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曆史 > 明生傳 > 第415章 初聞黃虎

明生傳 第415章 初聞黃虎

作者:庸石君 分類:曆史 更新時間:2024-03-16 00:15:30

-

[]

呂梁山脈積翠山天王寨。

此即四海呂梁眾大本營。深居山中,夯土為城,立木為寨,東距太原府兩百五十裡,西距榆林鎮三百四十餘裡。

匪首號約“花斑豹”,天狗王座下八大金剛將之三。

真名任騰飛,少校軍銜,隸屬暗訪司延綏廳,特務頭子一名,手下有四海正規軍百三十人,外圍幫眾匪徒千二百餘眾,若是家眷算在其中,可達五千人口。

為呂梁山近佐頭一號悍匪,遠近皆知,小兒聞之止啼。

這廝最近遇到了一件煩心事。西三百裡有縣名米脂,最近出了一名猛人。

綽號“黃虎”,真名張獻忠,邊軍出身,有用力,性剛烈,嘯聚十八寨鄉民,舉起義旗,造反了!

這本同花斑豹冇一毛錢的關係,山陝造反者多如牛毛,哪天冇有扛著鋤頭起事之人纔是怪事。

但恨就恨在張黃虎看上了花斑豹這一夥悍匪,千餘人馬,而且是馬六步四,以騎兵為主,這特娘就是妥妥的精銳,窩在山中著實可惜,何不跟老子一起造老朱家的反?

派出使者數次延請,不果!

開玩笑,任騰飛怎會看上黃土坑裡的一土鱉,五層樓高的戰艦看過冇有?人頭大小的炮彈挨冇捱過?彆說一個二當家,就是大當家也不皺皺眉頭。

客氣婉拒,我乃天狗王座下,您造您的反,俺當俺的山匪,兩不相擾。

此時的張獻忠剛剛起事,人馬不過三千,還都是扛著鋤頭的老農出身,缺衣少食,騾馬不過百餘匹,哪裡敢於招惹花斑豹。

不過卻不妨礙這廝尋呂梁眾的麻煩,最近時有被保護之村鎮被不知名匪徒洗劫,不肖說,肯定是黃虎這廝所為。

山匪也是要吃飯的,需要孝敬,這錢財自然是從各處的富戶中出,不客氣的說,西至黃河,東至汾水,北至興縣,南達中和縣,方圓百五十裡之地都是呂梁眾的勢力範疇,皆受花斑豹的保護。

此範圍也是四海團練的集中之地,分片巡鄉,維持本地的治安,清剿小股匪徒。

於大明而言,山賊肯定是非法的武裝,但團練就很難說,介於黑白之間,屬性灰色。

畢竟不是太平之地,本地的豪紳結寨自保也是官軍的一種補充,在大明地方官看來,屬於灰中偏白,隻要不鬨民亂,由著他去。

故而,在這一片地域,除大明官府之外,還有著一套暗中的統治秩序,團練征糧征餉,而後在暗中上繳部分與天王寨,再加上四海貼補一些,時不時又轉移走一部分貧困的百姓,總體上日子還算過得去,並不似其他地界恁般紛亂動盪。

晉陝交界之地,溝壑縱橫,望山跑死馬,當地的團練圍剿多日,也未曾尋到賊匪一根毛。

這就令任騰飛很是惱火,派人四處打探張黃虎在哪裡活動,想著來一場黑吃黑,弄死這廝算逑。

不過這幾日卻是不能行動,無他,四海當家人,大少趙明生要來,而且隨時肯定抵達。

具體來意不知,但將山寨拾掇一番是起碼的,那軍兵也要洗洗頭唰唰衣服,將身上的二斤泥搓下去,虱蟣都特孃的要清理一下。

天高皇帝遠,就不要指望軍紀軍規執行的一點折扣都冇有,那是苛求了,不現實。

這一日,寨門大開,任騰飛奔出十裡相迎,將明大少一行人迎入寨中。

虎皮交椅換主,明生高坐其上,背後有關公綠袍泥胎像,關平周倉居左右,條石鋪地,身下兩旁各排列十餘把交椅,賊匪氣息撲麵,忍不住就翹起二郎腿,喝道“軍師吳用何在?可曾見到我家晁蓋哥哥?”

劉興祚,孔有德翻了一下白眼,閉目不語,少帥要抽風,戲精上身,千萬不能配合他。

“哥,話本看多了吧,晁蓋冇有,小爺趙明業在此!”

狗弟趙明業看著泥胎像嘖嘖稱奇,一路行來,這廝總算開了眼,見識了大明的大好山河,此時入得天王殿,便想起了梁山聚義的橋段,當真是心潮澎湃,不能自已。

“一邊去!”

明生稍定心神,問道“興祚,有德,咱們的軍兵來了多少,尚有多少未曾到達?”

“回少帥……呃,回稟天王,警衛兩營人馬分散前來,目下已至六成,其餘四成料兩日內可陸續抵達。”劉興祚拱手言道。

明生來呂梁,攜兩營人馬計千五百餘人,以連為單位分散趕路,帶將劉興祚,孔有德,賈文昌,狗弟趙明業。

孔有德最是悲催,率部投了四海,自家三千人馬被肢解,分散在旅順,廣鹿島,濟州等地整訓,本料想自己會被閒置一段時日,在濟州接受什麼軍官再培訓。

不曾想明生大手一拍,便糊裡糊塗的跟著來至呂梁。

一路走來,卻是嚇壞了這鐵塔大漢,無它,四海的水太深,海上是四海的地盤不提,及至內陸,河中有舟船接應,官道有車馬相隨,吃住皆有安排,這特麼在大明究竟是佈置了多少明裡暗中的後手?

入得呂梁山中,好傢夥,連營結寨,有山匪不下千人,還特孃的以騎兵為主。

這就不是一般的嚇人,而是很嚇人,說他趙氏冇有造反之意,傻兒都不信。

“任騰飛,你且說說目下山陝形勢如何?可有何難處?”

任騰飛見少帥見問,不敢怠慢,急忙拱手言道“回稟少帥,哦,不,是天王。

去歲陝北全年滴雨未下,大旱,饑民相食,倒斃於野者無算,明廷賑災之糧杯水車薪,米糧貴至鬥米兩銀。可以說,陝北之地赤地千裡絕非虛言。

據某所知,司長鄧暄轉陝民北上者過兩萬之數,皆是青壯男女,具體是留在沙爾沁,還是發赴瀚海不得而知。

太行眾吸納流民五萬餘眾,大部分轉運至外海,有千餘善騎射之人被留在山中為軍,目下太行眾已有部署兩千六百餘。

我呂梁眾轉移流民三萬餘,俱都發赴滄州外海。目下呂梁有軍兵千二百六十九名。

團練有四處,各有鄉勇四百餘人,分置臨縣東嶽山,興縣大蛇寨,嵐城黑龍窪,中和南川堡,大略可控製三縣之地。

若說難處麼?

便是米糧短缺,我軍自用足矣,但是外圍的團練卻是冇有這般的待遇,一日兩餐,以粥為主,少有肉食,鄉勇戰力堪憂。

此外,賊匪日盛,常有饑民萬數四處就食,所過之處,米糧皆光,村寨凋零。

就呂梁而言,已有十餘村寨被毀。

團練人少不敢出兵,我軍又救之不及。就算是阻截到饑民,也是以驅趕為主,不敢大興殺伐。”

明生不禁眉頭深鎖,難啊,任騰飛所說的饑民,實際上就是明廷所說的暴民。

家中無食,誰也不甘心就被活活餓死,隻能在壯丁引領下外出去搶,走到哪裡吃到哪裡。

那被就食地界的百姓也便成了饑民,人愈聚愈多,自然有野心之輩咆哮而出,振臂高呼。

由是,饑民便成了暴民,百姓便成了賊匪,一路走一路搶一路殺,秩序無存,人心相叛。

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除非有足夠的米糧,要不然就是相互殘殺,直至殺光為止。

“民亂呢?某聽聞起義之軍多達百餘部,有部眾二十餘萬,當真如此?”明生雙眸微眯,沉聲問道。

“何止!”

任騰飛咧嘴苦笑道“大大小小的起義之軍不下兩百餘部,這還不算似我等這般的尋常山賊河匪。

延綏之西以闖王高迎祥為首,老回回,革裡眼,曹操等等,有大小頭領近百人,各部少則數百人,多則萬餘人,烽煙遍地,無一處不征戰。

延綏之東以王嘉胤為首,擁眾三萬餘人,在陝北神木,河曲近佐駐紮,欲要入晉就食。

最近又有兩部起事,且壯大極為迅速。

一者榆中黃來兒起事,此人米脂人士,本名李鴻基,初為驛卒,後為甘州邊軍,因有勇力升把總。

於勤王途中鬨餉,殺官起事。短短數月之間,已然聚集部眾四千餘人,縱橫呼嘯,官軍不能治。

一者米脂黃虎起事,此人亦是米脂人士,本名張獻忠,綽號“黃虎”,曾為邊軍,有勇而善射。

在米脂聚眾起事,聚眾三千餘,攻縣奪城,數次擊敗官軍圍剿,一時風頭無量。”

……米脂出人才啊,明生忍不住暗暗吐槽。

明末農民起義兩大領袖都出自米脂,這若是冇有後金搗亂,搞不好米脂便是如今的鳳陽,大順李氏政權的祖地。

彆人明生可能不甚明瞭,但李自成,張獻忠二人想不知道也不成,真正掀翻大明的,不是蒙韃,也不是大金,是這二人纔對。

一個大順,一個大西,徹底將大明的最後一滴骨髓榨乾,使得後金安穩無虞,可以長驅直入。

當然,你不能說二人有罪,都是亂世求活之人,時事造英豪。都是窮**絲,能折騰至那般地步,明生也是佩服的很。

不過麼?此一時彼一時,四海在此,由不得天下走到那般田地。

“天王,黃虎這廝不地道,前番招攬屬下不成,卻是動起了歪腦筋,屢次前來我呂梁的地界撒野,屬下欲攻之。”

不待明生有所言語,任騰飛便拱手言道“陝地乃是大爭之勢,想要安穩發展無異於癡人說夢。

然則官軍的力量亦不能小覷,實際上流賊遇官軍,敗多勝少。

剿滅黃虎不難,但恐招致官軍注目,反而害了天王的佈置,還請天王定計。”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