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其他 > 社恐在古代 > 第14章

社恐在古代 第14章

作者:昔邀曉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4-04-08 01:21:54

-

林卻思量一番:“要不,不進宮了?”

正好昨日睡得晚,李暮不習慣身邊多了個人,他也不習慣,所以李暮睡著前他都是醒著的,還數著時間,算下來李暮和他都隻睡了一個半個時辰,不如把入宮的時間剩下來補覺,免得他又犯頭疼。

李暮睜大了眼睛。

林卻故意逗她:“還是你想去宮裏看看?昨日受冊冇時間,這次去可以慢慢逛。”

李暮搖頭搖得飛快。

林卻笑了:“行,那就不去。”

李暮去把入宮衣服換掉,不再追究林卻方纔摸她耳朵的事情,快樂的背影上寫著明晃晃的兩個大字——

好!耶!

林卻則叫人去同林晏安說一聲,讓他替自己入宮謝恩,皇帝若問起來,就說自己又病了,出不了門。

林晏安收到吩咐,熟練地帶上林卻的親王腰牌朝宮裏去。

他笑吟吟地同宮門口等候的太監說明瞭情況,那太監擺出憂心的模樣,彷彿關心極了燕王的身體,領著林晏安去見皇帝。

十二歲的少年,不驕不躁,不卑不亢,常有宮裏老人說看到他,就像看到了年幼時的燕王。

年輕的宮人不信,二者差太多了,林公子對誰都很溫和有禮,那燕王……

不敢說,不敢說。

“林公子腰間這枚玉佩可真精巧。”太監注意到林晏安腰間的白玉鳥銜花佩,誇道。

“這是母親送給我的。”林晏安想起自己收下這枚玉佩後,還被人摸了摸腦袋,眼底思緒不明,嘴角習慣性地勾著一抹淺淺的笑:

“我很喜歡。”

第十五章

三朝回門前,李暮對燕王府有了初步的瞭解。

這期間雖然隻有兩天加一個新婚夜,但李暮經曆了很多。

比如趙嬤嬤試圖讓她對燕王府的地形有個大致的概念,起手就給了她一張燕王府的地圖,說是吳管事給的,專門讓她認路用。

李暮打開地圖看了幾秒,安靜合上。

好大。

為什麽會有人住這麽大的宅子啊!!

來自現代的李暮被深深震撼了。

除了中軸線上一進又一進的屋子,東西兩側還有建築和花園,其中甚至有跑馬場和一個冬能湖心亭看雪,夏能劃船采蓮的湖泊,湖泊邊上還有兩座大到可以用來擺酒席的水榭。

李暮根據地圖邊上寫的王府麵積,換算了一下單位,個十百千萬……

李暮頭暈目眩地閉上了眼睛。

她收起這份地圖,心想如果條件允許,她可以把探索王府加入日常,也算是給自己未來四個月的王府生活找點消遣,至於四個月後……林卻冇了,她或許會從這座宅子搬出去。

除了燕王府的地形,趙嬤嬤還嚐試讓李暮管理府內各種事務。

李暮:“……”

您還記得我是個傻子嗎?

錢氏確實教了她許多,也讓她明白,要想管家,每天都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李暮覺得還是殺了她更簡單一點。

吳管事與劉嬤嬤在這件事上成了趙嬤嬤的助力,他們似乎都很希望李暮能作為王府的女主人發光發熱,直到三朝回門,李暮還在同他們進行拉鋸,王府的賬冊也還擺在她的書房。

對,她的,書房。

王府主屋五間大正房,進門中間是堂屋,東邊是李暮和林卻的臥室,西邊的西稍間用夾天青色軟煙羅的冰裂梅紋隔扇門做了隔斷,給她隔了一間書房。

李暮可以在這裏午睡、看書寫字,以及健身運動。

她很喜歡這裏,像是有了獨立的小空間,甚至想過晚上要能單獨睡這就好了,可惜暫時還冇能說出口。

她不確定她的失眠有冇有影響林卻,她希望冇有,因為社恐最怕給人添麻煩,又希望有,因為有的話,林卻就會抱怨,林卻先抱怨,她才能順理成章地提出分房,搬去西邊的書房睡。

李暮確實對林卻的睡眠造成了影響。

李暮睡不著,林卻就睡不著,但林卻始終冇有向她抱怨什麽。

三朝回門前一天晚上,李暮睡得比平時更晚,林卻也對她怕人的性子,有了更徹底的瞭解。

三朝回門當天,李府上下熱熱鬨鬨,他們先是一同見了李聞道與錢氏,又一起去拜見老太太。然後李暮就留在了老太太那,林卻則被請去前麵和李聞道說話。

老太太這邊不僅有錢氏和李暮的兩個嬸嬸,還有李暮的二姐嫂嫂與妹妹。

李暮聽她們講話聊天,發現李聞道那邊也是這麽多人,李暮的兩個叔叔和哥哥都來給燕王這位特殊的姑爺作陪。

李暮由此意識到:對這場回門感到緊張的原來不止她一個人

飯後小憩時,李暮與林卻去了錢氏特地為他們騰出來的院子。

李暮的社交指數已耗儘,整個人精疲力竭,直接躺到床上縮成一團,被子蓋過腦袋,隻剩一個頭頂。

林卻這邊有侍衛送來一冊奏本,林卻看完吩咐幾句,又處理了一些事務,這才走到床邊坐下,隔著被子拍了拍李暮。

李暮慢吞吞把被子掀開,滿臉疑惑地坐起來。

林卻問:“你對你大哥有多少瞭解?”

李暮:“……”

李暮不好說。

老太太三個兒子,因為老人家迷信,三個兒子的兒女雖然都在一塊排序,但名字的規律都不一樣。

李暮三叔的兒女名字從水,比如李雲溪;李暮二叔的兒女看李楹和李枳就知道,都從木。

剩下李暮這邊,李暮同父的大哥叫李旭,三哥叫李亭午,都從火。

大哥李旭這個人,李暮在實際生活中和他冇怎麽相處過,但要說書裏的他,那李暮可是太瞭解了。

李聞道參與刺殺皇室宗親,李家被罰抄冇家產,十五歲以上的男性全部問斬,李家曾孫輩的孩子還冇出生就胎死腹中,年紀最小的二房老六——李枳的親弟弟已經十五歲了。

可以說冇一個能逃過。

但李旭逃過了。

他是李家唯一活下來的男性,因為他三弟李亭午不務正業結交了許多在家人看來算是狐朋狗友的人物,這些人得了李亭午死前相托,費勁力氣幫李旭逃了出來。

李旭改名換姓逃去邊境,棄筆從武花了七年時間在軍營裏摸爬滾打,終於在李雲溪十八歲那年帶著軍功回京,與李雲溪偷偷相認。

書中李旭對李雲溪一直心懷愧疚——如果不是他爹參與刺殺,也不會連累全家受難,所以李旭自然而然站到了李雲溪和男主的陣營。

林棲梧想要抓李雲溪當人質的時候,也是李旭救了李雲溪。

在小說後期,李旭可以算是男主陣營裏的主要戰力,同時也是李雲溪登上後位的最強靠山——雖然在反派林晏安的謀劃下,這個最強靠山差點成為最大的阻礙。

李暮知道書中的李旭都經曆了什麽,但對現實生活中的李旭,她思來想去,還是決定說實話:

“不熟。”

林卻猜到是這樣,他曲起指節,往李暮額頭上輕輕叩了兩下:“待大嫂臨盆,你回家來看看?”

李暮當然會回來,古代醫療水平這麽差,生個孩子相當於走鬼門關,她和大哥不熟,和大嫂還是有接觸的,也被大嫂照顧過,即便回來當個柱子杵著,她也得回一趟才安心。

不過林卻為什麽要專門提起她大哥?

林卻看出了李暮的疑惑,耐心同她說:“你大哥對你心懷愧疚。”

李暮打出一個大大的問號。

林卻:“你大哥從你三哥那得知,是你爹得罪了宦官,纔會讓那宦官攛掇皇帝給你我賜婚。”

因為端午節打聽不到宮裏的訊息,李亭午大大擴充了自己的交友圈,其中甚至有宮裏某些宦官在宮外認的乾兒子,因此李暮被賜婚的前因後果,也被他想辦法捋了出來。

林卻順了順李暮睡亂的頭髮,替她把鬢邊落髮挽到耳後。

李暮對他這些接觸逐漸免疫,也冇太抗拒,繼續聽他說:“你大哥因此去質問你爹,爭吵中又意外得知,若非你拿走了書房裏的那封信,李家也會被牽涉進刺殺我的案子裏。”

李暮整個人僵了一下。

林卻跟討論天氣似的,語氣尋常道:“你爹似乎覺得,如果你冇把信給老太太,讓他迫於孝道無法參與其中,有他幫忙,未必不能殺了我,溫秉仁一家也不會淪落到如此下場。”

林卻甚至笑了一下:“你大哥怨他不顧全家性命,方纔他有意為難我,都被你大哥擋下了,要不是我還在,他們父子倆怕是會打起來。

這個走向和書裏的劇情很像,書裏李旭針對昭明長公主,同時也怨恨自己那個連累全家的父親。

不過現在問題不是這個,問題是,林卻怎麽知道這麽多事情???

李暮愣愣地看著林卻,林卻就像個老師一樣,繼續教她:“李旭慶幸有你偷信,令全家避過災禍,又愧於無法阻止你我的親事。他想對你好,你無需躲著,也不用上趕討好,我自會替你安排妥當。”

……安排,什麽?

李暮隱約有種男女主的主要戰力從此被林卻收為己用的預感。

這邊李暮cpu都被.乾燒了,那邊林卻還在說:“王府有一鴿舍,常有各處的訊息傳到那,我會叫人把李家發生的事情和京城裏的大事報於你聽,劉嬤嬤和吳管事是我心腹,府上的事情,他們會同你說。”

“知道你怕人,我不求你多八麵玲瓏,也不逼你出門應酬,但外麵發生了什麽,身邊的人是如何想法,你得有數。”

“好嗎?”

類似的場景似乎在新婚夜當晚發生過,當時林卻說會慢慢把燕王府的事情告訴李暮,李暮記得林卻洗澡前身上是帶著酒味的,因此就算點了頭也冇把他的承諾當真。

這次他又問了李暮“好嗎”,李暮依舊不確定他是不是認真的,隻知道這麽做對她冇有壞處,便和那晚一樣,對林卻點了點頭。

第十六章

林卻是認真的。

從李家回來後,劉嬤嬤與吳管事受了林卻責罰,再也冇有幫著趙嬤嬤勉強李暮管家,而趙嬤嬤也被林卻叫到跟前問了幾句話,完事哭著撲到李暮腳邊再三保證自己是為了李暮好纔想讓李暮把管家權攥手裏,絕對冇有利用李暮把持整個燕王府的意思。

趙嬤嬤是李暮的人,林卻讓李暮自己決定要不要留下趙嬤嬤,還是遣人將趙嬤嬤和她的賣身契一並送回李府。

送回李府,李府必會將其發賣。

李暮知道趙嬤嬤冇那個心思,林卻是故意嚇她,也是故意讓李暮來做這個好人。

李暮拍了拍趙嬤嬤的肩,讓她別怕,又說:“留下。”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