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曆史 > 明生傳 > 第414章 謀山陝

明生傳 第414章 謀山陝

作者:庸石君 分類:曆史 更新時間:2024-03-16 00:15:30

-

[]

後世企業有明賬暗賬,而今有實賬虛賬,虛賬是應付上差的,實賬纔是給自家看的。

孫元化看的便是一本實賬,這內容就不堪入目,《金瓶梅》讓人下體上火,這賬本卻是讓孫元化火撞頂梁門。

作為官場上摸爬滾打的老油條,自是知曉其中的貓膩,但卻是未曾想到這般的不可救藥。

官錄存糧七十四萬石,實存十三萬石,這其中的差額都去了哪裡?

庫大使一剛入流的九品小官敢貪腐這許多?滅九族都是輕判,而且也不可能,層層官吏把控,那由得一人施為。

不肖說,漕運就冇有乾淨的,都是黑了心的。

話說府庫就不怕人覈查?

單以張家灣為例,城中庫房頗多,空位亦多,租給民間私用在所難免,庫房也因此有個進項,官商兩不誤。

可這所謂的民其實皆非尋常之民,都是大明朝的頂層人物,對著皇帝是民,對著百姓那就是霸王。

壞就壞在可租賃這一勾當之上。

那商運的米糧尤多過官家漕糧,這邊廂將漕糧私賣,有司來覈查之時便以私糧充數。

那覈查之人隻清點官糧,私糧與他無乾,他哪裡分得清哪個是公,哪個是私,更不要提彼等也是貪腐鏈條中的一員。

正因為如此,那虛賬上漕糧永遠是足數的,一兩不少。

漕糧多為軍需,消耗自有規律,今日取用千石,明日發付百石,是個細水長流的過程,隻要府庫中米糧不絕,這膿包便不會爆掉。

就如一池湖水,有進有出,那湖水雖然縮小了數倍,但未至斷流。

更何況還有著漂冇,走水,發黴等損耗上的找補。

這就是一個天大的巨坑,彆說是登萊巡撫,便是大明首輔也隻能乾瞪眼。

“師兄可是想通透了?這事不需小弟給你解釋一番吧。”

明生微微一笑,言道“你這邊殫精竭力為大明奔波,他那邊卻是在挖大明的根基。

呃,小弟贈兄一言“前方吃緊,後方緊吃!”

但無論如何,總不能令師兄空手而歸,十三萬石米糧如數奉還,可滿意否?”

“這……這…….某該如何向陛下交代?”孫元化一時語塞,不知如何作答。

“這就憑師兄心意了,總不能說我四海剋扣吧?”

見孫元化還欲再言,明生急忙道“其他的米糧便想也不要想,那就不是官家的,小弟可冇心思為大明填坑。

陛下若是牛贔,大可尋那些碩鼠的晦氣,某估計查抄十家便可夠邊軍吃用一載。”

孫元化轉身退走,這就不能談,談就要翻臉。

好歹追回了十幾萬石,總算是回去有了交代,至於這本賬如何處理,那是崇禎的事,老孫無能為力。

打發了孫元化,又會範文程。

此公不必多言,皇胖子身邊頭一號漢人謀臣,鐵桿的漢奸,舉家投靠後金。

見麵先行抗議,痛斥四海違反協約,插足明金之間的戰爭。

打嘴炮麼……明生還當真不懼怕任何人,不要臉就是了,總之就是自己總是對的。

那張家灣是大明地界,我四海占了,你大金為毛要攻打我四海?導致我四海損兵折將,要賠償!

這就是一筆無頭賬,相互抗議,互打嘴炮,都是給一眾吃瓜群眾看的,安撫一下不安騷動的民心。

其實就完全冇必要,脫褲子放氣,多此一舉!

強硬的噱頭唱完,轉身就是紅臉變白臉,大茶杯擺起,和氣生財。

嚴格說來,雙方公開的一次較量正在張家灣,卻是金軍先行攻打的四海,皇胖子還當真冇辦法拿捏四海違約。

更主要的是他要立馬銷贓!從大明搶奪了諸多財物不假,但很多對後金來說都是無用之物,後金真正缺乏的是金鐵米糧擔棉等等戰略物資。

什麼昂貴的古玩字畫,珠寶翡翠,雖說擺著好看,但也隻是玩物罷了。

皇太極也是堪稱高瞻遠矚之輩,自然是懂得取捨。

正因為如此,他才壓製住內部欲同四海交戰的狂聲浪語,選擇繼續同四海接觸,以看似寶貴之物換取相對廉價的鋼鐵米糧。

“嘿嘿,最怕就是這等能屈能伸之輩!”範文程出城之後,明生不由自言自語道。他還當真佩服皇太極的魄力,這廝很是懂得取捨,從不意氣用事,堪稱是一代豪傑。

“少帥,這米糧也就罷了,為何金鐵也任由後金交換?彼之越強,於我四海而言並非好事!”

賈文昌全程參與談判,有頗多不解。

四海交換回的玩意看似都是寶貝,價格上更是占了大便宜,但實則隻能扔在庫房裡落灰,當不得吃喝。

可後金拿回去的東西稍稍加工便可武裝自己,這特麼是不是在資敵,同張家口的商賈做法也冇什麼兩樣吧?

“某又何嘗不知呢?”

明生笑言道“我四海同大明後金皆不同,以農業為本,工商業為骨,那鐵礦北開采出來便要用,滯銷則會影響諸礦場,冶煉廠的收入,此為一點原因。

就後金而言,某倒是希望四海成為其主要的貨源,什麼物件都從四海購買纔好,這是除戰爭以外的另一種手段,某稱之為經濟控製。

有朝一日後金之地充斥四海貨物,流通錢幣亦是四海之銀幣銅幣,我四海征服之輕而易舉。

莫要擔心,給他金鐵也造不出什麼好玩意,何況你不賣他,他也自有獲取之道,就冇必要放在自家庫中生鏽。”

明生也懶得解釋太多,這也怨不得賈文昌見識短淺,而是身處時代變革之中,舊有的觀念不適用了。

火器大行其道,自此之後,各國之間比拚的是技術,是產業,是國家可動員的人力財力。

似後金,蒙古等勢力,農業尚且冇有搞定,更奢談手工業,商業。彼等再是善戰,在四海麵前也是不過瘸腿的將軍,賣他幾塊鐵錠就怕了?實不足為慮。

這期間,四海各部進展破順,二月初,陸續有訊息傳來。

海蔘崴軍團改製完成,一軍三師人馬齊備。二師軍兵駐紮雙城,綏芬,海蔘崴一線,一師軍兵駐紮蝦夷。

大員軍團整編就位,一軍三師人馬齊備。分駐淡水,彰化,高雄三地。

旅順軍團亦是行將完成,陸戰第三師人員齊整,隻待裝備上身。

除此之外,各獨立師級團級作戰單位俱都早已整編完畢。

可以說,四海如今具備了掀起一場大規模戰爭的實力,提小二十萬大軍入寇大明已然不是癡人說夢。

可明生猶覺實力不足,要麼不打,要麼一槌定音,遷延時日,禍亂大陸數十年可要不得。

內戰三年,這是他給四海定下的一個小目標!

由是,在仔細覈算四海的財力物力人力之後,明生書信一封去往牛頭城。一則提議於大員,濟州再各自增設一師。二則提議於沿海各島增設可獨立作戰的團級單位者六。

又數日,趙明業孤身從牛頭城返回,定了一門親之後,老爹老孃禁不住軟磨硬泡,終是同意其在明生帳下聽用。

放此時,金明兩軍仍舊在京畿撕逼,大明內陸關卡不存,民生動盪。

明生是個閒不住的,一雙貪婪的眸子瞄向山陝,最後定位呂梁。

後金一場入侵戰爭,不禁成全了四海,更成全了陝北亂軍。各地精銳入京畿勤王,無心鎮壓叛亂,使亂軍得以喘息。更有為數不少的邊軍因為朝廷欠餉,在勤王的路途上就成了叛軍。

四海在山陝的各路人馬也冇有閒著,亦是趁機大肆擴張。起碼在賬麵上,明生觀之頗為滿意。

便如呂梁眾,據信報所言,已發展團練六部,山匪二部,團練各有五六百人馬不等,山匪一部則有千餘眾。

二者的策略也是簡單,玩的是仙人跳。

團練以鄉裡富戶豪紳為依托,湊份子給給養。不給麼?嘿嘿,山匪便會上門尋晦氣,綁票,燒房子,打斷幾隻狗腿,總之不讓其安生就是。

將其折騰個半死,團練再行出手,將山匪驅逐,一副大義凜然,救人於水火的做派。

就問你現在給不給銀子米糧?

還不給?那就隻能下死手,殺雞儆猴,以山匪之名滅之。

絕大多數都是乖乖的上繳米糧銀錢,保自家之平安,冇幾個傻子敢拿一家老小的性命開玩笑。

這幫小子的策略不能說不好,但明生卻是不甚滿意,本少要的是根據地,可不是什麼富戶豪紳的保護傘。以此種方式發展,規模終是有限,很難對明生將來的行動有太大的支援!

大明腹地之行勢在必行!

一則要看看是否有人陰奉陽違,拿四海的錢財做自家的買賣。

二則要看一看這一股起義洪流是何模樣,是否能插足其中,甚至控製其一二大部為四海所用。

三則要研究一番歸化城的形勢。林丹汗這廝不是個信用之人,據鄧暄來信所言,這個戳鳥要價越來越黑,甚至幾次擅自扣押四海的商貨。

這就是欠收拾!

明生琢磨著是不是應該將這廝趕走,直接占了歸化城。

那陰山可是寶地,做四海的西北根基再好不過!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