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曆史 > 明生傳 > 第343章 無恥之徒

明生傳 第343章 無恥之徒

作者:庸石君 分類:曆史 更新時間:2024-03-16 00:15:30

-

[]

“我兒,一定要去關外?就不能在牛頭城安心理事,讓你爹好好清閒一番?”趙春哥坐在太師椅上凝眉怒目。

狗兒子想起一出是一出,去那塞外苦寒之地作甚?

那可是韃子的地盤,深入內陸,四海的優勢不顯,危險指數直線上升。

這些年暗訪司死的人不在少數,讓春哥如何放心?

“爹,此行兒子必須要去,也不僅僅是為了打通瀚海,還要去往京城走一遭。

咱們現在不是船多移民少麼?兒子便是要解決這個問題。

您最好在山東,津門都準備好船隻,隨時應對大量的流民。”

明生也不想去塞外吃沙子,奈何神思不屬,北方的強敵始終是心中所慮,還是親自走一遭為妙。

“哎,你既主意已定,我也不能攔你,萬事小心!”老爹無奈言道。

趙楊氏雖是潑辣性子,但卻從不參與公事,隻是眼泛紅潤,恨恨的看著自家大兒。

“安心,兒子心中有數。”明生伏地跪拜,起身而走。

自從打定主意之後,明生便急急換回老爹,將諸般事宜交代過後,搭乘一艘福船離濟州,過廣鹿,奔津門。

便裝簡行,隻十餘人跟隨,拜望在津門隱退養老的徐光啟之後,徑直趕赴京城。

他這身職銜非常尷尬,滿朝都知道有這個什麼南洋宣慰使,海外野民出身,倚靠閹宦買了這麼一個職位。

但幾乎無人見過此人,更不知其底細,絕大多數官員都認為此人無非一投機者爾,拿個大明官身去海外招搖撞騙,也冇怎麼當回事。

老閹宦賣官鬻爵多了去了,那外海又不是咱大明的地盤,隨他去罷。

也隻有沿海的一些官員大略知曉四海的聲名。

可四海一不滋擾地方,二不沿海劫掠,除了私下做買賣,搗騰流民之外再無其他逾越,也冇幾個官員跳出來聒噪四海的。

主要是銀子很好吃,四海所過,當地的官員必定唇齒留香。

明生樂得如此,最好都看不見俺,讓俺繼續苟且著。

話雖如此,趙家還是在京城置辦了宅院,一應管家下人俱全,該有的待遇還是有的,例如上朝覲見。

一路行來,自津門至京城,雖說談不上繁華,但也可稱鄉裡安寧,秩序井然,並未見多少流離失所,衣衫襤褸者。

這就讓明生不淡定了。

娘哩,怎麼看都不似要完蛋的景象,難道大明回魂了?自己的所作所為終究是影響了曆史走向?

不由看向鄧暄,問道“京師周邊秩序井然,這大明恁的太平?”

鄧暄在馬上拱手,傲然言道“少帥,這都要拜咱們四海所賜。

咱們四海之民多來自遼東,山東,這麼多年下來,移走了不下兩百萬。

早年間可不是這般模樣,遼民遍地,一片哀鴻。

京師,山東等地地價米價大漲,本地的普通百姓也受到衝擊,賣地賣產者無儘。

不要看這一片地域安寧,實則各地的流民都被擋在了各處關口,根本就進不得京城近佐。

等出了居庸關您再看,哎,慘不忍睹。”

明生默然頷首,自己卻是著相了,沿海之地的無產之民儘皆被四海遷移而走,本地的勞動力供給自然就達到了某種供需平衡,如眼中景象也是正常。

天下太平也挺好,本少樂得輕鬆自在!

打馬入城,入得府邸小住一日之後,一封拜帖送至肅寧侯魏良卿府前。

明生來京城可不是玩的,而是有事要辦!

覲見皇帝?

拜見魏忠賢?

還是算了,遇到這兩位都要跪,本少壓根就冇拿他們當盤菜,膝蓋上有針尖,堅決不跪,還是遠遠躲開為妙。

於是乎就隻能去找這位魏良卿,魏忠賢的親侄子!

作為四海車馬行的股東,魏良卿對趙明生自然大為歡迎,來的就不是人,而是一堆金銀珠寶。

二人觥籌交錯,看戲子,抱婆娘,花天酒地兩日後方纔切入正題。

“魏兄,小弟有一事相求,還需鼎力相助!”

二人在軟塌上半躺,有侍女錘肩揉腿,張嘴便有點心入口,伸手便有美女入懷,這就舒服的不能再舒服。

“老弟,咱們兄弟有什麼可說的,你開口,俺辦事,放心,出不了差錯!”

……爽快,明生愛死了這廝。

彆看魏氏風評不好,也不管魏忠賢做了何事,但魏良卿當真冇乾過什麼缺德事,都是主動貼上來的,難道還不收麼。

運氣使然,誰讓他有個好叔叔呢。

“那就先行多謝魏兄,小弟這裡有兩本奏疏,一者《流民疏》,一者《海防策》,勞煩代為轉呈九千歲。

感謝的話不多說,都在船中,如今正在津門裝車,明日便可入得府門。”

“哎,老弟何必如此客氣!”

魏良卿假作矜持言道“這兩本奏疏都寫的甚?你是知道的,為兄大字不識一個,你且需交代一番,俺同叔叔也好說項。”

明生揮退侍女,盤膝而坐,悠悠言道“也不是什麼大事,這《流民疏》麼便是上奏如何安置流民的問題。

小弟聽聞山西,河南,山東內陸流民頗多,時有聚眾造反之輩,更有不少暴民嘯聚山林,為禍一方。

既如此,為何不將流民丟到海外呢?

那海外荒島遍地,丟過去任期自生自滅,豈不美哉?

少了流民,地方上自然會靖平,官府清剿匪徒也是方便,此舉可一舉多得,官民兩利。

更可廣傳九千歲的盛名,這可是萬家升佛的善舉。

也不用官家多做什麼,隻需將流民驅趕至內河或者沿海港口即可,其餘的事便都交由小弟處理。

當然,也不能讓東廠,錦衣衛的弟兄白白幫忙,到得碼頭之後,小弟自有他們的好處就是。

這《海防策》麼,實則是小弟獻給九千歲的大禮。

經過多年在海上征戰,大明沿岸的倭寇賊匪終究被小弟率軍蕩平。

想必魏兄也許久未曾聽聞沿海有倭寇滋擾的訊息吧?

這是誰的功勞?

可不敢說是小弟的,是九千歲英明,提拔了小弟,小弟纔有了施展身手的機會。

我趙明生雖是一介草莽,但知恩圖報還是知曉的,此番上奏便是告知九千歲這大好的訊息,讓他老人家高興一下。

舍此之外,仰賴九千歲的威名,憑藉我大明天威,南洋有數十國使者欲進京朝貢天子,尊大明為上國。

此等偉業,堪比我朝成祖,此皆九千歲之功。

當然,小弟也是略有薄功,望九千歲準許小弟管轄濠鏡之葡夷。

此輩在濠鏡橫行鄉裡,欺行霸市,魚肉百姓,有損九千歲威名!

此外,亦望九千歲準許小弟提領澎湖一地,澎湖位於海路要衝,累有紅毛夷犯境,小弟責無旁貸,當為大明鎮守海疆,安定周邊!

再次,小弟可能需往關外一行,此舉不為彆事,而是為了購買一些牛馬。

那外海什麼都缺,小弟終歸需要養活一些人口,冇有牛馬著實不便,可否請九千歲給個臨時的官身?某也好從容行事。”

“就這般?”

魏良卿撇著嘴言道“我當是好大的事情呢,不過這數十國的使者何在?可是有女人進貢?”

“……都在外海等著呢,冇旨意也不敢入京啊。至於女人麼?都給兄長備著呢,不日便會送入府中。”

魏良卿拍著顫巍巍的肚皮,大笑道“好!好!還是老弟瞭解俺。這事某應了,改日便去同叔叔說項。”

……

出了魏府,明生不由汗顏。為了辦成此事,老大的臉皮是徹底不要了,說出的話自己都特孃的噁心。

為了拿到切實的好處,明生撒出去的狗糧也是足夠多。

料來流民不是問題,畢竟這也是朝廷頭疼之事,有人提著銀子要弄走流民,而且給了車拉船載的好處,這就冇道理不同意。

濠鏡,澎湖麼,卻是不知道魏忠賢會不會猜疑。

魏良卿是個草包不假,可魏忠賢精明的很,有著東廠,錦衣衛暗探,雖是不能掌握四海全貌,但在大明沿海的幾處地方卻是逃不過他的眼睛。

若是這老閹人將四海視作潛在的威脅,那濠鏡,澎湖之事休提。

不過明生信心自家的誘餌夠豐厚。

一則沿海確實被四海靖平,大明在沿海的兵力可從容抽調,這對深感兵力捉襟見肘的朝堂來說決然是喜事一件。

二則朝貢體係由來已久,曆代帝王莫不以萬國來朝為榮,這對魏忠賢來說,決然是鞏固自身地位,宣揚其功績的不二之選。

滿朝文武治國不如俺一個無根之人,你等看看,成祖之後,何時曾有這等盛況?

如此種種,就不信老賊不入彀中。

居家九日,魏良卿親自來訪,看其模樣,便知大事將成。

“哈哈,老弟!事成矣!”

魏良卿邁著八字步進入院中,大笑道“陛下聞有數十國使者前來朝覲,頗為歡喜,已令禮部安排館驛,迎接使者,並令司天監選定吉日,允使者朝覲。

嘿嘿,為兄也是借了老弟的東風,前番有寧遠退敵之功,如今又有萬國來朝之勞,陛下欲封某為寧國公。

哈哈,俺這,這就馬上是國公了。”

……娘希匹,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明生忍住噁心,拱手言道“國公爺,小弟在這裡恭喜魏兄,賀喜魏兄,來日定當有厚禮奉上!”

“好說,好說!”

魏良卿尋了一張椅子便坐,泰然言道“老弟可即刻將使者送往津門,交由禮部自行料理。

哦,對了,你的事俺老魏可冇忘。

俺家叔叔說,趙小子有心了,此番於國於朝有大功,然則終究是海外之民,不便再行封賞。

但澎湖,濠鏡一事允了。”

魏良卿將兵部的行文交於明生,言道“澎湖你自去接收就是,俺那日同叔叔相商,方纔知曉這是一海外的荒島,兵都不曾駐守一人,這算什麼事!

至於濠鏡麼,叔叔言之廣府每年從那裡收項不少,許你管理葡人,但你卻是不能親自出麵,名聲不好聽,恐為人所詬病。

許你一個千戶的職位,你安排可靠之人操弄就是。

其他的也不需為兄交代了吧?該打點的就打點,相安無事就好。”

“好!感謝九千歲恩典”

明生雙手抱拳作問天狀,言道“那小弟出關一事呢?”

魏良卿白了明生一眼,撇著嘴言道“此等小事,用不著勞煩叔叔,接著!”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