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其他 > 投資體係 > 《偉大的博弈》瞭解現代金融體係如何形成(一)

-

讀史使人明智。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通過閱讀華爾街的曆史,我們可以更好的瞭解金融市場的發展曆程,以及經濟行為的內在邏輯。

華爾街用活生生的例子,證明瞭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發揮的作用。

想要瞭解華爾街的發家史,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本書:《偉大的博弈》。

這本書以華爾街的發展貫穿全文,展示了美國資本市場從發展、繁榮、衰落循環往複的過程。

它講述了華爾街從美國唯一被圍牆包圍的城市(紐約)的一條小街,發展成為世界金融中心的傳奇般的曆史。

展現了華爾街為代表的美國資本主義市場,在美國經濟發展和騰飛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每一次的衰落之後,市場會被更加完善,而華爾街又迎來再一次的發展。

通過閱讀這本書,可以瞭解到華爾街的興衰曆史,瞭解到很多在這個曆史中出現的正麵或者反麵的人物。

華爾街的興衰過程跌宕起伏,既有經濟倒退的時代也有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唯一不變的則是人性的貪婪。

這段曆史的開端向世人展現了人性的貪婪,而後的跌宕起伏進一步驗證了人性。

巴菲特曾說,當彆人貪婪時候我恐懼,正是他這種對股市清醒的認識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投資者。

如果能夠克己自律嚴格按照自己的規定去買入賣出,那麼賺錢就是大概率的事情;但如果不能克服貪婪的本性,不能對股市保持清醒,虧損就成了大概率的事情。

正如巴菲特所言:投資很簡單,但並不容易。

《偉大的博弈》這本書的作者約翰斯蒂爾戈登,是美國經濟曆史學家,這本書是他1999年出版的作品,由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祁斌2005年翻譯出版。

出版之後就在國內引起了重大反響,已經連續重印了35次。

這本書的副標題是“華爾街金融帝國的崛起(1653-2011)”,本書就以這個時間線,向我們展現了跨越350年曆史的世界金融投機故事、危機故事、政府救市與監管完善的故事。

這本書裡,華爾街從一片蠻荒之地,投機盛行,欺詐猖獗,法律缺失,監管失位中誕生。

從社會深陷**的泥潭中,股市的莊家往往與法官和議員相互勾結,翻雲覆雨,興風作浪開始慢慢演化。最終隨著時代的進步和製度的完善而逐步變成現在的樣子。

整個曆史進程中既有動人心魄的大蕭條,大倒閉風潮,又有栩栩如生的金融史上關鍵人物畫像,也有大國之間的博弈與協作。

但正如一位著名的投機家說過的那樣:

“世界上不會有任何其他地方的曆史像華爾街一樣,如此頻繁和千篇一律地不斷重複自己。

當你看到現實生活中上演的起起落落時,最讓你震驚的,無論是市場投機還是市場投機者本身,千百年來都幾乎冇有絲毫改變。”

這本書一共有十六章內容,為了幫助小夥伴更好地解讀這本書,我會把這本書分成四個部分:

美國經濟中心的確立、

美國資本市場的發展、

華爾街新機遇、

華爾街的起飛,

第一部分的解讀,我們會先從美國經濟中心的確立看起,也就是書中的第一章-第四章內容。

這部分講到了紐約成為一座世界性商業都市和金融中心的始末,這其中怎麼從投機開始?

又經曆了怎樣的曆史**件?

才最終造就了世界金融中心紐約。

一、世界性商業都市和金融中心的誕生

紐約這座城市繼承了荷蘭人的商業精神。

荷蘭人是現代資本主義製度的真正創造者,他們將銀行、股票交易所、信用、保險,以及有限責任公司統一成為一個相互貫通的金融和商業體係。

也是荷蘭人發明瞭最早的操縱股市的技術,例如賣空等。

曆史上最有名的例子就是“鬱金香狂熱”,被稱為人類曆史上第一次有記載的金融泡沫。

這是一場經典的投機狂熱,人們購買鬱金香的目的已經變成了期望其價格能無限上漲,並因此獲利。

這一想法後來被稱為博傻理論,當冇有下一個接棒的“傻瓜”的時候,泡沫就破裂了,最後一棒的買家成為了所有損失的買單者。

金融泡沫從形成到破裂的過程中,一棒一棒的買家基本都屬於投機者,這種投機活動並不能創造財富,當有人意識到這點的時候,金融泡沫就破裂了。

紐約這座城市一開始形成的商業精神一直延續了下來,但這時候並未形成真正意義上的金融中心。

反而是由於紐約港優越的自然條件,逐漸形成了商業繁榮的活躍港口。

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紐約作為主要港口和商業中心受到了非常大的損失,美國開國元勳之一的漢密爾頓提出了償債法案,通過新的憲法重塑國家金融架構。

這一法案的實施帶來了美國18世紀90年代經濟的繁榮,同時也讓紐約的各種金融活動活躍起來,為紐約成為後來的金融中心做好了準備。

到這裡,紐約作為準金融中心的要素如下:

商業迅速發展,人口急劇增長;

商人對信貸、保險和其他金融服務需求日漸增長。

成立了紐約第一家銀行紐約銀行,建立起了一個信譽良好、統一的貨幣供應體係。

各種投機者和經紀人們也做好了為金融市場發展提供流動性,並大發橫財的準備。

二、證券經紀人和“莊家”

由於風向的原因,出海航行的船長們都願意在曼哈頓東邊靠港,這帶動了這裡成為了紐約商業區的中心。

漢密爾頓的計劃導致大量可交易的證券湧現,美國曆史上第一隻大盤藍籌股啟動了這個國家第一輪股市投機狂熱。

歐洲公司開始向美國輸送大量的代理人和資金參與這個新生的市場。

賣空和看漲看跌期權在美國被首次應用,大大增加了投機的可能性。

紐約出現了第一批證券經紀人。

當經紀人的金融業務開始增多時,就需要一個場地進行交易。

很多當地咖啡屋成為了交易場所,後來一步步正規化,21個經紀商和3家經紀公司簽訂了《梧桐樹協議》用以製止場外交易,確定最低傭金費率,並建立了紐約股票交易委員會,這些都是後來華爾街的雛形。

華爾街早期的牛市加快了紐約股票交易所的誕生。

紐交所的創立者之一、聯邦政府財政部部長助理威廉·杜爾,是第一輪投機狂熱中的弄潮兒,可以稱得上美國股市第一名著名“莊家”,是股市操縱者們的鼻祖,他利用職務之便,獲取大量內幕訊息,參與投機活動。

杜爾的瘋狂投機和迅速潰敗引發了美國曆史上第一次金融恐慌,漢密爾頓下令財政部購進大量聯邦證券支援市場並緩解貨幣供給短缺,有效阻止了恐慌。

但在傑斐遜主義者上台後,漢密爾頓建立的體係被徹底摧毀,

使得美國再次陷入金融災難中,同時也導致華爾街在一個權力真空中發展,所有的領導機構和調節機製隻來源於內部,後來不得不自行建立規則、設計運作程式。

杜爾破產案塵埃落定之後,紐約隻剩下兩家銀行,此時的公司法人隻有政府才能批設,亞倫·伯爾打著為紐約居民提供飲用水的幌子,騙取了建立一家銀行的許可證。

這家銀行一直是紐約金融界的主要參與者,並在後來成為全美最大的銀行大通曼哈頓銀行。

美國各州通過了普通公司法,帶動了新一輪經濟增長,可直到19世紀中葉,有限責任公司製度才被推廣到所有公司,不再需要特彆法令批準才能成立。

隨著美國經濟增長,多個城市的證券市場開始發展起來。

為1812年戰爭而發行的钜額聯邦債券推動了經紀業務的發展,這些業務主要集中在擁有很多大銀行和結構完善的證券交易所的費城,費城這時候仍然是國家的金融中心。

紐約參照費城股票交易所的章程,成立了真正意義上的紐約股票交易所。

三、華爾街曆史上第一次大牛市

美國這一新興國家西部大開發大潮中,交通運輸成為最大的瓶頸。

克林頓1802年被任命為美國參議員,但第二年就辭職,擔任了紐約的市長。

他敏銳的看到了紐約獨特的地理位置,在西部和東部兩個地區發展中包含的巨大機遇。

他組織建造了一個南北戰爭以前美國最大的工程,即在奧爾巴尼和伊利湖之間修建的伊利運河。

這一運河的修建並冇有得到來自聯邦政府的支援,並在紐約州內部遇到很大的政治阻力,但1817年開始修建,最終於1825年正式通航。

隨著伊利運河在1825年11月的正式開通,迎來了巨大的商業成功,僅1825年內就產生了50萬美元稅收,足以支付紐約州為修建運河所借的債務。

美國西部豐富的物產可以通過水路源源不斷運向紐約,成本隻有以前的1\/20,時間是原來的1\/3,使紐約成為美國最大的經濟中心。

修建運河顯現出的巨大經濟效益,直接引發了人們對運河股票的狂熱追捧,並啟動了華爾街曆史上第一次大牛市。

這輪牛市中,出現了現代華爾街投機者的原型——雅各布·利特爾,他不是依靠內部訊息,而是藉助市場的短期波動來投機獲利,因成功逼空莫裡斯運河股票而一舉成名。

這類投機者有過一夜暴富的輝煌,也經曆過傾家蕩產的劫難,是華爾街市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成就利特爾輝煌的是華爾街的第一次大牛市,這次牛市來源於安德魯·傑克遜政府的金融政策。

傑克遜在1829年成為總統時候,采取的金融政策是儘快還清國債,關閉第二合眾國銀行。

1834年傑克遜基本上已經償清了所有國債,這是美國曆史上也是任何現代大國曆史上唯一一次完全償清國債。

傑克遜的償清國債的政策導致市場上證券數量銳減,價格飆升,帶來牛市的同時也帶來了股市投機狂熱,這時候美國西部開發引發的土地投機也愈演愈烈。

強行推行《鑄幣流通令》,關閉第二合眾國銀行的政策,成功抑製了投機,但美國曆史上第一次大牛市也被首次大熊市替代,傑克遜聯邦政府不欠債的美好願景一去不複返,將美國經濟帶入了美國曆史最長的蕭條期。

這次蕭條期對正在悄然興起的紐約金融市場是不小的打擊,但相對應的,紐約的競爭對手費城,雖然具有一定實力,但因負債過高而受到重創,從此失去了和紐約爭雄的機會。

四、紐約作為美國金融中心地位的確立

1837年大崩潰後,華爾街多年籠罩在一片陰霾中,華爾街外觀發生巨大變化的同時,處於蕭條之中的美國經濟也悄然發生著巨大變化。

最重要的改變來自19世紀最有前途的發明——鐵路,它最終解決了長途運輸的問題,它擁有比運河更便宜的造價,且通航時間不受限製。

英國工程師布希·斯蒂芬森第一次將鐵路運營的各項要素整合在一起。

1829年他在曼徹斯特和利物浦之間修建的鐵路一炮打響,在商業上獲得巨大成功,帶來鐵路的迅速發展,到南北戰爭爆發時,美國大陸上已經有了3萬英裡的鐵路線路了。

儘管鐵路對客運影響巨大,但受惠的更多是貨運。

鐵路的開通將它所連接的內陸站點之間的貨物運輸費用大大降低,讓製造領域內實現規模經濟成為了可能。

鐵路的發明對華爾街起了巨大推動作用,伴隨著鐵路線路的增加,鐵路證券成為華爾街的主要品種,到南北戰爭爆發時,鐵路股票和債券相當於美國證券的1\/3。

對鐵路股票的瘋狂投機與鐵路本身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共同帶領華爾街進入了一段非比尋常的曆史時期。

電報的發明,在徹底改變人類資訊傳遞方式的同時,也對華爾街證券市場產生巨大影響。

19世紀以前,除了靠人力傳遞資訊外,人類唯一的通訊限於傳遞特定的單一信號。

及時準確的資訊對證券市場來說至關重要。

有電報之後,紐約股市開盤價格傳遞到費城所需時間,從30分鐘銳減至幾秒鐘。

在這一巨大變化下,華爾街對其他地區性證券市場的影響力大大增強,這些地區迅速被邊緣化,紐約一舉確立了作為美國金融中心的地位。

這個時代的股市英雄,以丹尼爾·德魯為代表,將畜牧行業的“摻水股”帶進了華爾街。

1848年在加利福尼亞州發現了金礦,引發全美淘金熱,一方麵讓整個國家的重心向西部傾斜,另一方麵擴大了美國的貨幣供應並強有力的支撐起了美元,讓美國經濟迅速發展,華爾街再度繁榮。

外國投資者大量湧入美國股市,購買美國鐵路債券和政府債券,美國外債大量增加。

哈萊姆鐵路和紐黑文鐵路總裁羅伯特·斯凱勒,私自秘密印刷了2萬股紐黑文鐵路股票,並將“摻水股”脫手。處於牛市的華爾街,這類巨騙並不稀有。

1857年中期,在繁榮的經濟背後,各種衰退跡象開始顯現,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世界金融危機爆發。

這一年年底這場災難過去的時候,紐約有一半的經紀商破產,華爾街一些革命性的變革即將在這短暫的消沉之後來臨。

五、總結

從這部分內容中,我們可以總結出作者的4個主要觀點:

第一,紐約的崛起緣於它眾多的天然優勢。

擁有北大西洋最優良的海港地理優勢,也秉承了荷蘭移民世俗愛財的傳統,但是它成為金融中心卻並不是天生註定的。

第二,在數學意義上,一個自由市場準確地說就是一個博弈場。

但是與紙牌遊戲不同,自由市場的博弈並不是一個零和遊戲,自由市場中,長期來看,獲得的利益總和將遠遠超過失去的利益總和。

第三,市場也需要成長的時間。

華爾街也是用了200年左右的時間,從投機盛行,欺詐猖獗,法律缺失,監管失位中誕生。

在1653年-1857年的200年間,經曆了2次牛市,1次金融恐慌,1次經濟蕭條,1次世界範圍的金融危機。

當前A股相比一些發達國家的市場還不夠完善,但是相對比下,1990才誕生的A股,目前隻有三十多歲,還非常年輕。

換個角度看,A股隻用了三十多年就走完了西方經濟一兩百年的過程,已經非常厲害了。

第四,保持清醒才能守住財富。

巴菲特曾說當彆人貪婪時候我恐懼,正是他這種對股市清醒的認識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投資者。

美國曆史上第一名現代投機者原型——雅各布·利特爾,四次破產,人生中既有一夜暴富的輝煌,也有傾家蕩產的劫難。

金融泡沫也是由人性的貪婪所催生,而且它很脆弱,當它破碎時,高溢價帶來的發財夢也隨之而去,盲目追高參與的投資者就會為自己的貪婪付出代價。

無論選擇何種方式,如果不能克服貪婪的本性,不能對股市保持清醒,虧損就成了大概率的事情。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