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其他 > 女帝:我在大安搞基建的日子 > 第338章 王選調任

-

一提到蕭成遠,安弘察想到的卻是另外一件事。

“額......”

“怎麼吞吞吐吐的?”皇帝頓時好奇起來,“又發生什麼朕不知道的事了?”

一個又字,道出了八卦心。

崽崽歎氣:“就還是蕭佩那事,懷遠將軍與兒臣講,蕭佩在家中鬨著要嫁給兒臣。”

皇帝的笑聲震天響。

“該!”他笑得眼淚都要出來了,“叫你收人家狼牙,現在好了吧!”

安弘察:......

“現在怎麼說?要父皇給你出麵擺平嗎?”皇帝已經笑得摸出帕子擦眼淚,又想端起茶盞喝水,可惜手抖得不成樣子。

有那麼好笑嗎?

“已經處理了。”

“怎麼處理的?把蕭佩剁了嗎?”皇帝笑得更歡了。

“不是。”安弘察態度異常誠懇,“父皇,您老能不能告訴兒臣,到底有什麼好笑的?”

笑得安弘察腦海中隻有一個不合時宜的形容詞——花枝亂顫。

等皇帝緩過這一陣,又是一會兒。

他也終於喝上茶了:“朕看成遠今日看見朕還算是坦然。”

“兒臣和蕭佩說清了,不可能許他什麼的。”安弘察無奈,“狼牙也還與他了,不日他們這批學子都會被外放曆練。”

“真不收啊?”皇帝有些遺憾,“朕還指望看熱鬨呢。”

譬如後院起火什麼的。

這唯恐天下不亂的心真的是毫不掩飾啊:“兒臣留他做什麼?好好的少年將軍,被兒臣折了翅膀鎖在牢籠裡,何苦。”

鎖在牢籠。

皇帝臉上的笑容陡然消失:“你也覺得?”

安弘察手撐著麵頰,非常平靜地看著她爹:“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這覺悟。

皇帝輕吸了一口氣,又緩緩吐出:“朕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可冇有那麼好心態。”

被裹挾著捲入皇位之爭難以抽身,搭上了母妃、愛人,最後換來個鳥都不拉屎的破皇位。

“但先帝子嗣遍地,各個皆遠不如父皇,父皇繼位,對百姓來說是件好事。”安弘察看得很開,“人生在世,有得必有失,也寬慰不得。隻能說坦然接受。”

“也對。”皇帝也隻是悲傷那一刻,他抬手摸了摸安弘察柔順的頭髮,“若是不繼位,父皇也護不住弘察。”

吃人的皇宮,若是冇有帝王一路保駕護航,又怎麼容得下參天大樹的不斷生長?

一棵樹要長成遮風避雨的模樣,需要育種、生根、澆水、施肥,需要時不時的遮蔽、除草,需要十分的愛惜和嗬護。

——

皇帝重歸朝堂的第一次朝會,便接到了來自顧勉的好訊息。

漕運整頓已經進入尾聲,後續可由漕運管理司接手。

漕運沿線所有渡口的所有權與管理權皆相分離,渡口由朝廷設專司經營,所有者僅可享有一定分成。

當然所有者也可選擇將渡口的所有權出售給朝廷。

而朝廷對於漕運的定義,從政務,變成了經營。

這兩者有著極大的不同。

政務,求的是無功無過;而經營,為的是牟利。

漕運管理司的司長人選是由內委會提名的,名字報出來的時候,全朝堂都在偷偷打探皇帝的臉色。

工部侍郎王選,堅決要脫離太原王氏,幸虧左相聰穎,添了條新律法,纔算是求得個周全,保得陛下顏麵的那位。

如今若是被提名漕運管理司司長,王選也算是升職了。

“可。”

所有人心頭都是一鬆,陛下還是體恤老臣的。

“但漕運管理司不能掛在工部了。”皇帝接下來的話又叫人心口提了起來。

這是什麼意思?掛在工部可是太女殿下當時的意思。

這好像是皇帝父女第一回在朝堂上步調不一致,又有許多人在偷瞄安弘察。

“既然拓寬河道的活已經乾得差不多,往後都是掙錢的行當,掛在工部就不合適了。”皇帝的話說得乾脆,“掛在戶部也不合適,戶部是管錢的,左手掏右手像什麼樣子。”

那?

“這樣。王選,你出來。”

王選出列:“臣在。”

“既然內委會給你作保,朕就信你一回。”皇帝說道,“把運河管理司單拎出來,每年終交賬過戶部覈定,再報內委會。”

“弘察。”

“兒臣在。”

“以後每年年初,你帶著內委會,給漕運管理司下個考覈目標來。司長任期兩年,連著兩年均未達目標,就了他的撤職。”

“兒臣遵旨。”

這不能說是不重用王選。

他本就是工部侍郎,再往上一步,無論如何都相當可觀。

漕運也是個很難虧本的活計,這考覈目標如何,又是人定的,殿下向來寬厚,又有左相圓場,應當問題不大。

與其談論王選本身,運河管理司被單拎出來,掛在內委會名下,這一舉動更引人深思。

李鐵左琢磨右琢磨,都覺得這行事風格......相當太女殿下啊!

真的很徐徐圖之!

不知道是陛下被殿下傳染了,還是父女倆串通好了,還是兩者皆有之。

若是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要把漕運從戶部拎出來單管,那全朝堂必定要吵上天。

可現在呢,又祭旗的在前麵,有出力的在中間,有看起來和帝王不對頭的主事人在後,根本冇有大臣想要多問上一句,甚至都有些生怕被牽扯到的意思。

李鐵也在拿眼睛偷偷瞥太女殿下,被一旁的阮建安輕輕碰了一下,他心裡頓時有數,連忙低下頭去。

看來他的猜測不是空穴來風。

“顧勉。”皇帝又在點人了。

顧勉出列。

“你走之前,朕允你的一件事,已經被你用掉了。工部侍郎一職,也是先允你的,如今漕運大功一件,也算你坐穩了位置。”

“原本王選的職位,便由你來接。”

又是個穩妥的安排。

若是從顧勉的年紀來看,二十四歲便能坐穩工部侍郎的位置,是個人都要感慨一句升得快。

可若是細看他這一路的晉升,又說不出半點毛病來。

狀元郎出身,先入翰林沉澱,再與殿下授課,待殿下入朝後便調入戶部任職,主持育種、新修水利,後出使南詔,身先士卒立下不小功勞,回京後便接了修整火炕改善民生,緊接著就是臨危受命整頓漕運。

是穩紮穩打的一路。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