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科幻 > 千山記 > 第448節

千山記 第448節

作者:石頭與水 分類:科幻 更新時間:2024-05-10 17:55:36

“何況,馮飛羽這樣高傲的人,哪裏會去為盜為匪。殿下隻管寬心,我朝名將輩出,哪裏還怕幾千盜匪!靖江王幾十萬大軍都勝了,今兒還為這個吃不下飯去?”

謝莫如給五皇子佈菜,道,“嘗嘗這白菇,今天二郎莊子上新送來的,叫廚下現炒出來的,鮮的很。”謝莫如對飲食一向要求很高,如湯點之類,廚下可以提前燒,但菜蔬之類,必要現炒方佳。

五皇子正當壯年,胃口開了,很是吃了兩碗飯才放下碗筷。

之後夫妻倆便研究起北靖關的捷報奏章來,近來五皇子手下頗多英才,謝莫如於政務上插手便少了。項大將軍一共往朝中發了四封奏章,其中三封是捷報,奏章上自然也寫了項將軍是如何退敵的,言語間頗是英武,謝莫如道,“這要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二郎神轉世呢。”

五皇子再憂愁也給這話逗笑了,笑道,“你越發促狹了。”

“倘無項將軍身死的戰報,端看這幾封捷報,都要以為他智勇雙全。可若真是智勇雙全,如何會身死關破。縱他死了,後下還有副將還有先鋒,倘有一位能撐得起大局的,北靖關不至於被盜匪所破。”謝莫如對比幾份軍功榜,“他這捷報上奏上來的有功將領,項家自己就有二子三孫,餘下的於副將、虞千衛、崔先鋒、吳偏將,這幾位皆是官宦人家出身。嗯,還有一位紀百戶,紀百戶,這竟是個犯民流放?”

五皇子在朝,知道的事就較謝莫如更多些,道,“這個紀百戶原是犯了殺人罪,被流放到北靖關為奴的,後來進了兵營,此次繅匪得力,便升了百戶。”

“這人不簡單。”謝莫如道,“這些請功的將領,唯他一人出身平民,且是罪犯流放,能得百戶之官,豈是容易的?”

五皇子頜首,“你說,這次朝廷用不用派兵?”

謝莫如笑,“殿下真是當局者迷,倘事情緊急,扶風、南安、忠勇,這幾個定已召進宮議事了,陛下沒用晚膳,不見得就是焦心北靖關之事。大殿下怎麽說?”

“大哥是主張出兵支援北靖關的。”五皇子道,“我覺著,再等等也無妨。像你說的,北昌府現下便要到降雪的時節了,哪怕真有個馮飛羽那樣的,隻要北昌府用冷水澆城,把城墻凍實了,那些盜匪一時也進不了北昌府。隻是苦了外頭平民百姓。”

“現下說這個沒用,該搶的早搶了。要叫我說,也是等一等纔好,不說別個,北靖關雖破,大軍也能剩下幾萬吧,這些兵集結起來,也是一股不小的戰力。再看看的好。”謝莫如也贊同五皇子的意見。

夫妻倆一直商量北靖關的事到夜深,方得休息。

穆元帝是第二日方召集的諸將領議事,這一天纔算是把守孝的柳扶風、南安侯一並給召來了,還有剛回帝都的永安侯,永定侯、忠勇伯,以及禁衛軍唐大將軍都來了。另外,就是年長皇子與內閣諸人。

議了半日,最終還是先準備好兵械,容後再說要不要往北靖關派兵之事。

北靖關第六封奏章來得不晚,間隔了十日,隻是,寫奏章的人身份比較低,不過一百戶而已。奏章是紀百戶寫的,頗有文采,敘事也清楚簡潔,大致就是,項將軍戰死,幾位副將、偏將、千戶、前鋒的也都死了,留下他們一些殘兵聚集在一起,紀百戶與其他幾位倖存的百戶、什長的聚集了兵馬,解了北昌府之困,具體下一部如何,還請朝廷做主。另外,斬首一千,活捉俘虜七百餘人的軍功。

與此奏章一並送來的,還有北昌巡撫的奏章,言語間對紀百戶頗多贊譽之詞,稱其有勇有謀,做戰勇猛。匯總了一下北靖關所餘將士三萬有餘,隻是兵械不足,希望朝廷及時補援之類的話。

朝廷緊揪著的一顆心總算能放下了,給北靖關的兵械已是預備好的,現下就可送去,但,朝中為難的就是,北靖關主將副將什麽的都戰死了,千戶也還沒發現有生還的,現下估計是幾位百戶做主,得有人領北靖關的兵馬啊!派誰去?

五皇子道,“與其派個不大清楚北靖關現狀的,倒不若以軍功論賞,那位紀百戶既有軍功,父皇可擢其官職,令其領兵!隻是,紀百戶再如何升遷,領大軍怕是不易。”

大皇子道,“五弟所言甚是,北靖關尚有三萬兵馬,領三萬兵馬者,起碼得是二品以上大將軍。紀百戶不過斬首上千,便是越級提升,我隻擔心他領千八百人沒問題,領大軍怕是難哪。”

柳扶風臉色有些蒼白,素色的指尖搭在深玄色的官服上,淡淡道,“但,北靖關兵馬地勢,也隻有在北靖關多年的將領方能熟悉。在此戰時換將,為戰事大忌。若將不知兵,兵不知將,倒不若讓熟悉的人去做。當年忠勇伯轉戰湖廣,亦不過弱冠之年,麾下將士也有數萬之眾。這位紀百戶,已過而立之年,論起來,比忠勇伯還年長些。臣掌兵之際,也不過紀百戶這個年紀。”

“忠勇伯天縱其才,紀百戶就不知有無這等才幹了。何況,當時忠勇伯身邊有李子爵輔助。”大皇子忽而靈機一動,道,“這事兒好辦,不若父皇也給紀百戶派個軍師吧。”

五皇子笑道,“大哥這法子好。”五皇子想讓李九江過去,也考察一下這位紀百戶。

穆元帝問大皇子,“依你所見,派誰合適?”

大皇子舉賢不避親,道,“北靖關冬天能凍死個人,軍師也得年輕力壯方可。原本李子爵有輔佐經驗,可聽說他在五弟府中任職,怕是抽不開身。依兒子說,父皇身邊便有能人。”大皇子舉薦的是趙時雨。

穆元帝笑,“時雨文章是好的,可是從未打過仗。”

大皇子很認真道,“李子爵原也是文官出身,未打過仗的,可輔佐忠勇伯就輔佐的很好。他們這些文人,做事細致,打仗的事辦不了,忠心是再不差的,何況,軍中不少軍械軍糧軍馬軍資等事,皆要細致人辦方可。時雨跟在父皇身邊多年,忠心無二,兒臣覺著,他是再合適不過的。再者,他去了,可以輔助紀大人整肅兵馬,北靖關到底是個怎麽回事,也能查個清楚。”

大皇子說的軍師,倒更似欽差了。

商議半日,穆無帝一半一半,令內閣擬旨,升紀容為四品信武將軍,整肅北靖關兵馬,嚴繅北靖逆匪。同時,著趙霖趙時雨為四品軍師祭酒,攜一應軍械赴北靖關,輔助戰事。

五皇子回府嘆道,“原是想讓九江去的,這回叫大哥搶了先。”原本覺著大哥是笨蛋,不想竟能同禦前紅人交好,真是人不可貌相啊!五皇子覺著自己不該小看任何人。

謝莫如道,“陛下緣何這般擢升紀將軍?”

“當此亂局,紀百戶既能聯合其他幾位百戶解北昌府危局,就是個有本事的。”五皇子將紀百戶寫回帝都的奏章抄本給妻子看,道,“你再看紀百戶寫的奏章。”

謝莫如一看便道,“文采不錯。”再往下看,尤其羅列軍功時,各人殺敵多少,不論是百戶什長,還是尋常兵士,皆的記錄。謝莫如道,“難怪陛下肯用他了。”

“我也是看了這奏章方舉薦的他,軍中剋扣軍功為常例,當年江南之戰能打得贏,就因我從無剋扣軍功之事,凡立功的,哪怕殺敵一人,也要記錄賞賜。因不剋扣軍功,將士得賞,便不惜命,仗便可打得。北靖關正值危難之時,有紀將軍這樣的人,總比換個老油條的好。父皇雖派了趙時雨去,趙時雨卻是文職。軍功上是無虞的,再說,沒麽個人,怕父皇也不放心。”

謝莫如道,“這個紀將軍是蜀人哪?”

“蓉城人,不知他是犯了什麽死罪,看他文采不錯,奏章上的字也是一筆鐵劃銀鉤,不知殺了什麽人流放的北靖關,我已叫人去查了。”

謝莫如便未多說。

大皇子此際是對趙時雨殷殷叮囑,“好好幹,待你大勝還朝,我也叫父皇給你封個子爵,一點兒不比那什麽李九江差。”

趙時雨:……這笨蛋難道不知道他們都是私下往來的麽!!!!

趙時雨死的心都有了。。。

◎思◎兔◎在◎線◎閱◎讀◎

☆、第342章??東宮之五

趙時雨一直在禦前行走,雖然幹的都是替穆元帝擬聖旨的事,也算禦前小紅人一個了。尤其,其為人謹慎,與大皇子來往從來都是私下的,在外頭,從來不會與大皇子多言一句的人。結果,就這麽給大皇子坑了一把。

當然,也不算坑。

畢竟,欽差也是正經實缺,尤其此次去北靖關,非穆元帝信重之人不能去的。像李九江吧,穆元帝根本就沒考慮過,趙時雨便是直接通過。

但,大皇子你也沒必要把倆人的關係暴露當下啊。

大皇子是這樣說的,“咱們都來往小二十年了,隻要不瞎的,誰不知咱們相熟啊。父皇也心下有數的,你就放心吧。”

放心個鳥啊!

這家夥以為北靖關那麽好去的麽,項大將軍這正二品大將連帶屬下一幹將領全都死光,剩下一小攝百戶來掌控局麵,這裏頭一聽就是有事啊!趙時雨倘這麽兩眼一抹黑的去了,自己都怕有去無回啊!

趙時雨埋怨大皇子幾句,還得讓大皇子把要送往北靖關的糧草兵械準備好,他特意去戶部查了一下紀百戶奏章上的數位有軍功的百戶的背景,至於什長小兵之類,戶部就很難查到了。

除此之外,趙時雨還特意去請教了靖南公柳扶風,畢竟,是柳扶風一力舉薦紀百戶的。柳扶風道,“這位紀將軍,有成為名將的味道。”

味道?

趙時雨很是請教柳扶風,“柳公爺是如何聞出來的?若有秘法,可否傳授下官一二?”

柳扶風一笑,趙時雨畢竟是禦前之人,柳扶風便與他多說幾句,遂道,“並非柳某說笑,柳某是以文官轉武職,其實,真正成就將階,是在領兵之後第四年的閩地之戰。在那之前,柳某隻能算是武官,而非將領。這位紀將軍,既能聯絡其他殘兵解北昌府之困,若此事皆他一力而為,已算得上半個將階。觀其奏章所列軍功,可知其為人。柳某舉薦於他,並非出自私心,他已經觸控到了成就大將的邊緣,所欠,不過天時。”

趙時雨狀元出身,自春闈奪魁,先經翰林,便轉至禦前,能在穆元帝跟前十幾年而無半分差錯,可知其本領學識都是不差的。倘換個人,可能覺著柳扶風在說些玄乎又玄的神叨話,趙時雨卻是細細思量,不禁感嘆,“柳公爺果然不愧我東穆軍神,下官受教。”

柳扶風先時說紀容有“名將的味道”,並非虛言,雖然趙時雨不大明白柳扶風對於紀容的判斷,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