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曆史 > 明生傳 > 第402章 己巳之變七

明生傳 第402章 己巳之變七

作者:庸石君 分類:曆史 更新時間:2024-03-16 00:15:30

-

[]

十一月二十三日,崇禎帝於紫禁城平台召見袁崇煥、祖大壽、滿桂等。

袁督師向崇禎帝請求援引滿桂所部進入德勝門甕城的先例,準予關寧軍進入甕城稍事休整,補充給養。

帝拒!

十一月二十四日,皇太極率軍戰廣渠門失利,移師南海子,在此休養放牧,伺機再攻。

十一月二十七日,雙方激戰於左安門外,皇太極對袁崇煥戰不能勝。

方其時,京畿戰亂月餘,京師被圍半月,城內物價騰貴,米炭價格直翻數倍。

鬥米兩銀亦無處尋糧,富貴之家尚且能夠堅持,尋常百姓之家儘皆難以為繼,每日靠官府發米乞活。

一碗粥,不見米,鹽味更是旬月未曾得嘗。

冬日嚴寒,炭煤緊俏,官府中人亦無法取暖,更不要提苦逼的百姓,老幼披被抱團取暖,吐氣成冰。

京城凍餓而死之人不知凡幾,淨街之人每日的工作便是推屍,百姓哭嚎,舉城皆是哀聲。

人命不能保全,規矩也就成了笑話,偷盜搶劫,殺人越貨,為一鬥米而滅門之慘案數不勝數,官府根本無力掌控。

這已經不是人心惶惶,而是山雨欲來!

禍從哪來?難從何出?

後金是敵人,不需提,本就是生死相向。怨懟皇帝小兒?隻能心裡罵罵,卻是不敢宣之於口,怕被砍了腦袋。

那這般大的鍋要誰來背?

有心之人見朝堂攻訐不成,便在民間作起了手段。

後世輿論掌控在媒體之手,今世民意近在儒生手中,而儒生又為誰所控製呢?無非朝中的袞袞諸公。

朝堂有勳貴大臣謾罵軍兵慫逼,怯戰懦弱不能保全家國。民間有百姓饑不能食,寒不能暖,怨天子無德,群臣無能,致使天下遭難!

怎麼辦呢?

隻能轉移矛盾,找個人背鍋,讓群臣閉嘴,百姓撒氣。

在有心人引導之下,輿論的槍口漸漸對準了尚在外同建奴苦戰的薊遼督師袁崇煥,街頭巷尾皆言袁公之罪過,滿朝肱骨更是無人敢於為袁崇煥辯解一句。

山雨欲來風滿樓!

這一日早朝,一場曠古絕今的攻訐上演!

“陛下,京師米貴炭稀,民心動盪,怨氣升騰,皆言錯在遼東,罪在督師。

臣不敢期滿聖上,百姓明列薊遼督師袁崇煥有九罪,罪罪當誅!”吏部尚書王永光出班奏曰。

“何至於此?袁卿正在城外奮戰,京師安穩皆賴袁卿,何出此薄倖之言?”

崇禎眉頭深索,雖是惱火戰局糜爛,但亦知曉不可輕易臨陣換帥,此乃動盪軍心之舉。

有什麼賬等建奴退卻再算不成麼?都特麼是不省心的貨。

“陛下,鄉言俚語自有其出處,風吹草木動,怎可等閒視之?臣請王尚書詳述之。”大理石少卿袁弘勳出班奏道。

“卿試言之!”崇禎緩緩抬手。

“臣遵旨,薊遼督師袁崇煥其罪有九。

一、托付不效。初時袁崇煥曾言五年平遼,陛下深信之,授之以統兵之權,一應錢糧供應,人員任免皆從其意。

此乃亙古未有之殊榮!

然則今日如何?建奴兵臨城下,京畿荼毒,神京遭難。五年平遼話猶在耳,何等之可笑,此乃欺君之舉,有負陛下所托!

二、專恃欺隱。自督師薊遼以來,歲入七成皆用於遼事,袁崇煥獨斷專權,恃寵而驕,銀不知用於何處,米不知靡費幾何。

賬目考據不實,部屬多有虛報,專,恃,欺,隱四罪確鑿,禦史言官彈劾之奏章充塞閣院,高逾數尺。

三、市米資盜。暗交蒙韃,私開互市,米糧售科爾沁部數萬石,然科爾沁所部早已叛明附金,為建奴之豕犬。此舉同資敵何異?

四、謀款斬帥。東江毛文龍戰功赫赫,於皮島牽製奴酋,使建奴東西掣肘,不能傾力南下。

袁崇煥羅織罪名,因私仇而擅斬大將,以致東江紛亂,內鬥不休。

倘若毛公尚存,揮師東攻建奴,我軍勢何至於頹敗若斯?

五、縱敵長驅。奴酋出錦西,至喜峰口,行程八百餘裡,沿路探哨皆有奏報。

袁崇煥身為薊遼督師,守土有責,然隻一紙文書告知朝廷,將不派一員,兵不出一卒,任由建奴破關。

此失職之罪,雖百口亦難以開脫。

六、頓兵不戰。薊州兵馬雲集,本可阻敵於薊北,奈何袁崇煥一兵一卒未曾出城,坐看奴酋揮師西進,克順義,抵京師。

及至京師,建奴縱兵擄掠,京畿百姓哭嚎於野,十室九空,關寧軍亦是未曾發一將一卒阻之。

聖人言“民為貴!”

袁崇煥枉為聖人門下,欲戰觀望,裹足不前,至百姓於水火而不顧。

臣聞奴兵以數十人為隊,肆虐我大好山河,東至沿海,西至昌平,南至津門,百姓儘皆處於水火之中,日不能安,夜不能寐,唯恐建奴突至。

百姓何辜?陛下何忍?

七、儘散援兵。諸路客軍勤王,聚首薊州,彼時我軍倍餘敵軍,而袁崇煥儘令各歸其位。

臣短於軍略,但亦知分兵乃大忌,不知督師何所為?

八、兵薄城下。奴酋遽臨京師,援兵卻是四散,已至城外無兵征戰,京師小兒亦需持刀登城。

臣試問,袁督師意欲何為?

九、堅請入城。關寧軍城外駐紮,米糧供應不虞,為何拜求入甕城修整?

臣聽聞有奴酋使者往來關寧軍中,袁督師可曾奏報與陛下?

其意不明,臣甚慮之。”

王永光擲地有聲,將九罪一一道儘,字字帶針,句句攜棒,貌似公允,實則欲置人於死地。

不要說九罪坐實,便是一條坐實,老袁也不能活!

崇禎初時不以為意,愈聽愈是心驚肉跳,前一刻還認為袁崇煥是國之乾成,目下卻是恨的咬牙切齒,暗罵國賊。

且說崇禎同曹孟德都有一個毛病,多疑。

但曹孟德多疑而自主,崇禎則多疑而無主。說白了就是耳根子軟,自己冇有辨彆能力,更冇有拿主意的氣魄,事情做不好又怨恨他人。

那曹孟德是萬事皆由我,福禍自取之,崇禎則是萬世皆由人,福禍賴旁人。

一梟雄一庸才,關鍵這庸才愛管事,管又管不明白,反不如天啟帝大撒手,國事或許還能圈緩一二。

“朕視袁崇煥為國士,他安敢如此?深負朕望!諸卿,朕當如何裁之?”

這特娘還冇證據呢,就下了結論,讓旁人還怎的說話?

十數萬兵馬掌握在袁崇煥手中,他要造反早特孃的就反了,何必在外同奴酋征戰?

人皆有腦袋,但有些人的腦袋卻如行屍走肉,不會思考,即便身居至尊,也做了他人的刀槍。

“陛下,臣意削兵權,著有司問罪!”袁弘勳出班再拜。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附議之聲不絕於耳,次輔錢龍錫本欲上前為袁崇煥爭辯幾句,此時也不敢了。

恁多人慾要袁崇煥死,便是無罪也得死,便如孫承宗這等老臣都在附議,無力迴天!

不禁長歎一聲,閉目不語。

正在朝廷爭論如何誘騙袁崇煥之時,明生已然趕到了周家莊近佐。國丈嘉定伯周奎在城外最大的一處莊園。

既然來了便不急於行事,首當其衝便是踩點,明生,劉興祚攜幾名隨從便衣簡從,繞莊子一週之後,不由傻眼。

這哪裡是莊子,分明是是一座奢華的江南園林。

麵積不下兩百餘畝,雖有高牆阻隔,不見內景,但蒼鬆翠柏,亭台樓閣依稀可見。

蹬高地望之,內中更有軒,池,台,塢,澗之屬,林木繁多,山水瀰漫,近乎自然風光,充滿濃鬱的天然野趣。

時至隆冬,池水結冰,殘雪映樓台,又是有彆於江南的一番聖景。

哦,老傢夥祖籍蘇州,由此情節也不奇怪。

“少帥,該如何行事?”

劉興祚徹底放棄了抗爭,拍磚頭打悶棍真心不是自己的專業,索性一併由賊頭趙明生說的算,愛咋咋地吧,俺就一打手。

“這園林不錯,可惜不能搬走。”

明生咂了咂嘴,言道“臨近京師,動靜不能過大,此番卻是要小心行事。

咱們兵分四路,夜半翻牆而過,用弓弩不用火器,先控製住闔府人丁再行商議如何行事。”

有什麼可商量的,了不起內中有著護院家丁,都是不堪一擊的貨色,難不成還真有所謂的大內高手護持不成?

那是不可能的,就算有也架不住火槍!武俠小說不可信,所謂的江湖人人身在其中,都是心思不同的普通人而已。

明生數年間也學了不少搏擊技巧,皆是軍中的套路,憑的便是穩準狠,何況還有劉興祚在旁,這廝猶如鐵塔一般,怕甚!

老套路,夜半入宅,翻牆而過。

明生所在為西跨院,入得府中,但見一三層小樓近在眼前,黑洞洞也看不清是何公用,

一眾軍兵各有把守,有護衛徑直推門而入。

一樓是待客之廳,無人!

躡手躡腳快步登樓,有臥房六間。三五人一組把定房門,飛腳踹門,軍兵揮刀而入。

“呀,不要臉!”

“啊,登徒子!”

“咦?強盜!救命啊!”

……這就鬨騰的不行,那軍兵的刀寒光閃爍,卻是下不去手。

“閉嘴!再聒噪……”

明生信步而入,臥槽~閃瞎了自己的狗眼,滿眼都是鴛鴦紅肚兜,白玉臂膀綠褻褲,脂粉氣撲鼻。

難怪這群驢球馬蛋下不去手,這特孃的是遇到了剋星。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