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曆史 > 明生傳 > 第338章 鄭氏南下

明生傳 第338章 鄭氏南下

作者:庸石君 分類:曆史 更新時間:2024-03-16 00:15:30

-

[]

天啟六年二月初二,龍抬頭!

淡水河口一處平坦之地,一丈餘高夯土高台之上,香菸繚繞,三牲羅列。

台下烏泱泱,密咂咂,滿是即將南下,踏上未知旅途的鄭氏海寇。

兵無分老幼,民無分男女。

三五成群,以家庭,宗族為單位彙集在一起。

興奮?忐忑?未知?彷徨?似乎任何詞句都無法描繪在場諸人的心思。

海上漂泊之人,本就命運無常,此時吃喝不愁,管他日後洪水滔天!

鄭芝龍攜一眾兄弟鐵桿在淡水城中祭拜媽祖之後,堪堪趕到高台之下。

明生早已經等待多時,二人見麵微微點頭,明生當先,鄭芝龍緊隨其後,一眾海寇頭領們緊緊跟隨。

在禮官引領之下,緩緩步上九級台階,立於高台之上。

“祭!”禮官高聲唱和。

燃香,伏地九拜!

此時祭拜的卻是非天非地,非神非鬼,而是一代軍神,漢大司馬冠軍侯霍去病!

高台之上,有丈高金漆泥胎像一座,戰馬前蹄高高躍起,其上端坐一名英武年輕之將軍,劍眉虎目,長劍斜指問天。

九拜之後,禮官高聲唱曰:

漸漸之石,維其高矣。

山川悠遠,維其勞矣。

武人西征,不皇朝矣。

漸漸之石,維其卒矣。

山川悠遠,曷其冇矣?

武人西征,不皇出矣。

有豕白蹢,烝涉波矣。

月離於畢,俾滂沱矣。

武人西征,不皇他矣。

禮畢,明生當先轉身,麵向台下近四萬之人,厲聲嘶吼道“祭旗!”

有三名軍兵各執一盤,卻是血淋淋三顆人頭。

鄭芝龍,鄭芝虎,鄭芝豹三人各自提起一顆人頭,奮力拋向滔滔淡水河之中。

“萬勝!”

鄭芝龍手握佩劍,劍尖直指蒼穹。

“萬勝!萬勝!萬勝……”

懶散如海盜亦是被莊嚴肅穆之場景所感染,一個個麵色潮紅,胸腹宛若有雷霆呼之慾出,嘶聲同高台之上的首領映喝!

聲震波濤,飛鳥臨空繞路;氣壯山野,野獸林間潛蹤!

“登船!”

鄭芝龍一聲令下,台下之人聞聲而動,奔向岸邊近三百艘艦船!

“一官兄,山高水長,小弟唯願兄長得償所願,船到功成!”明生抱拳對鄭芝龍一行人躬身施禮。

“哈哈,借賢弟吉言,你我兄弟來日方長,定不叫賢弟失望就是!”

乾掉杯中酒,鄭芝龍幾個健步躍上座艦,緩緩駛出淡水河。

數萬人迤邐,隻待所有人都登船之後,便開啟西洋數萬裡之行。

走高雄,過金蘭,至古晉。

在彙合南洋艦隊之後,在其護衛之下,稍停淡馬錫,強過馬六甲,經無衣,過普吉,停安島,最後到達聖鄭和堡。

航程萬六千裡,經停十餘處補給地。

不過所經都是四海之地,一路皆有四海保障其安全,便是馬六甲在強大武力震懾下,亦是不敢出城滋擾。

但出得聖鄭和堡可是冇了安全保障,樊秋隻能護送其穿越錫蘭,越過印地海角,之後便隻能看鄭氏自家的本事了。

兩個時辰過後,鄭氏艦隊終於消失在茫茫天際線。

明生拖著疲憊的身體返回淡水市政廳,鄭芝龍懷揣著野心同希望走了,留下一地雞毛卻是需要明生處理。

同薩摩大戰結果如何?自然是四海大獲全勝。

當日鄭芝龍同明生敲定條件之後,這廝便馬不停蹄繞路去往鹿兒島,幾番討價還價,同島津忠恒擊掌合流,兩支水軍在種子島會師,相約共討四海。

與此同時,海寇內部亦是風雲湧動,鄭氏弟兄火力全開,各種威逼利誘之下,說服絕大多數海寇。

但也引起了劉香佬,李魁奇等人的警覺。

鄭芝龍當機立斷,在海寇內部展開了一場殘酷的血洗,清除異己,震懾宵小。

劉香佬,李魁奇等七名頭領授首。

鄭芝龍親提劉香佬之頭,告之薩摩大將樺山久高此為四海反間之計,要求日方儘早出兵,謹防有變。

樺山久高不疑有他,同鄭芝龍約定日期,揮師南下。

艦隊不可為不龐大,薩摩頃水軍之全部,各式戰艦兩百餘艘,鄭氏出動戰艦近百艘。

三百餘艘艦船鋪滿海麵,場麵何其壯觀。

當然,薩摩以安宅居多,在巨炮時代,此船型是妥妥的海上移動棺材,就如武士鐘意切腹一般,倭人對安宅有著迷一般的鐘愛。

除安宅外,還有少量的中式福船,鳥船,戰力最高的幾艘也不過是所謂的朱印船。

此船形製特殊,融合了安宅粗胖,福船尖底,蓋倫軟帆的諸般特點。

然則隻是虛有其表,敗絮其中,樣子貨罷了,船隻的拚接技術極為粗糙,中炮即散。

便如後世的整容,彆人的鼻子好看,貼在自己臉上卻是未必,而且容易感染,一不小心就會毀容。

相比於薩摩,鄭氏艦隊軍容更勝,兩艘仿製的蓋倫船,數艘十丈長的大型福船戰艦,安宅與之相比當真是小巫見大巫,不值一提。

而四海則是聚合各式戰艦百餘艘,其中蓋倫戰艦二十三,單桅快船四十二,餘則都是臨時武裝之商船,跟在主力之後搖旗呐喊,壯聲勢。

雙方在奄美島北二百裡遭遇。

海上作戰,火炮無眼,鄭芝龍可是不敢耽擱起事,這要是不小心自家的艦隊被揍了幾炮,冤還是不冤?

約定的信炮響起,鄭氏在背後向薩摩發起突襲。

這廝還真是貪心,選擇的是近距離跳幫作戰,薩摩有三十餘艘可用於遠海航行的艦船,這玩意不能浪費了,要弄到手。

鄭氏此舉當真是噁心壞了明生,你特孃的是傻子不成?

倭人的職業武士不是蓋的,砍人是真心利索,老老實實的用炮轟不好麼?

搞毛線!

其實卻是怪不得鄭芝龍,四海冇有物資短缺的窘境,一個合格的軍兵訓練著實不易,比裝備要重要許多,選擇的戰術自然是保全性命為先,用炮彈砸他丫的,老子不差錢。

可海寇的戰術卻是剛剛好相反,搶奪錢財是第一,人命是其次。

人死了一批又一批,就死不完,但是家底冇了也就代表著人冇了,冇錢哪個跟你乾活,滾遠!

不止鄭氏如此想法,亞洲的國家大多數都是這個尿性,裝備不行,那就用天靈蓋硬懟,死了也要迸你一臉豆腐腦!

冇有任何辦法,四海也隻能選擇加入鬥毆,一場海戰被打成了陸戰模樣,也是千古奇聞。

戰事自巳時起,未時結束,薩摩水軍覆滅,樺山久高授首。

船隻的碎片充塞海麵,浮屍累累,殷紅的海水之下魚群湧動,看來鯊魚又要多換幾次大牙。

勝者通吃!

在同明生瓜分戰利品之後,鄭芝龍馬不停蹄奔赴福建近海。

幾個不聽話的頭人雖然都被收拾了,但是家底還冇搜刮,人員還未收編,這怎的能夠放過?

明生聽之任之,臉麵還是需要的,也不好意思同鄭氏去搶。

但薩摩卻是不能放過,你特孃的既然敢打,那戰事之進度便不由你而定,本少才說的算。

艦隊一路北行,遇島占島,遇兵屠兵,四日後,四海艦隊占領種子島。

在港口誓師閱兵,揚言要直驅鹿兒島,攻破天守閣!

居島三日,後世史書大略曰:兵進種子島,縱兵大掠,三日不絕,四海軍兵可止小兒夜啼。

第四日,薩摩家老島津健次親赴種子島求和,割屋久島南部島礁,償白銀十七萬兩,棄琉球之宗主權,帝乃還。

在返回那霸半月之後,出使江戶的四海幕僚返回,隨行有幕府將軍之使者。

斥責是免不了的,但是威脅卻是冇有,隻是要求明軍退回奄美以南,薩摩並非幕府之代表,無權割讓任何土地。

爭議就爭議吧,明生自是不在意使者如何說辭,隻要德川不犯傻掀起戰端便可。

這個幕府不錯,必須千秋萬代,子嗣綿延。

不過幕府抗議的另一件事則是另明生頗為難以處理,便是蝦夷地的爭端終於公開化。

孟超孟大總督在丟掉瀚海,奴兒乾兩處累贅之後,專心經營海蔘崴,蝦夷地。

蝦夷地深處海中,比之大陸更為溫暖,適合開墾之地頗多,乃是四海北部的戰略支撐點。

最起碼要保證奴兒乾省,瀚海總督府的米糧供應。

這就很不容易,尤其是瀚海總督府,路途遙遠,跋山涉水之下,十石糧能有兩石落入瀚海口中就算是得天之幸。

如此種種,孟超自然對蝦夷地視若珍寶。

累計已向蝦夷移民六萬餘,新編一營人馬駐守蝦夷,設立沿海據點十三。

除了靠近日本本島的南部狹長地帶,事實上已經完成對蝦夷地的占領。

若僅僅如此也就罷了,這廝居然將苦兀島南部,蝦夷地東部的土人陸續遷移到蝦夷地南部狹長地帶的山區。

同本地的土著整合,資助其武器,販賣生活用品,硬生生弄出來一個部落製的王國,夾在鬆前氏同四海之間以為緩衝。

彼之雙方是世仇,打了上千年,孟超並不擔心二者媾和。

更何況四海就是阿衣奴人的靠山,享受到富貴的新貴族哪裡還捨得拋棄一切,重歸山林?

德川家光好大的口氣,居然要求四海退出蝦夷,將屬地移交幕府。

這怎麼可能,四海可是良善之人,所占之地大多無主,爾怎的好意思張口。

放在家門口數千年不去占據,這能怪的料誰呢?

談判是一門藝術,如何打發來人,穩住江戶擺在了明生檯麵之上。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