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科幻 > 千山記 > 第217節

千山記 第217節

作者:石頭與水 分類:科幻 更新時間:2024-05-10 16:59:14

都要操練起來。先守城,把閩地守的鋼澆鐵鑄,再謀其他。”

五皇子不是頭一天當差,他在禮部這些年,手段不是沒有。何況,他是實權藩王,收攏閩地官員,五皇子還是有信心的,五皇子道,“說一說這其他。”

柳扶風道,“依我所見,世間之事,用最簡單的分法,隻有兩樣,一則為權,一則為錢。這兩者,彼此密不可分。殿下,士農工商,訊息最靈通的並非官員,而是商賈。商賈溝通往來,不可小覷。殿下想剝開靖江王府的麵目,不從兵走,必從商走。殿下想一想,那些海匪由何而來?靖江王府養那些海軍是做什麽的?我朝其他地方海岸並□□頭停頓,更無海上來往,靖江王卻有一支如此出眾的海軍,難道是靖江王給自己留的退路?情勢不好,立刻跑路?”

“未嘗沒有這方麵的意思。”五皇子道,“不過,我聽說,在大鳳朝年間,海貿往來,十分頻繁,靖江王狡兔三窟,想來也有用海軍為海貿護航之意。”後麵這一條,是他看《神仙手紮》後自己琢磨出來的。

柳扶風露出贊賞之意,道,“殿下果然英明。”他來五皇子府自薦,不乏有孤註一擲之意。柳扶風對五皇子也是做過研究的,五皇子於清流中人望極高,在朝中做的也是實事,起碼,這不是個昏饋的人。起碼在柳扶風看來,是比大皇子強的。為人屬下的,誰不盼著有個英明的主上呢。柳扶風道,“正是如此。這些年,我時常令家下人在閩商那裏買些稀罕東西,多有海外之物。閩地未有海貿,如何有這些東西?可惜我能力微薄,未能順藤摸瓜,其間因果,還得殿下調查了。但,既不能再興兵戈,倘能從商貿封鎖靖江王府,如此必能削弱靖江王府。”

五皇子問,“扶風你平日裏這般關註閩地?”

柳扶風極是坦白,他道,“殿下,我不良於行,盡管是父親嫡子,但我不能當差領職,將來爵位怕也堪憂。如我這樣的身體狀況,不得不另辟蹊徑。”

這倒是實話。話至此處,五皇子道,“扶風你若有意,可願與我同往閩地。”

柳扶風蒼白的臉露出一抹輕輕淺笑,“屬下求之不得。”他自薦就是為此。

五皇子是個痛快人,那邊柳夫人也挺痛快,與謝莫如直說了,“我那兒子,人好,卻是有些憨,隻此一孫,扶風小時候極伶俐的孩子,後來外出念書,驚了馬,自車裏跌下來,腳就不大好了。他自來好強,非要過來,我想著,與娘娘也算相熟,就帶著他來了。”

謝莫如未料到柳扶風身有殘疾,看一眼柳夫人鬢間白發,以及比同齡人蒼老許多的麵容,想來不隻是柳夫人歷經坎坷的緣故。謝莫如道,“大難未死,必有後福。柳公子有這般誌向,想來不是平庸之人。”很明顯柳扶風去五皇子那邊自薦了,別個不說,膽量就好。

柳夫人不是不悲哀,嫡係一脈苦苦支撐,兒子無能,要靠殘弱的孫子出麵謀求出路……隻是,柳夫人此生,經過的悲哀之事太多,她依舊心緒平和,目光沈穩,道,“到我們這一步,除了自強,也沒有別的路走了。”

謝莫如道,“自強方是煌煌正道。”

柳夫人孃家就是葬送在英國公與輔聖公主手中,當然,現在輔聖公主與英國公府亦早煙消雲散,柳夫人自己與謝莫如卻頗有些惺惺之意。

謝莫如道,“不過,閩地到底是有些風險的。”

柳夫人道,“家中已有兩位重孫。”

話都說這份兒上,謝莫如也就啥都不說了。

皇室的教育很不錯,五皇子也頗有禮賢下士之風,親自送了柳扶風出門,柳扶風道,“殿下為主,我為屬,如何當得?”

五皇子道,“我孤陋寡聞,不知扶風之才,不然早上門去請教了。”

柳扶風謙道,“殿下過譽。”

那邊謝莫如也送了柳夫人出來,祖孫二人客氣的辭了去,已是晚飯時間。倆人用晚飯時,五皇子也不必侍女服侍,此方問,“柳扶風說你與他父親有恩,這從哪裏來?”柳扶風都是近而立之年的人了,柳扶風的父親,平國公世子,與他父皇一般的年紀。而且,別看五皇子對柳扶風不大瞭解,但柳扶風他爹,平國公世子,這是個眾所周知的拙笨人。他媳婦什麽時候還有恩於平國公世子了?

謝莫如給五皇子盛碗湯,五皇子忙接了,謝莫如道,“也算不得什麽恩情,是以前的舊事了,那會兒北嶺先生初來帝都,名頭響的很。柳世子家的事比較尷尬,他是元出嫡長子,他的母親就是這位柳夫人。這話說起來有些遠,東穆立國之初,平寧英衛四國公府,因功高賜爵,都是世襲罔替的公爵人家,柳夫人的孃家,就是前寧國公府王家,她是寧國公府嫡出,嫁入平國公府,算是門當戶對。隻是,後來寧國公府勢敗,寧國公府之事,皆因英國公府起。那時英國公府勢大,想來無人敢招惹,但平國公府也是膽小怕事,竟將生養了嫡長子的柳夫人王氏休棄出門,另娶虞氏。虞氏當年也是正房進門的,這些年生養了一兒一女,虞氏之子,也就是平國公世子的異母弟弟了,這柳二才學不錯,當年就是二榜進士,如今在戶部做侍郎,據說頗得太子青眼。虞氏還有一個女兒,就是宮裏八皇子的生母柳賢妃。這就是平國公的幾個子女了。要說這位柳夫人自被夫家休出家門,頗是艱難,後來,陛下親政,為寧國公府平反,隻是,寧國公府再無男丁存世,寧國公的爵位就此收回。可柳夫人是活著的,當初平國公府休她出門,現下也得將她接回去,繼續做正房太太。如此,原本做正房的虞氏,就成了二房姨娘。虞家門第不高,不過,他家也有女兒在宮內,就是去歲在地動中喪生的九皇子生母虞美人。”

五皇子忍不住,“這平國公府做的這事,也忒不地道。”當然沒好說,寧國公倒竈都是英國公幹的。五皇子問,“那你跟柳夫是如何認識的?”

“一說就說遠了。”謝莫如扯回話題,道,“就是北嶺先生初到帝都,柳夫人那時雖已重回夫家,也為兒子爭取到了世子之位。但,二房子女出眾,想來柳夫人與世子頗有些壓力。世子就想拜北嶺先生為師,也是加重自己身份的意思,平國公世子是個憨人,先是被人所騙,購了一幅假的清風明月圖丟了個醜,後來想見北嶺先生,日日在國子監外等著。那會兒北嶺先生正在國子監講學,隻是世間的事,不是有誠心有癡心就能成的。平世子資質委實一般,且他這出身公府豪門,北嶺先生多方考慮,不願意收他。我偶然知曉,在一次宴會上遇著柳夫人,就提點了她。清風明月圖當時是在萬梅宮完成的,北嶺先生的恩師薛東籬,在萬梅宮住過很長時間,北嶺先生來帝都,必要去外頭的梅林悼念先師。萬梅宮外的兩株梅樹,有一株是薛東籬手植。柳夫人知道這事後,讓平國公世子天天去照看萬梅宮的梅林,終於有一天遇到北嶺先生,被北嶺先生收為外門弟子。”

謝莫如道,“當時也是無心所為。”

五皇子道,“這也是善有善報,柳扶風的才學很是不錯。”就把柳扶風與他說的話大致同謝莫如講了講,謝莫如認真聽了,道,“別的倒是一般,嗯,從商賈貿易入手封鎖靖江王府,這是對的。”

五皇子道,“平國公府的子弟們倒還不錯。”

“寧可一強一弱,這樣都強的,再有平國公這樣無能的父親當家,少不了一場惡鬥,不然柳扶風的腳是如何傷的?”謝莫如厭惡道,“世間竟有平國公這樣的人。”

五皇子道,“天下什麽樣的人沒有,平國公這隻是拎不清,北昌侯才叫寵妾滅妻呢,你知道於湘吧?”

“就是上次牽扯入科弊案,大皇子找殿下替他說情,以前是大殿下伴讀,後來造過咱們府上謠言的那人吧?”謝莫如把於湘幹的事兒記得個清楚,何況於湘還有個了不得的老爹吏部尚書北昌侯。

“對,就是他。其實於湘是庶出,當年大哥選伴讀,北昌侯府是趙貴妃外家,父皇對北昌侯可是頗為器重的,有這兩層關係,就說從北昌侯府擇一子弟。按理自當是北昌侯嫡子,北昌侯硬說嫡子身子不大妥當,換了於湘。父皇倒是不管是嫡還是庶,既然北昌侯要用庶子,也隻得罷了。”五皇子說一回北昌侯的八卦。

謝莫如就問,“北昌侯與陛下什麽交情,他竟能坐到吏部尚書之位?”

五皇子道,“北昌侯原是父皇伴讀。”

謝莫如就都明白了,輕聲同五皇子道,“咱們分封到閩地,少不了有北昌侯的運作。”

“有就有唄,我倒願意早日分封。”五皇子道,“看看這兩家,就知禮法是有大用處的。”

謝莫如問,“那北昌侯夫人現在怎麽著了?倒沒見她出來過。”

“這就不曉得了,據說北昌侯夫人好佛法,不理凡間之事,也有說是身子不好,不見外人的。北昌侯也有個嫡子,不過早給他打發得不知道什麽犄角旮旯去了。”

謝莫如問,“北昌侯夫人的孃家呢?”⌒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五皇子有些不好提,輕聲道,“英國公府早沒了啊。”

謝莫如這才知道,北昌侯夫人是出身英國公府。

五皇子還以為他媳婦知道的,不想他媳婦是真的不知曉,謝莫如道,“這也難怪陛下對北昌侯府之事睜隻眼閉隻眼了。”

謝莫如又道,“北昌侯府這事不簡單,必有蹊蹺,不然,依北昌侯這等嫡庶倒懸,還不早送正室歸西。”

五皇子險給嗆著,道,“到底是元配夫妻,還有孩子呢。”

“平國公當年可也沒容情。”謝莫如問,“殿下知不知北昌侯妾室是什麽出身?”

五皇子哪裏知曉北昌侯府的一個妾室,自是不曉得的,謝莫如道,“趕明兒問一問行雲。”

“江姑娘曉得?”

“先時我們的生意裏,寶石占了大頭,這寶石,除了金銀樓,就是有錢人家女眷采買了。北昌侯府也是帝都顯赫人家,或者做過他家生意。”

五皇子道,“商賈可真是了不得啊。”

謝莫如笑,“凡王朝盛世,皆是商賈興盛的年代。士農工商中,商排最末,但的確是不能小瞧的。”

五皇子深以為然。

夫妻倆忙了一日,用過晚飯便早早歇下了。

倒是長泰公主府裏,李宣在與長泰公主商量,“明日你還是與母親一道進宮的好。”

長泰公主想了想,“這也是。唉,別人我倒不擔心,宮裏趙謝二位貴妃這會兒對五弟夫妻感觀正好,總會替五弟夫妻說話,我就是怕承恩公府又要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