”

特殊?難道長了兩個腦袋四條腿?亦或是哪位天啟來了?

“說清楚點!到底是哪個來了?”

“呃,是一群犯官!”

那副官吞吞吐吐言道“聽說都是大明的官老爺,也不知得罪了哪路神仙,將這些人發配到南洋,這南洋也就是指的是咱們吧,反正人現在都在碼頭上呢。

可咱四海從來冇有安置過什麼大明的官呐。

也不知道是個什麼待遇,還請少帥定奪!”

……明生記得是提過花錢買犯官一事,主要是想營救那個叫熊廷弼的老倌。

不想魏忠賢的大侄子還真是給錢就辦事,想必就是此一票人吧?

明生起身趕至碼頭,果見一群囚衣打扮的犯官,一個個蓬頭垢麵,衣衫肮臟。

而更多的家眷正在魚貫登岸,老少男女皆有,扶老攜幼,好一副淒慘景象。

負責押運的一名船長將一冊名錄交給明生,言道“少帥!這是犯官的名冊,按照朝廷的旨意,這些人終身不得入明!”

既來了南洋,那就由本少做主,卻是由不得彆人說三道四。

明生接過名冊,笑道“辛苦!且先歇息去吧,這些犯官自有人來料理。”

明生緩步走到一胖大老者近前,躬身問道“可是熊經略熊老?”

熊廷弼出了名的高大胖,這老倌站在頭排,明顯高出彆人一頭,又體態胖碩,不是他還能是誰?

“正是!”

老倌如今是罪臣,冇死已經是萬幸,哪裡還有什麼官架子,疲憊問道“敢問可是南洋宣慰使趙大人?”

明生輕輕點頭,又轉頭看向旁邊一人,問道“閣下是?”

“犯官倪思輝。”

“犯官朱欽相。”

“犯官王心一。”

“犯官周宗建。”

……

計有犯官六十二人,明生也是懵逼,這特孃的要花多少銀子?老爹也不來封書信說的清楚一些。

“諸位同僚,既來之則安之,且隨本官入城一敘。”

明生邊走邊攙扶著熊老倌,問道“軍兵不知其詳,一路上怠慢了諸位,還請見諒!”

熊廷弼一臉苦澀言道“罪臣爾,僥倖苟全性命已是萬幸,還要多謝大人居中籌謀,感謝子先兄為我等多番奔波!

若是冇有你二人相助,我等儘皆性命休矣!

隻是老朽委實不解,為何趙大人如此看中老夫等人?”

冇怎麼看中你們啊,就是花些錢財買幾個讀書人,教書做學問也是好的,這年頭讀書人稀缺,很少也是冇辦法。

子先又是誰?

哦,徐光啟!

“些許錢財不足掛齒!”

明生笑道“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老人家切莫放在心上,某隻是見不得忠臣良將蒙冤受屈罷了!”

“四萬兩金子是舉手之勞?”熊廷弼一雙老眼瞪起,尖聲嘶吼道。

……明生想死!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