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其他 > 投資體係 > 第13章 從量化角度來看,暴漲的紅利策略如何賣出?

-

2024年年初A股市場再次演繹了一波震盪走勢。

在最近的一次下跌中,很多小夥伴手中的標的和基金都有不同幅度的回撤,而購買紅利類指數的小夥伴們卻有不錯的收益。

2023年12月底紅利指數為一個階段性低點,12月29日紅利指數的收盤點位是2797.82點,截至4月19日紅利指數上漲到3316.82點,創了2019年以來的新高。

紅利指數的編製原則是什麼?

為什麼在2023年以來紅利指數的表現如此亮眼?

紅利指數應該以一個什麼樣的姿勢賣出呢?今天我們來為大家講解。

一、從量化的角度看紅利策略

紅利指數是以紅利策略指數為跟蹤標的的指數基金。

紅利策略的特點是高股息、高分紅、低估值、低波動。

從量化的角度看,紅利策略最核心的量化指標為股息率。

1、什麼是股息率

首先要明確一點,股息率和分紅率並不是一回事。

股息率=現金分紅\/總市值*100%=每股現金分紅\/每股股價*100%。

如果一家公司的股息率高,需要有兩個條件:

首先是具備分紅的基本條件且願意分紅,也就是分紅支付率高;

另外一個條件就是市盈率低,即估值較低。

如果一家公司不願意分紅,估值又高,那麼它的股息率不可能高。

紅利策略在編製的時候最重要的一個量化指標就是股息率,能編入紅利策略的標的都符合高股息率這一條件。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一家公司有分紅的能力就代表這家公司經營是穩健的,有些公司股息率高是因為公司盈利水平較差估值萎縮導致的,屬於高股息率陷阱,需要注意。

因此需要引入第二大類量化因子即盈利質量。

2、財務指標如何量化

紅利策略有六個財務指標的考量,分彆是每股淨利潤、每股未分配利潤、盈利質量、毛利率、RoE均值-標準差、RoE變化。

其實很好理解,每股淨利潤代表一家公司實際獲得利潤的能力。

每股未分配利潤則指一家公司曆年經營積累下來的未分配利潤或者虧損,屬於一個存量指標,在數年後也可以持續分配,是企業實力的體現。

盈利質量可以用利潤減去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的差額除以公司市值,這個比值越低說明公司的現金流入大於利潤,說明公司的盈利質量越好。

從分紅支付率的角度看,一家公司有充沛的現金流才能夠大方地分紅,盈利質量就是用來考量一家公司的現金流能力的。

毛利率看的是一家公司所做生意是否賺錢,不過紅利指數中大部分公司都屬於成熟行業,毛利率本身就不是很高,勝在穩定。

RoE均值-標準差則用來衡量RoE的波動,不僅要選擇RoE表現符合要求的公司,還要將RoE波動率作為一個衡量指標。

RoE變化,用最新一年財報RoE同比變化來衡量,同樣是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標,相信大家也都不陌生。

小結:紅利策略最為核心的量化指標為高股息率,疊加財務因子可以再次進行“細化”控製樣本空間,其他量化指標還有波動率因子、行業因子等。

二、紅利指數對比

紅利指數和中證紅利指數樣本空間不同,紅利指數樣本空間為上證指數,中證紅利指數樣本空間為中證指數,這兩個紅利指數均為單因子指數,成分股的選擇僅考慮了股息率的排名。

紅利低波和紅利質量則在股息率的基礎上分彆考慮了波動率和財務因子,紅利低波成長則同時考慮了波動率和財務因子。

從曆史走勢上看紅利質量和紅利低波成長彈性更大。

從年化收益率上看,紅利低波成長的年化收益率為12.4%,紅利質量年化收益為13.2%,高於紅利指數、中證紅利以及紅利低波指數。

從年化波動率角度看,加入了低波動率因子的紅利策略回撤幅度更小,年化波動率更低,比如紅利低波指數以及紅利低波100指數。紅利質量指數的波動率較大。

雖然各類紅利指數的收益率和波動率略有差彆,但是整體走勢是比較接近的。

從上述對比也可以看出,加入波動率因子的紅利指數收益率和波動率表現都優於單因子紅利指數,紅利質量和單因子紅利指數做對比,屬於收益率和彈性都比較大的指數。

自2022年以來紅利低波指數大幅度跑贏A股基金,與主流紅利指數走勢都很相似,這也說明瞭2023年以來市場中的長期資金更加偏好高股息率的品種。

三、紅利策略上漲的底層邏輯

從資金麵的角度看,紅利策略上漲的底層邏輯是長期資金選擇的結果,從邏輯上我們則要分析為什麼資金會選擇紅利指數。

在紅利指數量化指標這一章節中我們分析過,對於紅利指數最重要的量化指標就是股息率,股息率高代表估值低。

從2023年下半年以來A股市場一直延續震盪行情,幾乎很少概念能持續炒作超過一個季度的,有些短期炒作的行情更短,也不乏電風扇行情(說短期資金在各個行業反覆試錯)。

這樣的行情催生了資金的避險情緒。

其實這個邏輯很好理解,A股市場的漲勢很難持續,追漲則意味著風險,資金選擇低估值的品種更加安全,因此高股息策略更受資金青睞。

從宏觀角度看,紅利板塊中供給穩定、資源壟斷的行業居多,相對的則是科技成長方向,資金押注國內經濟的相對確定性,這種確定性體現在供給側,所以資金選擇了紅利策略。

政策麵上,證監會多次明確指出要對分紅采取強製措施,增強投資回報,因此分紅預期也推動了紅利策略上漲。

四、什麼時候賣出紅利策略?

1、按股息率指標賣出止盈

當股息率處於近10年50%以下曆史分位時,表明該紅利策略的性價比已經不高,可以考慮分批賣出止盈。

這裡需要注意,股息率越高代表估值越低:

所以當股息率降低的時候說明估值變高了,我們用分位數指標衡量股息率的相對高低;

當股息率分位數低於某個值的時候代表估值高了,這裡用50%作為分界點;

當股息率處於近10年50%以下曆史分位時說明紅利策略估值偏高,可以考慮止盈。(查不到股息率分位數可以用平均值代替)。

2、按pE估值指標賣出止盈

紅利策略相關企業基本處於企業生命週期中的成長後期或成熟期,也可以參考pE估值法止盈。

3、動態止盈

動態止盈其實很簡單:

當策略的收益率達到預期標準的時候可以考慮分批賣出。

比如累計投資收益率達到30%賣出五成倉位;

收益率達到40%賣出總倉位的三成;

收益率達到50%之後再賣出剩下所有倉位。

這樣既能保住利潤也不會踏空,實現動態止盈。

當然根據個人實際風險偏好止盈點位和倉位情況可以適當調整。

以上就是今天給夥伴們分享的從量化的角度看紅利策略以及紅利策略如何止盈。

實際投資過程中可以參考的指標很多,夥伴們還是要根據個人的風險偏好去選擇止盈方式,任何一種方式都有其優勢與劣勢,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的。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