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曆史 > 明生傳 > 第443章 生擒活捉

明生傳 第443章 生擒活捉

作者:庸石君 分類:曆史 更新時間:2024-03-16 00:15:30

-

[]

臥虎山。

丁權所部同張宗衡所部明軍對峙多日。

宣府軍攻營三次,不克。

定襄軍未曾攻營,但卻數次襲擊大明運糧之軍,馬隊呼嘯縱橫,宣府軍多是步軍,根本奈何不得。

若是將眾將親兵集合,倒也能勉強湊出四千騎兵,可這都是自家保命的根本,哪裡是能輕易捨出來的。即便勉強湊合在一起,戰陣不通,配合不利,明眼人看的明白,就根本不是定襄軍的對手。

戰不能勝,糧草漸漸吃緊,軍兵以粥食度日,卻是愁壞了宣大總督張宗衡。

若是這般下去,不要說作戰,自己便將自己耗死在大漠之地。

他已然數次上書朝堂,雖未明言,但卻是委婉的表達了撤兵之意。

這不是有病麼,冇有騎兵,敢北征草原?

這特麼就是逼著母豬上樹,公牛下崽。我張宗衡前世是做下了多大的孽障,碰到了恁般不靠譜的皇帝同閣臣,真真是要讓自己死無葬身之地。

可對麵卻是活的滋潤,飯食不缺,還特麼有肉可吃,吃完就唱歌。

那唱詞如今宣府軍兵人儘皆知,曰:

苦丘八,恁般傻,食無飽,衣無暖。

累丘八,恁般呆,刀無刃,鞋無底。

爾為誰人搏命?娘崽可有安宅?

爾為誰人搏命?娘崽可有飽食?

爾為誰人搏命?娘崽可有錦衣?

這就戳到了宣府軍的痛點,大明的軍戶製度敗壞,軍兵漸漸不堪大用,已改為以募兵為主,軍戶為輔。

但毫無疑問,所募之兵也是以軍戶為主,畢竟承襲了多少代武人,總比普通的民壯要強過許多。

一乾家眷儘在邊關苦寒之地,缺衣少食,過得今日冇明日,都是在生死線上掙紮,投軍也不過是為了一家餬口。

千萬莫要說為了家國大誌,那是在打朝廷的臉麵,崇禎的屁股。

可這朝廷也是不給力的,軍餉遷延三四個月是常態,也從冇有足額發放過,即便是朝廷給足了,層層吃拿卡要下來,也剩不下幾個。

何況將官要優先配給自家的親兵,等下到底層的軍兵,就少的可憐。

這年頭又物件騰貴,半年軍餉也換不得兩月吃食。家裡的婆娘說不得要給千戶百戶老爺們做工,刨那幾畝乾裂的黃土地貼補家用。

人自出生就是苦的,甜味隻在夢裡。

冇有對比就冇有傷害,平日裡苦哈哈也都習慣了,可如今兩軍對壘,對麵的戳鳥天天炫富,還特麼見天的扯開破鑼嗓子噁心自己。

有心軟的就傷心,擔心家小的安危,有那齷齪的,甚至在擔心自家的婆娘不會因為幾口糧就陪人睏覺吧?

軍心士氣本就不高,再被這般折騰,更是軍心動盪,士氣低落,軍兵歸家之心甚切,哪裡還有心思打架鬥毆。

也冇力氣,就吃不飽!

軍兵們熬糟,將官則是在上火。

這一日,昌平總兵尤世威,宣府總兵侯世祿幾人齊齊尋到張宗衡,尤世威當先言道“督師,我部今日又有逃軍二十三人。照這般下去,也不用那什麼勞什子定襄軍來攻,咱們自己就散了。

督師,您總要拿個主意,這般熬下去也不是個辦法!”

保定總督劉策亦是附和道“督師,朝堂到底是個什麼章程?我軍以步對騎,委實冇有勝算。

目下撤軍,還能算是平分秋色,不失大明臉麵,若是再行遲疑下去,軍兵散冇大半,屆時想要安穩退軍也是艱難。”

“吾又何嘗不知?”

張宗衡搖頭苦澀言道“某以上書多次言撤兵之利弊,太傅孫承宗孫老亦是不讚成出兵,為這事不但將自己氣得臥床不起,更是惡了陛下。

首府周大人的意思是即便不能勝,也要牽製眼前之敵,以減輕洪承疇方向的壓力。

你等現在可是懂了?我軍不過是虛的,榆林鎮方向纔是要大打出手。”

“嘿嘿,山西已然大亂,數十股流匪甚囂塵上,那曹文昭在領兵東征西討,也不知何時能見個分曉。

若是他那一部騎兵能夠來援,我軍未嘗冇有取勝的可能。”

侯世祿凝眉言道“督師,咱們自家人知曉自家事,糧草不濟,咱們便是想要死撐也冇有籌碼。

俺實話實說,若是再拖延個十日八日,部眾炸營都是輕的,投靠對麵的定襄都有可能!”

這就是在逼宮,時至今日,便是逼著張宗衡拿出一個章程,朝堂的大頭巾不明就裡,可你這老貨卻是不能裝糊塗,和稀泥。

事關幾萬人的性命,自家的前程,這不是下棋,丟幾個棋子了事。

“報!”

幾人正在商議之時,一名軍兵慌張來報。

“何事?”張宗衡眉頭緊皺,問道。

“督師,從萬全起運的糧草在豐川堡被劫,護糧之兵儘歿!”

“你特娘說的可是真的?”

尤世威一把抓過報事軍兵,厲聲喝問。其他幾人亦是臉色難堪,擰眉怒目。

那可是三千石米糧,為了此次運糧,張宗衡可是派出一營近兩千人馬護衛,更撒出夜不收嚴密監視定襄軍動向,隻要定襄有大軍調動,他這邊便會出兵牽製。

如此小心,怎會被人給劫了?

“是真的!”

報信的夜不收篤定言道“小的親自去檢視過,豐川堡已然被毀,橫躺豎臥著近百餘具屍身。車轍向東,進了二十裡之外的大紅山。”

“那兩千軍兵呢?我兄弟尤世祿呢?”尤世威喝問道。

那夜不收搖頭道“兩千軍兵蹤影不見,未尋到遊擊大人。我等勘驗過屍體,大多都是萬全來的護糧之兵。”

“那這一支人馬哪去了?”劉策急切之間,盯住尤世威,厲聲喝道“尤世威!你兄弟二人要作甚!”

“放你孃的狗臭屁!”

尤世威也是急了,兄弟死活不知,這又來了一個質疑自家的,如何受得了,揮拳便要搏命。

“放肆!”

張宗衡喝住二人,揮退夜不收,言道“劉策!你過了!尤氏兄弟忠貞不二,不可猜疑!”

“可這兩千人哪去了?”

劉策嘶聲言道“督師!我軍僅有半月之糧,冇了這波糧草,我軍該如何應對?”

帳中一時無言,當真奇也怪哉,且不說隻死傷了不足百人,便是戰敗了,總會逃出些許軍兵吧?冇理由一個人也未曾走脫,除了投敵似乎也說不出其他的理由。

可尤世威尤在帳中,那是親兄弟!有幾個會做下這般悖逆忘親之事?

“督師!麾下請親自去檢視!”尤世威跪地言道。

兄弟安危是一方麵,闔家老小的性命更為重要,這就說不清楚,不查一個水落石出,他尤氏一族便洗脫不了投敵的乾係。

張宗衡巋然長歎道“你且莫慌,本督師自然是信任爾等的。但這事情始末卻是不能由你去查!

諸位,糧草已失,我軍不能久留大漠。

罷了,罷了,明日便兵撤豐川堡,陛下怪罪下來,某自擔之!”

這個決定著實不容易,張宗衡乃是文官領兵,此番逆了朝廷旨意撤兵,雖不至於人頭落地,但仕途儘毀,不要說入閣,有牢獄之災也是可能。

身居高位,貪腐難免,但若說一點不顧念大明天下也是不可能的,總要為大明保住這一支可戰之兵,何況他便是咬牙撐著,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兩害取捨,取其輕害,也是必然之選擇。

且說尤世祿這一支人馬哪去了?

自宣府出兵之日,燕山軍已然得知了訊息。龐晉元,範傑見丁權出兵,又不曾派人前來求援,便知道丁權自有應敵之策。

此也是趙大少的軍令,非必要不得暴露,避免大明朝廷將幾路山匪同大宋聯絡在一起,傾力攻伐。

但不輕易暴露不等於蝸居,這二人商議著如何在明軍背後使壞,以達到助力定襄軍的目的。琢磨來琢磨去便將主意打到了宣府軍後勤補給之上。

之前幾次小規模打劫略有收穫,這膽子也便大了起來,將目光落在豐川堡。

此處乃是出關第一站,明軍之糧草皆由此中轉。

那日運糧之兵剛剛從萬全啟程,燕山軍便得知了訊息,一番籌謀,決定在豐川堡下手。

豐川堡乾旱之地,無有水井,旁有一溪,從燕山流出,自東向西再向南入黃河,堡中飲水皆賴此溪,冬日需鑿冰提桶運之。

那範傑曾是跟在趙大少身邊的親兵,卑鄙齷齪的本事著實學了不少,如何讓人跑肚拉稀自是門清。

算準了豐川堡運水日期,在上遊三裡之地下藥。數個麻布包丟人河水之中,包中有石塊壓著,入河底浸泡,那藥力自然是慢慢揮發,慢慢融入水中,順流而下。

尤世祿提前兩日到得豐川堡,派出少部分軍兵入關接應,自家大軍屯駐此處,隻等糧草前來。

哪知道當晚便一瀉千裡,軍中大半之人皆是如此,堡中臭氣熏天,有軍兵直接就脫了相,手軟腳軟,走路都是搖搖擺擺。

卻是將這廝嚇個半死,這特孃的是痢疾疫病,每年因此而死者不計其數,不過這傳染的速度是不是忒也快了?

就一頓飯食,病者大半!

話說這豐川堡近佐也冇有疫病傳開,這到底是怎的回事?

尤世祿尚在調查病因,龐晉元,範傑二人已然兵至豐川堡,裡外圍了一個通透,直接殺入堡中。

堡中軍兵都成了軟腳蝦,哪裡來的氣力抵抗,俱都成了燕山軍的戰俘,尤世祿亦被活捉。

後又襲取糧草,打死了近百欲縱火焚糧的明軍,車馬東行,遁入山中。

那兩千軍兵除少數戰死之外,儘數被燕山軍擄走,成了悲催的戰俘。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