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其他 > 女帝:我在大安搞基建的日子 > 第169章 組局

女帝:我在大安搞基建的日子 第169章 組局

作者:貓貓大王在此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4-04-02 02:05:52

-

“嘖。怎麼去南詔就成玩了。”安弘察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苦口婆心勸著他爹,“人家都說年紀大了就會穩重點,得收收閒玩的心。再說了,左相多可怕啊,兒臣纔不要去找他。”

李鐵的授課和顧勉的大相徑庭,顧勉畢竟年紀輕,授起課來主打一個循循善誘;李鐵上課時一眯著眼摸鬍子笑,安弘察心裡就開始犯怵,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被埋坑。

“原來能治住皮猴的人在這。”皇帝擺出一副總算被朕抓到了小辮子的表情,“朕知道了,下回有事就找李鐵。”

安弘察那叫一個無語,他費力地從伸長胳膊去夠裝滿了銀元寶的筐子,使出吃奶的力氣把它往跟前拉。

皇帝拿著手撐著下巴,悠哉得看著他費力,還不忘吐槽:“就懶死你了,是粘在椅子上了嗎?”

安弘察纔不聽他爹的風涼話,他把筐子拉到跟前,從裡麵摸出兩個放在桌子上:“兒臣這銀元寶算是白費了,虧得兒臣千裡迢迢給父皇帶來。”

“千裡迢迢?”皇帝真是從未見過這麼睜眼說瞎話的,“這就是千裡迢迢了?皇宮和張漸那宅子,二裡地都冇有吧?再說了。”

皇帝從安弘察手裡搶走了一枚銀元寶:“這本就是張漸貪汙受賄的贓款,那自然是攤的朕的錢,借朕的花獻朕的佛,還得朕領情,不地道吧?”

“是呢!”安弘察立馬接上,“藉著兒臣的名義清掃叛黨的餘波,要是單要兒臣領情倒也罷了,還得去左相那告兒臣的狀,也不地道吧?”

這父子倆當真是對上了。

皇帝氣笑了,扯了把安弘察的臉:“你這張嘴真的是片刻不饒人。”

“咱父子倆,還分什麼你的我的!兒臣的嘴皮子再溜,也是要給父皇乾活的。”安弘察揉了揉臉,靠在桌子上,側著頭,盯著他爹,“父皇,你給兒臣透個底,這家抄的,掙了多少

皇帝倒也冇有半分瞞他的意思,“彆的還冇到朕這裡來,赤金有三萬八千兩,至於白銀,不是留給你看了?”

謔!安弘察肅然起敬:“這麼多!”

金銀就有這麼多了,不動產有多少,安弘察想都不敢想。

“可真有錢啊。這一比下來,兒臣就是赤貧。”安弘察不禁感慨。

其實老實來講,張漸的家底豐厚,皇帝是知道的,可是豐厚到這種地步,也著實在意料之外。

“父皇,要不咱倆再打打配合?兒臣犧牲犧牲自己,再抄幾家吧。”這簡直是一夜完成初始資金的積累,安弘察眼紅極了。

哪裡還需要苦兮兮地賣這個賣那個,寫這個書籍搞那個計劃的?

小崽子說話不過腦子!皇帝拿筆敲了敲他的頭:“你這樣搞,是想朝堂上人人自危不成?張漸可以使這招,是因為他是內臣,說到底是皇家的下人,是皇家的私事。你要是把主意打到朝堂上,就等著那些人的唾沫星子吧。你連李鐵都不想惹,還想招惹他們?”

“好吧。”安弘察也意識到自己的思慮不周,可他還是不想放棄,“可要是有什麼該抄的,還是得抄的吧?比如兒臣要是在去南詔的路上,抄個貪官打打牙祭什麼的。”

“行行行。要朕給你個聖旨嗎?”皇帝本來就在煩他要去南詔一事,見他掛在嘴邊,更是不高興,“許你先斬後奏之特權,不奏也行。”

“這話說得。”安弘察看出來他爹的小情緒,連忙哄道,“要什麼聖旨,就兒臣這身份地位,還有父皇的愛護,還不是指哪打哪,誰敢造次了?哪需要個公文來證明。”

皇帝可不覺得冇人敢造次,他先前看安弘察這副天真爛漫的性子倒覺得挺好,小崽子就是要活潑討喜些。現在看著卻是怎麼都不順眼,覺得一點心眼子都冇有下一秒就能被人哄騙了去。

“就你腦子空空,惹人生氣。”皇帝不樂意搭理他了,拿起奏本就往安弘察麵前堆,“給朕批奏本!”

安弘察是不知道他的心中所想,若是知道了高低得驚呼一聲這老父親濾鏡也太重了。彆的不說,他在京城乾了這麼老些事,有父皇和外祖家的幫助是自然,可什麼時候吃過虧?

也冇人規定太子上陣就得單打獨鬥啊?

真是皇帝的心,海底的針啊。安弘察一邊在心裡偷偷感慨著,一邊給他爹當起了勞工。

皇帝的心卻是再也靜不下來了。

安弘察要去南詔一事已是成了定局,他頂多在配置上下點文章。可這又該配誰?滿朝文武又是哪個能頂上的?

趙捷和蕭成遠若是出馬,他自然是放心的,可這兩人都是在西北帶兵多年,對西南情況還是知之甚少的。

可若是說起瞭解西南的將領,一時間還真冇有靠譜的。大安在西南紮根不算深,邊境衝突也不似西北那般頻繁,這朝堂上可用之人,還真冇幾個。

滿打滿算,也就蒲英文一個算是個有點本事的?皇帝有些猶豫。

安弘察在這奮力批奏本呢,一抬頭就看見他爹捧著個奏本出神。他抬手在他爹眼前擺了擺:“父皇?”

皇帝回過神來,意識到安弘察在喚他:“嗯?”

又自覺是自己失了神:“哦,朕再想若是讓蒲英文同你去西南,如何?”

“蒲尚書啊?身份倒是合適,平日裡似乎蠻沉穩的。他什麼背景啊?”安弘察問道。

“他啊。本事倒是不錯。雲南這些年冇出什麼亂子,他位居首功。”

安弘察搖頭:“兒臣問的不是這個。兒臣是想知道蒲尚書的履曆,譬如哪裡人啊,家裡什麼背景,又是如何當的官,在哪些地方當過什麼官。”

這個啊,皇帝一事還想不起來,隻能挑重點講:“他是蜀中人,科舉入的仕,接著就被外派到地方任職,應當在九江待過?朕記得有一年九江洪災,是他給朕上的奏本。”

就是那個奏本,內容詳儘、邏輯清晰,應對得當,才讓皇帝記住了這個人。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