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其他 > 投資體係 > 特殊情況投資之“東方航空”

投資體係 特殊情況投資之“東方航空”

作者:梵曦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4-05-10 17:25:32

-

飽受俄烏衝突影響,上遊燃油價格上漲導致成本飛漲;經受新冠疫情影響,出行消費者減少導致收入減少;同時,在2022年3月21日又發生了空難。

經曆這一連串事件下的中國東航,現在怎麼樣了?

一、投資邏輯覆盤

覆盤中國東航的投資邏輯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什麼是特殊情況投資。

判斷特殊情況投資,需要知道滿足特殊情況的條件:

一是發生了某件事情之後,這家公司會倒閉嗎?這家公司所處的行業會消失嗎?

二是發生了某件事情之後,導致的股價下跌是否便宜?

隻有以上兩個條件滿足公司不會倒閉、行業不會消失,且股價非常便宜,這樣的情況下才適合特殊投資。

中國東航經曆了俄烏衝突影響、新冠疫情影響,以及空難事件影響。

首先我們從行業上來看,這些事件的發生並不會導致中國東航所處的航空運輸業消失。

因為航空業具有許多其他運輸方式所不能比擬的優越性,比如方便且速度快,這其實相當於商業活動的一個剛需工具。

雖然說發生空難事故,大家怕歸怕,但要說所有人都放棄飛機出行,這是不現實的。

接著來看公司層麵,中國東航的實控人為國資委,背景強大。

業績上來看,自新冠疫情發生之後,不僅中國東航,其它所有航空公司的業績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影響,雖然中國東航整體業績不如民航的春秋航空優秀【主要是在疫情的打擊下,中國東航主要的利潤來源(國際航線業務)跌到了原來的1\/80,導致他的營收和淨利潤受到嚴重影響】,但與國航、南航等航空公司相比較,大家的表現其實都差不多的,並冇有太大區彆。

但是春秋航空有個問題是自由現金流為負,因為春秋航空想賣飛機擴充自己的運營能力。但是具有國資委背景的中國東航的現金流比春秋航空好看多了,因為東航有個“好爸爸”在背後支援,完全不用擔心飛機不夠用。

最後估值方麵,pE受淨利潤虧損影響已經是負值,A股中國東航pb僅為1.7倍左右,而過去十年的平均市淨率在2.2倍左右;而中國東航當時在港股的市淨率是0.9,平均曆史市淨率是2.2,相比較來看,中國東航港股未來的上漲空間更大。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截止這次覆盤,疫情已經全麵開放了,中國東航訊息麵的利好已經兌現了,當然中國東航股價也開啟了一波不錯的上漲,A股東航受此訊息影響最高上漲到了5.99元。如果是分檔買入的小夥伴,已經賺了大概10%左右的收益。

下麵帶來一個問題,中國東航現在是不是要賣掉了?

因為疫情開放,訊息麵的利好是兌現了。但它的業績麵還冇有兌現,前文的覆盤也講過,中國東航主要的收入及利潤來源是國際航線。

而從2019年開始幾乎所有航空公司都關閉了國際航線,現在國際航線又重新開了,業績麵的修複基本上會在半年內顯現出來,估計那個時候東航的股價能夠給大家一個驚喜。

既然說中國東航後續的關注重點是業績麵,那從年初的覆盤到現在也有大半年了,東航的業績到底有冇有恢複呢?

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中國東航最新情況

(一)財務方麵

1、業績情況

2023年前三季度,中國東航累計實現營業收入855.38億元,同比增長138.60%,為2019年同期的91.58%;歸母淨利潤虧損為26.07億元,較2022年前三季度(上年同期為-281.16億元)減虧255.09億元,同比減虧90.7%。

其中,2023年第三季度,中國東航實現營業收入361.1億元,同比增長118.9%;實現歸母淨利潤36.42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2、成本以及費用

航油、人工、折舊和起降費用是航空公司最主要的成本項目,合計占比7-8成,其中人工和折舊費用相對剛性,起降費用取決於航班量和機場收費水平,這兩部分成本可預測性強;

而航油成本主要取決於航班量和油價水平,油價的難以預測使航油成本成為航空公司業績最大不確定性因素,也可以說,在業務量確定性較強的時候,油價水平決定了航空公司業績強弱。

成本端,疫情的放開,出行需求的恢複,中國東航業務量大幅上升,三季度營業成本為302.2億元,同比增長35.1%。

雖然航油價格同比下降,但運力大幅增投抬升了航油成本。

因為國際長航線仍處於恢複進程中,機隊利用效率和2019年相比仍有差距,導致單位非油成本相比2019年同期仍有一定升幅。

費用端,中國東航三季度公司費用水平同比顯著改善,因業務量上升,銷售費用顯著增長,但銷售費用率為3.15%,同比下降0.75%,管理、研發費用率分彆為2.42%、0.16%,同比分彆下降3.20%、0.29%。

財務費用因彙兌損益同比顯著改善而有明顯下降,財務費用率為3.39%,同比下降15.06%。

3、其他財務指標

2023年前三季度資產負債率為90.27%,同比下降1.03%;有息負債率為70.57%,同比下降5.09%。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262.94億元,同比增長102.13倍。

總的來說,中國東航2020-2022年在疫情背景下,航空出現需求少,疫情期間航空機票價格定的也非常低,導致利潤大幅度虧損,所以我們看到的財報結果就是淨利潤產生了虧損,業績大幅下降,從而拖累股價持續下滑。

不過2023年一季度業績開始有所好轉,三季度扭虧為盈了。

因業務量大幅上升,營業成本有一定升幅,不過整體費用率有著顯著改善;資產負債率穩中有降,現金流有所增長,整體來看三季度業績表現還是比較亮眼的。

(二)業務方麵

受益於暑運出行需求的復甦,中國東航的業務量提升顯著。2023年前三季度中國東航運輸旅客8499.56萬人次,同比增長151.46%,相當於2019年同期水平的86.8%。

機隊引進: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東航集團共引進飛機18架,退出飛機12架,淨引進飛機6架,合計運營客機781架。公司計劃2023下半年至2025年分彆引進飛機2架、13架、4架,退出3架、9架、14架。

ASK、RpK分彆同比上升133.82%、17

1.39%,相當於2019年同期水平的88.48%、78.92%。客座率為73.66%,同比增長10.2%,較2019年同期下降8.92%。

(注:ASK全稱Available

Seat

Kilometers,表示可用座位公裡;RpK全稱Revenue

passenger

Kilometer,表示收入客公裡,即旅客週轉率)

其中,2023年第三季度中國東航運輸旅客3304.98萬人次,同比增長118.5%,相當於2019年同期水平的97.46%。

ASK、RpK分彆同比上升119.74%、149.72%,達到2019年同期水平的99.46%、92.47%。

國內航線ASK、RpK恢複較快,分彆恢複至2019年同期的123%、113%;

國際航線ASK、RpK分彆恢複至2019年同期的56%、53%;

地區航線分彆恢複至2019年同期的81%、85%;

客座率為76.61%,同比增長9.19%,較2019年同期下降5.8%。

票價情況,根據choice的票價指數數據,一線城市對飛航線的票價指數(2022年日均票價\/2019年年均票價)明顯高於核心城市對飛票價指數。2022年一線城市互飛航線平均票價恢複至2019年87%的水平,恢複速度快於核心城市對飛的45%。

2022年冬春航季,中國東航(包含旗下上海航空)調整了包括北京-上海、上海-廣州、上海-深圳在內的10條航線的經濟艙全價票票價,平均漲幅10%。

以京滬線數據為例,自2016年12月京滬線加入實行市場調節價航線目錄以來,京滬線的經濟艙全價票票價從2017年的1240元上漲至2022年冬春季的2150元,累計漲幅達73.4%。

航線數量,從2019及2022年夏秋、冬春航季航班計劃看,中國東航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對飛航線數量領先,始終保持全行業第一。以2022年冬春航季的航班計劃為例,中國東航一線城市對飛航線數量為1092班\/周,高於中國國航的996班\/周、南方航空的994班\/周。

油價情況,從下圖可以看到航油價格與布倫特原油價格走勢幾乎是一致的。

2020年中旬左右,油價到達了一個相對低位,不過很快就開始反彈了,然後油價一直處於上行到2022年中旬,後麵油價又開始回落,自2023年以來,航油價格處於下行趨勢。

三、風險提示

宏觀經濟復甦弱於預期,國際航線恢複不及預期,油價大幅上漲導致航油成本上升,人民幣貶值導致彙兌虧損等都會給公司的經營造成影響。

同時,如果行業層麵出現重大政策變動、發生航空事故、行業競爭加劇以及公司層麵的運力引進不及預期、成本控製不及預期等也都會給公司的業績造成影響。

四、估值思路

從上文的財務數據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東航目前的資產負債率依舊高達90%,有息負債率依舊高達70%,也就是它的負債並冇有發生太大的好轉。

因此,相對估值法pb對中國東航來說是冇有意義的,我們依舊采用小熊老師年初給出的6.5元作為中國東航賣出價格。

五、總結

自今年一月初出行政策放鬆以來,中國東航生產經營及市場需求持續恢複,在小長假及暑運市場票價及需求雙升的背景下,中國東航三季度業績表現亮眼,雖然目前的業績還冇完全覆蓋掉虧損,但業績已經在持續好轉中。

中國東航為上海兩場(上海虹橋機場和上海浦東機場)最大承運人,且一線城市互飛航線優勢明顯。

當前民航市場依然處於恢複過程中,供給端,機隊引進持續放緩,理論供給增量有限,需求端則伴隨著經濟持續復甦而有望不斷增長,供續持續好轉的勢頭不改,運價有望保持上行趨勢。

10月國慶假期後行業步入淡季,受需求預期回落、人民幣貶值壓力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中國東航股價持續調整,但上述風險當前來看已得到相對釋放。

未來宏觀經濟預期變化及國際航線恢複仍是航空板塊定價的核心,後續如果航空業繼續上行,行業供需發生反轉的話,中國東航業績也有望受益,股價也有望從政策利好向基本麵修複轉變。

注:不同平台數據源存在一定差異,建議重點參考分析思路,不必過度追求數據精確性。本文闡述的僅代表筆者個人的理解和觀點,僅作為投資邏輯和方法學習,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